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經典太極

    孝文化本身沒錯,但其中也有糟粕,如郭巨埋兒、臥冰求鯉等,早在封建社會時代就已經受到批評,現代的“常回家看看”也是有問題的,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年輕人大多自己生活已非常艱難,而要求他們“常回家看看”,只能造成家庭矛盾,對老年人也沒什麼好處,而應當說“報效國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是大孝。

  • 2 # 雲端美

    中國的孝文化

    沒有理由比其他國家特殊

    因為華人繁育後代並沒有什麼稀奇

    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恩情並不比其他國家多;

    但是

    中國儒家思想創始人

    把家庭的孝文化

    跟政治的等級掛起鉤

    低階官員像對待父母一樣對待上級

    百姓把官員看做父母

    現在還有人自稱父母官;

    儒家思想家國同構

    從小就訓練孝

    長大見官就知道下跪

    形成和諧的等級社會;

    漢朝舉孝廉選官員

    出現好多喪失人性的事

    比如殺掉小兒子

    把米留給父母吃

    以此博取功名;

    忠孝成為皇帝集權時代核心價值觀

    對權力的迷戀

    對千秋萬代統治的痴迷

    讓華人變態了

    失去了誠實和博愛

    直到清朝朝廷宣佈廢止科舉考試

    才結束了兩千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

    期間對人性的踐踏

    對人權的侵犯

    對人民創造力的侵蝕

    對靈魂的扭曲

    罄竹難書

    為只為皇帝的美夢。

  • 3 # 青年思考錄

    不反對孝文化,但反感現在的孝文化,什麼都不是,也沒內涵。

    尤其是愚孝,

    以及以孝為理由的道德綁架。

    讓年輕人們壓力倍大,活得不自由。

  • 4 # 減法愛情

    忠孝仁義禮智信,臺灣一直在宣傳,這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美德!大陸在宣傳愛國,愛國,愛國。從小老師就教育孩子出賣同學,出賣朋友,金錢教育!所以說,大陸已經變成道德沙漠

  • 5 # 老潘253336909

    不能發什麼議論,就說說個人的經歷和體驗吧。因為我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是一個畢生從事專業科技人員。是一個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旂下的聀工。

    一,父母共生存活下來六個子女,養育子女,不可謂不艱辛

    ,寒署假回家,父毌為我們凖備好吃的。我們也主動幫父母幹一些活,他們還生怕累著子女。每逢開學離家,還要相送一程,真是兒行千里毌躭憂。

    三,大學畢業工作之後,正趕上三年困難時期,服從祖國分配從南到大老遠的北方工作。一年一次探親假,考慮到經濟和工作關係,只能兩年一次。老人不挑我們,我們也盡其所能。

    四,我父毌過世,我都不在身邊,全由身邊兄弟關照,可謂不孝,不過事出有因,毌親過世,我正出差。父親過世前一年我回去過,他有言在先,希望過世那天,離太遠,孑女又小,不希望你回去,也不通知你。我盡其所能給老父親畄些用費。

    五,關於中國孝道,我認為應該是家庭和陸扶老攜幼,尊老愛幼,家和萬事興。

    六,至於我的老年,我們的宗旨讓子女長大成人自立於社會是我們的責任,不承望有什麼酬報。但我們的三個子女非常孝順,生怕我們晚年過的不幸福,隨時安排我們過安逸晚年生活。

    七,至於中國傳統孝道文化,沒有研究,談不岀更多。總之,我認為家庭和睦,父賢子孝,尊老愛幼,扶老攜幼,相互理解,互相交流,父母要像對朋友那樣和子女交流,不高壓,不擺父母架,非要子女服從。子女體諒父毌用心,可憐天下父毌心啊!

  • 6 # 純鈞LHGR

    【孝】不是【文化】。如果【孝】這種思想被套上了【文化】這個外套,離毀掉就不遠了。

    就【行為學】而言,在靈魂的兩大要素之中,性格與知識相比較,知識具有主導的地位。但【孝】是知識嗎?當然不算。

    當人遇到知識盲點、理智盲點,其行為就要受到性格來主導。

    【孝】是行為參照,是一種指導思想,是後天透過學習所獲得的行為依據,是後天獲得的【性格】,因此,可以說【孝】也是人類靈魂的一部分,不該被區區的【文化】給限制住。【文化】不配。

    所以,所謂【孝文化】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人的性格行為,決定著文化到底有多深的內涵。【孝】可以影響文化是否有更多的人情味,但是把【孝】當作【知識】,硬套上【文化】這件外套,這樣的東西,反而是在捨本逐末,偷換概念,喪失了【孝】原本的意義。

  • 7 # 辣眼刺鼻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著被稱作“孝”的本性,這是一種天然品,用不著加以“文化”渲染。之所以有人要將其單列出來,根本是要人“順從”,以高人一等的身份吆五喝六地讓人俯首聽命,因為需要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就拿“孝”來說事,並將其拔高到品格的地位,成為一種對人的衡量依據。如此一來,在家孝父母,在外忠君臣,敬官長,就一個目的,“要聽話”,做乖寶寶。關鍵是這種一廂情願的東西,連宣揚者自己都知道是在做戲,關上了門,做官的兒子還會把種地的老子當人看嗎?比如有一名校校長回家去跪拜自己的老母,居然被娛樂成了孝子賢孫,大有楷模之譽。可明白人一定會問了,如此愛母,又為何數年才歸家一次?是沒有時間還是壓根就沒有當回事?很顯然,以今天的交通條件,沒有時間肯定是個藉口。退一步,當校長的沒時間,可當老母的時間卻多得難熬,完全可以;哪怕是派人把其老母接來身邊呀,有這份心嗎?所以,張揚出來的“孝”,十有八九都是為了表演,是做給人看的。真正的孝子,不用什麼文化薰陶,也不需要有人諄諄教誨,他只需要身藏一個做人的良心,有一份純天然的善良品質,一切盡在不言中了。也就是說,天天叫喊著讓別人如何如何的人,恰恰是最不知該如何的人,因為他內心欠缺,還不想被人知道,於是就著重強調出來,藉以自我安慰。就像膽小之人獨自走夜路,會大聲唱歌或吼叫藉以壯膽一樣。

  • 8 # 奇哥839

    富人子女進不進孝無所謂,窮人子女想進孝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家盡孝沒有經濟基礎不能拿西北風盡孝,出去賺錢又怎麼盡孝?

  • 9 # 心中的蓮花XZdlh

    謝邀。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孝”字。“孝”是一個會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攙扶著長著長長的老人。《爾雅.釋訓》雲:“善父母為孝”,《說文解字.老部》說:“孝,善事父母”者。

    華人的孝道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孝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孔子的學生有若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儒家看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是實行仁德的根本。儒家關於孝道有不少經典,比如《孝經》則是以“孝”為中心,集中闡述儒家倫理思想的一部經典。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被中國文化所接受,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佛教也是提倡以孝道為本,層次尤深,佛,佛陀宣說多部經典,《地藏經》稱為孝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是佛陀教育弟子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和人生態度的一部寶典,無論是不是佛教徒,都應讀此經孝敬父母。《盂蘭盆經》,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年年七月十五,當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憶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佛要我們不只求解脫我們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發廣大願,連自己七世父母的冤孽,都要超度,這是大孝,也是菩提心,也就是視眾生為父母。

  • 10 # 統富2

    孝順中孝是根順是本,沒有順談不上孝,斫為孝順是指在物質衣,食住行上根據現有條件儘量滿足老人的需求,使老人滿意,在精神上使老人事事如意,心情舒暢,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做到這些為孝?

  • 11 # 魯中居士

    諸位回答者,全拿"孝"字的現相(不是:象)說話,全然不解《孝經》為何排六經之第二位深意。它為什麼能稱作″經",是因為它讓人知天高地厚,而不是表面的″君、臣、父、子″之類的東西。″後人不識前賢意,破國亡家事甚多″。一一 清 汪遵

  • 12 # 東方雜譚

    孝文化,不僅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中華文化能夠傳承不絕的根源,更是中華文化能夠延展全球而又能萬流歸源的關鍵因素。

    從字義看,孝,子承老也。非常形象地表達了華人對孝的定義。從現代漢語的角度看,孝與順結合而成“孝順”雙音節,更直接表達了孝的內涵。

    從技術層面看,所謂孝,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對父母盡心奉養並且順從;第二,父母死後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謂之守孝!

    從文化深層看,孝文化也充分展體現了華人的“家文化”。作為農耕民族,中國的倫理綱常有了依託,也正是基於此,孝文化才能深化。反過來,若沒有孝文化,所謂倫理道德也將是無根之木,無水之源!

    隨著時代的變遷,孝文化也不斷有所變化。在古代,孝文化是有各種風俗和禮儀的,及至現代,孝文化已經輕儀式而更重情感。

    這與中國的家庭結構變化有相當大的關係。但不管如何,孝文化的基本含義和邏輯沒有變化!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孝文化始終是主流!也是華人值得驕傲和感動的文化基因!

  • 13 # 梅山425

    我記得初中學過的詩有一句:舉孝廉父別居,高第良將怯如雞。現在的生活模式都是老人獨居。而且乘下一個人也是獨居。尤其男孩更是如此,有的老人獨自死在家裡,孩子還不知道。這離孝距離很遠。有的孩子在國外,老人沒生活能力,敬老院的條件很差,怎樣是孝呢?拋開經濟條件,老人獨居是一個侍帶解決的問題。

  • 14 # 教育反思者

    我已到了即將"被孝"的年紀。

    我覺得現在對"孝順"的解讀有點走調了。古代的孝順,雖說有忠君含義的延伸之嫌,也並非一味地愚孝或愚順。

    現在看來,人只要有愛心,心懷善良與感恩,就知道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如果需要一個外來的力量來驅使行孝,這個孝字也就不值得稱道了。不是出於本心,還算孝嗎?

  • 15 # 垂柳小橋

    首先孝是一種生存智慧,是人類生存的一種需要,就是我養你小,等你長大了你養我老,這樣代代傳承。中國古代無論是統治階級的政治需求還是在民間都非常看重孝道,有舉孝廉這一科目,就是你首先得孝敬父母,然後再看你別的。在民間從古至今孝順父母的兒女歷來被老百姓稱道!常常聽到有人說,不孝心的人我都不跟他來往,從中可以看出孝是做人做事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誇獎句子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