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仙人球12138
-
2 # 聊史有得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會很奇怪,“普通話”不是現代才有的嗎?難道古代也有“普通話”?其實,這裡的“普通話”指的是當時的通用語言,是有別於方言的語言。
那麼漢武帝到底是怎麼推廣這個“普通話”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漢武帝推廣“普通話”的必要性。大家都知道,漢朝在漢武帝時期的版圖是最大的,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期間數次大破匈奴、吞併北韓、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功績輝煌。那麼版圖垮大以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顯得很重要,特別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文字和語言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亟待統一,推廣文字和語言就刻不容緩。
其次,漢武帝推廣語言的主要途徑和措施有哪些呢?一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董仲舒提出來的,正因為這樣,當時的人能讀到的書籍只有孔子編校的《詩》、《書》、《易》《禮》、《春秋》,而五經以“雅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話為標準,從此,古代“普通話”的推廣便從國家層面上得到保障。二是創立太學,這個太學就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只不過當時這是最高學府,招收的也都是從全國各地挑選的學子,但第一批僅僅只招收了50人,是實實在在的精英教育。但是後面的每一批的學生人數是越來越多,到東漢時期,學生一度達到了30000多人,也是非常的興盛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吸納了全國各地的人才,也促進了通用語言的推廣。因為太學教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儒家的書籍,教學肯定用的是當時的“普通話”,這些學子學成以後,有一部分會回到家鄉,擔任地方官員或者教書先生,無形中也會把“普通話”帶到家鄉,從而影響到各個地方的語言。
最後,我們來講講漢武帝推廣“普通話”的影響。第一點是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封建統治。這是封建帝王做出一個決策最根本的原因,推廣“普通話”有利於消除各個地方的地方差異,便於統治者管理,何樂而不為。第二點是促進了民間的交流和民生的發展。推廣“普通話”,讓不同地域的人們在日常的交流中不再因語言不通靠打手勢或者瞎蒙進行溝通,極大的便利了百姓的生活。
回覆列表
漢武帝如何推廣“普通話”?
西周實施“分封制”後,古代“普通話”成為社會上的一種時尚,孔子辦私學,編《詩》、《書》、《禮》、《春秋》,讓普通老百姓有了學習古代“普通話”的機會,從而也造就不少人才,為用人制度從世卿世祿制轉向“士族大夫制”,出現一批平民出身的政治精英打下基礎。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廢除分封,大力推行郡縣制,從而讓士人進入朝廷成為主流,當時呢,秦始皇為了更多的發現人才,使用人才,除一統文字之外,還一統教材,編髮李斯、趙高、胡毋敬等編校的《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並號召老百姓“以吏為師”,從官吏那裡學習字的寫法、釋義、讀音,客觀上,為推廣古代“普通話”做了一定的貢獻,然而,制度雖然不錯,奈何秦國國運太短,短短十二年即宣告滅亡。
致使好多改革半途而廢,其中就包括推廣古代“普通話”,當然,當時稱之為與“書同文”並列的“字同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漢朝,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時期面臨什麼狀況。
西漢立國之初,以功臣、宗室為主幹力量,呂雉之後又加了個外戚,漢文帝時期,功臣因自然規律的原因大部凋零,漢景帝時期, 宗室也因自然規律的原因與朝廷反目,直至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平定後,功臣、宗室都靠不住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外戚,漢武帝上臺之後尤其如此。
外戚雖然是一家子,但,她也是有私心的, 而且私心還很重,對這一點,漢武帝是深有體會的,什麼體會?
老祖母竇太后竇漪房怎麼左右朝政,怎麼替皇帝做主他是深有體會的,不然的話,心愛的韓嫣能死嗎,況且,事事都依靠外戚也不利於平衡,本著這樣的原則,漢武帝覺得,自己迫切的需要人才,然而,人才怎麼來呢?
前124年,竇太后死,漢武帝親政約十年之後,聽從西漢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什麼意思?
京城長安興辦太學,任用董仲舒等一班大儒為經學博士,大範圍的傳授五經,也就是孔子編校的《詩》、《書》、《易》《禮》、《春秋》,前面也說了,五經以“雅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話為標準,從此,古代“普通話”的推廣便從國家層面上予以保障。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一個小小的太學,能對古代“普通話”的推廣起到什麼作用呢,
別小看太學,在推廣古代“普通話”方面 ,幾乎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而且影響還極為深遠,那麼,太學是怎麼起作用的呢?
太學生,也就是博士弟子是怎麼來的?自願報名,招來的,考來的?錯,太學生的錄取方式是:地方郡縣推舉,而且還有數額限制,起初,一個郡至少50人,後來,覺得50人很不解渴,便發展到200人,1000人,甚至更多,如此一來,太學的規模逐步擴大,到東漢末年漢桓帝時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0000餘人。
那麼,這30000餘人有什麼作用呢?
太學生學成之後,一般有兩個去向,學習好的自然是朝廷裡當官,為天子服務,那麼,學習不好的呢,當然也不能閒著,他們另有去處,哪裡?本著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原則,讓這部分差生頂著太學生的身份回到原籍,回到原籍幹什麼,依舊兩個去處。
第一個,從西漢開始,朝廷就有異地為官的原則,要求,地方郡守、縣令必須用他郡之人,可問題是,外地人過來之後,語言不通,情況不熟,很不利於開展工作,不利於開展工作怎麼辦?
朝廷另一項很貼心的規定出爐了:屬官必須用當地人。那麼,這批當地人該用誰好呢?自然要以到過京城,會講“普通話”,又熟悉地方事務的太學生為優先考慮物件了。
也就是說,太學生回到地方,照舊有可能進入官場,成為人人羨慕的物件,實在沒有這種運氣,或者只想採菊東籬下的高人呢?
也不是沒有活路,太學生的身份讓他有資格教書育人,太學生在地方上可是了不起的存在,他們當老師,地方上有志於子女成才的家長,能不趨之若鶩嗎,古人也會交智商稅,更何況,給太學生叫智商稅,是不會白交的。
如此一來,這些個太學生怎麼著都不吃虧,成了地方上人人爭相效仿的物件,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成了推廣古代“普通話”的種子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致使古代“普通話”越傳越廣,越傳越廣,逐步發展成唐宋以後的“官話”。
當然,幾千年的時間也不是一成不變,但大體趨勢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