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能提供一定的防禦,但想確保百分百的防禦,這是做不到的,它們只能為戰場計程車兵提供機動作戰能力的同時,儘可能的增加一些防護能力,許多水陸坦克的防護與裝甲車非常近似。

    說“許多”也不算太對,其實世界上壓根就沒有多少水陸坦克,即便把歷史舊賬拉出來也湊不出多少種。

    比如二戰的謝爾曼DD(Duplex Drive Shermans),這種M4坦克的改型為自己增加了一個船型防水帷帳,下水前需要進行15分鐘的準備工作,入水後依靠屁股後面的兩個小螺旋槳推進,炮塔後面則放了個控制方向的舵。

    謝爾曼DD與普通的謝爾曼並沒什麼不同,可以理解為一種增加了防水套件的謝爾曼坦克。如果對上火箭筒,無需後世的RPG,僅當年的鐵拳、坦克殺手、巴祖卡等,都可以擊破它的裝甲。

    如果換上美軍50的M40型106mm無後坐力炮的話,因為同樣採用了聚能破甲戰鬥部,口徑又大,它的破甲深度比二戰火箭筒更大,能穿破400mm均質鋼板,你就算把虎式坦克弄下水也擋不住。

    至於迫擊炮,按常理來說,坦克的頂部裝甲都具備一定的防迫擊炮能力,採用碰炸引信的迫擊炮彈在觸及頂甲的時候就會爆炸,並不足以對坦克內部造成影響。

    但凡事都需要結合實際,如我軍維和部隊在南蘇丹的經歷,一顆60mm迫擊炮彈意外撕裂了92式步兵戰車頂蓋,在車內爆炸,造成了2人犧牲的重大人員傷亡。

    92式步兵戰車是典型的裝甲輕薄的防彈裝甲車,重約15噸左右,這一級別的裝甲車往往只具備基本的7.62mm防彈能力,對大口徑機槍的中近距離射擊都難以防護,但它的頂甲級別與二戰坦克和輕型水陸坦克極為接近,可以說,既然60mm迫擊炮能撕開92的頂蓋,撕開區區謝爾曼DD問題不大。

    何況60mm迫擊炮彈僅為小口徑的迫擊炮彈之一,如果換成82mm、100mm、120mm、160mm甚至更大口徑的迫擊炮呢?須知大口徑迫擊炮的裝藥與同等口徑的榴彈炮比起來也沒差,挨那麼一下還能好?

    好在迫擊炮屬於大拋物線曲射火炮,想要用它們打中坦克裝甲車輛很難,就算打中也是蒙的。

    除了謝爾曼DD外,二戰水陸坦克基本是一個比一個輕,如蘇聯的T33只有3噸,T43只有4.2噸,比較出名的T40僅5.6-6.3噸。這樣小的東西與其說是“坦克”,倒不如說是特種偵查車輛,別說火箭筒、迫擊炮、無後坐力炮,就連步槍都能對其造成威脅。

    日本人在二戰中還做了個奇葩的“特二式內火艇”,它被認為是一種船型的輕型坦克,日本根據這種坦克還開發了三、四、五型。重量上特二式內火艇不超過10噸,入水灌注壓艙水後可達12噸以上,基本也就是個脆皮卡車的程度,頂甲6mm,側後10mm,其它部位12mm,也就擋擋槍。

    二戰後基本就沒有多少再開發水陸坦克的國家了,但蘇聯仍然延續了這種車型,開發出了大名鼎鼎的PT-76水陸坦克,這種坦克多次參與戰爭,表現的可圈可點。PT-76僅重14噸,裝甲甚至位元二式內火艇都差點,但做了傾角處理,其首上11mm 10度傾角,首下14mm 45度傾角,側面14mm直角,後部7mm,頂部7mm,炮塔17mm 55度傾角,附加11mm護盾。

    PT-76的裝甲顯然是不頂事兒的,而且對陣舊式穿甲彈的傾角防護設計在HEAT面前沒有任何意義,連聊勝於無都做不到。

    另一種比較著名的戰後水陸坦克是中國生產的63式,這款坦克服役年代極長,擁有的改型也非常多,期間進行過幾次較大改進,擁有大改款63A、外貿款03P等兩種衍生型號。

    問題是,63式也不重,它只有19噸不到,較輕的重量保證了它們在水中順利航行,卻無法保證它們同時能具備主戰坦克一樣的防護力。戰場上對63式的評價是“機動能力優異,適合在各種地形發動戰術突襲,卻無法有效抵擋輕武器的攻擊。”

    這就是水陸坦克與主戰坦克有本質的區別,我們不能看過主戰坦克之後,就認為所有的坦克都應該全部遵循“機動--防護--火力”三要素。

    水陸坦克更接近過去的突擊炮或步兵坦克,它是一種支援兩棲部隊發動機械化突擊的掩護工具,最主要的目的是為登陸的步兵提供最快速的直射火力和戰場支援力,連慣於機械化大縱深突擊的蘇軍都承認,水陸坦克是不善於集中做高強度突擊的,它們很容易在針對性的防禦火力面前敗陣,這一點我軍在南疆的戰鬥中也證實了。

    所以,我們並不能賦予水陸坦克以“坦克”的光環,而應該將之當做某種步兵戰車看待,它們根本無法抵擋任何重型火力的攻擊,卻可以高效的實現從海到陸的直接突擊,完成複雜水網地形的靈活作戰,這已經足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戒網癮機構那個好?戒網癮最好的學校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