回覆列表
-
1 # 人已醉夢難醒
-
2 # 農醫生
由於大豆的生長性質,只要熱量充足,雨水較少的地方都能種植大豆。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而且其又有固氮的作用,是一種對土地非常友好的的作物,但因為大豆管理成本高,產量不如玉米小麥這些重要糧食作物,所以大多數農民都不把其作為一種大面積種植的作物。大豆的秋季主產地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秦嶺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帶。該地區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有雨熱同期的特點,秋冬季節溫和少雨,而北邊的黃淮平原以及東北平原冬季過於乾旱寒冷,雖然大豆耐旱,早期乾旱更有助於發芽,但過於乾旱會影響大豆產量。除此之外,凍害會直接造成大豆苗死亡,所以秋季種植大豆大都以秦嶺淮河以南不下雪的地方為主。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大豆的生長特性要求出苗前一定要幹,不能澆水,否則豆子會爛在地裡。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這首歌就說出了東北三省的主要農作物是大豆和高粱。
其實,大豆種植以前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主產區一直集中在東北三省,內蒙古自治區,和黃淮海的大部分地區。
以前,我們山東也是秋季大豆的主產區,記得小時候,村裡的秋季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那個時候我還是小學生,一年要放四次假,除了寒假暑假,還有兩個收秋假,小學生秋假的主要任務就是撿玉米拾豆子,每個生產隊的場院裡都有堆的小山似的豆秸垛,可是現在我們山東越來越難見到大片的大豆田了,以前的大豆主產區竟然很難再找到成方連片的大豆田。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些大豆主產區,以前在資料上還看到過黃土高原,太行山麓都有大面積的種植大豆,現在估計也沒有多少了,畢竟市場經濟導致的農業產業結構做了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