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82011166243

    “材料成本差異”和“存貨跌價準備”這兩個科目都是屬於資產類的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

    入庫材料發生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額(超支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貨記“材料採購”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額(節約差異)作相反的會計分錄。月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超支差異,貸方餘額,反映庫存材料的節約差異。“存貨跌價準備”科目用來核算企業確認或轉回的跌價準備。資產負債日,存貸發生減值的,按存貸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的差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價值以後又得到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存貸跌價準備。給你舉個例子,比如你購買了100元的存貨,就是說你這個存貨的成本是100,正常情況下,你是在把存貨銷售出去時,把這100的成本轉到損益中去(即記入主營業務成本),現在你在某一期期末預計存貨發生了減值20,這時候,你計提 20的存貨跌價準備,同時計入資產減值損失,這個處理實際上就是說,你提前把20的成本轉到損益中去了(透過資產減值損失),因此,等到你銷售存貨的時候,就只應該再把剩下的80的成本轉到損益中,怎麼體現呢? 其實就是,先做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100 貸:庫存商品100 從這筆分錄看,你前後合計,多轉了20的成本到損益中,這時候,就需要透過存貨跌價準備科目來調整(這就是所謂的備抵科目的意義),即做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2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 經過這筆分錄後,這批存貨的成本100,不多不少恰好全部轉到損益中了。再看看“資產減值損失”,顧名思義,它反映的是資產發生減值時所形成的損失,因此只有在資產發生減值時(也就是計提減值準備或跌價準備時)才用到,或者在某些資產價值回升時(轉回減值準備或跌價準備)才用到。而你出售商品,與商品發生減值或減值回升是兩碼事,所以在出售存貨時,結轉存貨跌價準備,與資產減值損失沒有關係。注意結轉存貨跌價準備與轉回存貨跌價準備意思是不一樣的。提減值準備的時候一般在會計期末,參照你給的資料應該這樣吧:   會計期末減值測試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32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3200   出售的時候:   取得收入:    借:現金或者銀行存款 702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102   結轉成本,同時把跌價準備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 3800    貸:庫存商品 3800    借:存貨跌價準備 32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320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舟戰神k660d和670d,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