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heshy紫微

    從19世紀70年代起﹐因辦“洋務”的需要﹐清政府開始成批派遣學生出國留學﹔到20世紀初﹐因推行“新政”而派遣得更多﹔同時﹐廣大知識分子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紛紛爭取到國外學習﹐從而形成留學熱潮。

    從1872年到1875年(光緒元年),每年派遣三十名學童(年齡規定為十二歲至十六歲,個別年僅十歲),四年共派出一百二十名。計劃學習十五年,由小學﹑中學到大學,“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學”。到1881年,在守舊派官僚“適異忘本”﹑“治其惡習”的攻擊下,清政府決定裁撤留美,下令留美學生全部撤回。除病故和“告長假不歸”者外,歸國留美學生九十四人,只有詹天佑等二人完成學業,獲得學士學位。

    不單單隻有赴美留學,還有歐洲,日本等國家留學生,他們對中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貢獻 ,就是起著開風氣之先 ,最早吸取和引進西方先進文化 ,並把它輻射到全國去的作用。

  • 2 # 歷史評說

    自1872年至1875年止,中國共派出四批赴美留學幼童,共計120名,最幼者10歲,最長者16歲,平均年齡12歲。這120名幼童,於1882年返華者有94人。

    在這94名幼童中,誕生了國務總理1人,鐵路局長3人,外交部長2人,鐵路官員5人,公使2人,鐵路專家6人,外交官12人,礦冶專家九人,海軍元帥2人,海軍軍官14人。

    其中,包括自建鐵路之父的詹天佑,一度出任民國總理的唐紹儀,促成美國退回部分庚子賠款的外交官梁誠,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等,都是近代赫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

    另外,在中日、中法兩次海戰中,還有7名服務於軍中的幼童表現英勇,慷慨捐軀。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赴美留學生中,無一人是滿族貴族,可見當時的滿人對赴美留學是忌憚和不信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下室伸縮縫漏水要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