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英才

    “多情總被無情擾”是出自蘇軾的詞——《蝶戀花》

    蘇軾《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此作題一作“春景”。上片寫暮春自然風光。從郊遊少年的視角,由小到大,由近漸遠地展開,極富層次感、色彩感和運動感。“天涯何處無芳草”,既是對暮春景色拓開一景,又點化遊春少年的惆悵,引發下片境界。下片寫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牆將少年與佳人隔開,佳人笑聲牽動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煩惱。自然春意與人事春情相綰合,優美地表現出在流走躍動的春之氣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戀情之萌動及轉瞬便迷失的悵惘。有聲有色,情韻悠遠,頗富婉媚綽約的風姿。是一篇天韻圓轉的佳作。《詞林紀事》卷五引《林下詞談》雲:“子瞻在惠州,與朝雲閒坐。時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蕭蕭,悽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雲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妝又傷春矣。‟遂罷。朝雲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度於此亦隱隱透出。

    上片就眼前所見寫景,寫春光將盡,這實寫。傷春中隱含思鄉情懷。

    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紅花落盡,枝條上留下的是花的殘痕和苦澀的小青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律,雖是寫景,卻仍蘊含思理。

    “燕子”二句,小燕子逐春飛來,戀春不已。綠水環繞山村人家,春情留連不斷。細細品味,殘破、慘淡之情油然而生。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牆裡佳人”的出現,作了暗示和鋪墊。然而,我們讀詞時,卻必然會聯想到當日春光明媚的景象:山花爛漫、柳絮飛揚,冰消雪融後的小溪水,淙淙流過山村人家,燕子戲水鬧春,這樣的春日,怎不令人神往!兩相對照,眼前春的歸去,又怎不令人黯然神傷!這種情景交煉而得言外之意的妙筆,正好比一抹彩雲,去留無跡。而這種對春的嚮往卻在我們心裡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跡。

    “枝上”二句,先抑後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這也是說春歸去的一種景象。然而,柳絮在古典詩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徵,看見柳絮,很自然地又聯想到被遺棄的女子,隨風飄搖,沒有空白之處。杏子雖然是酸苦的,但它還是會讓人聯想到落去的鮮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誰還惦記呢?這恐怕就是詞人身世的自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同學歷的論文檢測要求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