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aaie568
-
2 # 使用者3120385727362
蘋果果肉變色主要是因為蘋果體內的酚類化合物發生了變色反應。酚類化合物接觸空氣後,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而生成醌類化合物,就會發生變色反應變成了黃色,隨著反應量的增加顏色也由淺變深,最後就變成了深褐色。這種氧化反應是細胞中的酚氧化酶與氧接觸後被釋放出來的結果。在植物組織沒有損傷之前酚氧化酶存在於細胞內,空氣中的氧不能進入,因而不會發生氧化變色反應。當細胞組織受損傷以後,酚氧化酶釋放出來與氧接觸,就會發生變色反應。酚類化合物包括多元酚類、兒茶酚等。其中多元酚類能直接氧化生成醌類化合物;而兒茶酚則在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聚合形成兒茶酚多聚體,多聚體是深紫色的,所以多聚體越多,切面顏色就越深。
不僅蘋果如此,桃子、茄子、土豆等切開後,也同樣會發生變色反應。水果變色以後,所含的維生素C會減少,營養價值受影響。切開後若不及時吃,為了防止變色,可以把它泡在鹽水裡,這樣就不會變色了。
因為蘋果裡含有一種氧化酶。當蘋果削去表皮後,空氣遇到果肉,在氧氣酶的催化下果肉中的有機質被氧化變色,蘋果就變成了難看的黑褐色了。不僅蘋果如此,馬鈴薯的塊莖、桃、茄子等切開後,同樣會發生變色反應。發生色變反應主要是這些植物體記憶體在著酚類化合物。例如:多元酚類、兒茶酚等。酚類化合物易被氧化成醌類化合物,即發生變色反應變成黃色,隨著反應的量的增加顏色就逐漸加深,最後變成深褐色。蘋果變色以後,所含的維生素C會減少,影響營養價值。為了防止切開後的蘋果變色,可以不讓它與空氣接觸,最好的辦法是把蘋果泡在鹽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