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本清源,注重預防“早提醒”。“四種形態”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層層設定防線,其中每一種形態對應的問題程度層層遞進,處理措施也是越來越嚴,凸顯的是對全體黨員幹部的全覆蓋。第一種形態強調“黨內關係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就是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對黨員幹部違反紀律的問題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處置,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著眼這一基本要求,定西市紀委在實踐中注重預防、及早提醒,創新紀檢監察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出臺《定西市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分類處理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信訪問題線索全方位排查、信訪件臺賬式登記管理、案件線索管理庫、問題線索集體審查評估等“九項”信訪處置制度,特別是“一把手”信訪件全閱批制度,從源頭上疏浚了紀檢監察機關信訪舉報渠道。透過信訪分類處置,及時掌握反映問題線索,按問題性質和輕重緩急予以處置。近兩年來,對群眾反映的一般性問題批評教育738人,提醒函詢456人次,談心談話887人,廉政約談660人,誡勉談話384人,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教育了幹部,保護了幹部。 二、手握戒尺,紀律規矩“挺在前”。“四種形態”體現和詮釋了紀嚴於法、紀先於法的要求,旨在建立更前沿、更嚴密的“防禦陣地”。第二種形態強調“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就是要對自律不嚴,觸碰紀律和規矩“底線”的黨員,要抓早抓小,防止小錯變成大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幹部的小事小節,把監督的觸角從幹部的工作圈延伸到八小時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交友圈,使黨員幹部始終感受到身後監督的存在,增強對紀律的敬畏之心。因此,我們始終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和糾正“四風”作為常態,針對存在的“老樹發新芽”、穿“隱身衣”等現象,經常性組織縣區紀委開展異地交叉暗訪,探索形成了市紀委直接查、縣區紀委交叉異地查、綜合派出紀檢組分片查的工作機制。十八大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創造性的運用多種方式方法,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11件,涉及541人(縣級幹部8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66人,通報批評、誡勉談話375人。同時,針對黨員幹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督查中發現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慵懶散”問題及時問責追究,做到嚴抓嚴管、及時處理,促使黨員幹部知敬畏、明底線。近兩年來,共作出黨紀輕處分479人,其中黨內警告163人、行政警告240人、行政記過76人。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中,由於定西保持常抓的韌勁、嚴管的耐心、嚴查的常態,這項工作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三、利劍高懸,懲治腐敗“零容忍”。運用“四種形態”要改變過去抓住線索“窮追不捨”的工作方式,以掌握違紀問題為重點,及時調查處理,做到快查快結。同時,加強與司法機關協作,對涉嫌違法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防止紀委充當黨內的“公檢法”。第三種、第四種形態分別強調“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這就要求我們,對嚴重違紀的黨員要出重拳、下猛藥,當頭棒喝、治病救人;對可能淪為“階下囚”的違法犯罪人員要從嚴懲處,毫不姑息。工作實踐中,我們逐步探索總結出縣區、鄉鎮紀委之間異地交叉協作開展紀律審查的新型工作機制。縣區紀委對涉及縣管科級幹部線索處置、立案調查、審理處分等關鍵環節,向市紀委彙報溝通,並將案件材料向市紀委報備;以相臨縣區和鄉鎮為單位,建立辦案協作區,協作區辦案組以上級紀委名義開展調查,向上級紀委負責並報告工作;縣區將辦案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並按照公安標準予以落實。同時,在全省率先出臺《查辦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暫行辦法》,進一步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紀律審查工作的領導,從客觀上減少和避免了紀律審查的阻力和干擾因素,為案件查辦高效快捷提供了保障。近兩年來,共接受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1725件(次),初核1091件,立案613件,結案605件,給予黨政紀處分731人,刑事處理117人。隨著紀律審查力度的加大,查辦案件率的逐年提升,始終對腐敗分子保持高了壓態勢,極大地警示了各級領導幹部,“不敢腐”的氛圍正在形成。 四、履職盡責,創新管理“提素質”。紀檢監察機關要圍繞“四種形態”,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必須不斷加強各級紀檢組織建設,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近年來,我們在紀檢監察組織管理創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方面,積極探索實現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監督全覆蓋的有效途徑,在對定西市各縣區派駐紀檢組集中管理模式改革到位後,2015年,又對市直單位派駐紀檢組進行改革,在不增加機構和人員編制的情況下,派出6個綜合紀檢監察組對93個市直單位分類劃分6個“口”開展監督,形成了“綜合派出+重點派駐”監督模式,拓寬了監督工作領域,實現了監督全覆蓋,使所有單位真切感受到了監督的存在。另一方面,結合鄉鎮工作特點和反腐敗工作重點,制定鄉鎮紀委工作實行目標管理的意見,圍繞鄉鎮紀委主業主責,提出了30項指導性任務,由縣區紀委對鄉鎮紀委工作實行百分制考核,對工作成效明顯、綜合考核排名靠前的鄉鎮紀委優先推薦提拔任用,對工作考核靠後的進行通報批評,不適宜擔任紀檢監察干部的及時調整。這一創新,使鄉鎮紀委迴歸主業主責,有效解決了“沒事幹”、“不會幹”、“不願幹”的問題,提升了鄉鎮紀委執紀監督的水平。2015年,全市119個鄉鎮全部實現了辦案“零”突破,推動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深入開展。
一、正本清源,注重預防“早提醒”。“四種形態”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層層設定防線,其中每一種形態對應的問題程度層層遞進,處理措施也是越來越嚴,凸顯的是對全體黨員幹部的全覆蓋。第一種形態強調“黨內關係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就是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對黨員幹部違反紀律的問題能夠做到早發現、早處置,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著眼這一基本要求,定西市紀委在實踐中注重預防、及早提醒,創新紀檢監察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出臺《定西市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分類處理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信訪問題線索全方位排查、信訪件臺賬式登記管理、案件線索管理庫、問題線索集體審查評估等“九項”信訪處置制度,特別是“一把手”信訪件全閱批制度,從源頭上疏浚了紀檢監察機關信訪舉報渠道。透過信訪分類處置,及時掌握反映問題線索,按問題性質和輕重緩急予以處置。近兩年來,對群眾反映的一般性問題批評教育738人,提醒函詢456人次,談心談話887人,廉政約談660人,誡勉談話384人,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教育了幹部,保護了幹部。 二、手握戒尺,紀律規矩“挺在前”。“四種形態”體現和詮釋了紀嚴於法、紀先於法的要求,旨在建立更前沿、更嚴密的“防禦陣地”。第二種形態強調“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就是要對自律不嚴,觸碰紀律和規矩“底線”的黨員,要抓早抓小,防止小錯變成大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幹部的小事小節,把監督的觸角從幹部的工作圈延伸到八小時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交友圈,使黨員幹部始終感受到身後監督的存在,增強對紀律的敬畏之心。因此,我們始終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和糾正“四風”作為常態,針對存在的“老樹發新芽”、穿“隱身衣”等現象,經常性組織縣區紀委開展異地交叉暗訪,探索形成了市紀委直接查、縣區紀委交叉異地查、綜合派出紀檢組分片查的工作機制。十八大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創造性的運用多種方式方法,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11件,涉及541人(縣級幹部8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66人,通報批評、誡勉談話375人。同時,針對黨員幹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督查中發現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慵懶散”問題及時問責追究,做到嚴抓嚴管、及時處理,促使黨員幹部知敬畏、明底線。近兩年來,共作出黨紀輕處分479人,其中黨內警告163人、行政警告240人、行政記過76人。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中,由於定西保持常抓的韌勁、嚴管的耐心、嚴查的常態,這項工作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三、利劍高懸,懲治腐敗“零容忍”。運用“四種形態”要改變過去抓住線索“窮追不捨”的工作方式,以掌握違紀問題為重點,及時調查處理,做到快查快結。同時,加強與司法機關協作,對涉嫌違法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防止紀委充當黨內的“公檢法”。第三種、第四種形態分別強調“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這就要求我們,對嚴重違紀的黨員要出重拳、下猛藥,當頭棒喝、治病救人;對可能淪為“階下囚”的違法犯罪人員要從嚴懲處,毫不姑息。工作實踐中,我們逐步探索總結出縣區、鄉鎮紀委之間異地交叉協作開展紀律審查的新型工作機制。縣區紀委對涉及縣管科級幹部線索處置、立案調查、審理處分等關鍵環節,向市紀委彙報溝通,並將案件材料向市紀委報備;以相臨縣區和鄉鎮為單位,建立辦案協作區,協作區辦案組以上級紀委名義開展調查,向上級紀委負責並報告工作;縣區將辦案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並按照公安標準予以落實。同時,在全省率先出臺《查辦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暫行辦法》,進一步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紀律審查工作的領導,從客觀上減少和避免了紀律審查的阻力和干擾因素,為案件查辦高效快捷提供了保障。近兩年來,共接受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1725件(次),初核1091件,立案613件,結案605件,給予黨政紀處分731人,刑事處理117人。隨著紀律審查力度的加大,查辦案件率的逐年提升,始終對腐敗分子保持高了壓態勢,極大地警示了各級領導幹部,“不敢腐”的氛圍正在形成。 四、履職盡責,創新管理“提素質”。紀檢監察機關要圍繞“四種形態”,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必須不斷加強各級紀檢組織建設,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近年來,我們在紀檢監察組織管理創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方面,積極探索實現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監督全覆蓋的有效途徑,在對定西市各縣區派駐紀檢組集中管理模式改革到位後,2015年,又對市直單位派駐紀檢組進行改革,在不增加機構和人員編制的情況下,派出6個綜合紀檢監察組對93個市直單位分類劃分6個“口”開展監督,形成了“綜合派出+重點派駐”監督模式,拓寬了監督工作領域,實現了監督全覆蓋,使所有單位真切感受到了監督的存在。另一方面,結合鄉鎮工作特點和反腐敗工作重點,制定鄉鎮紀委工作實行目標管理的意見,圍繞鄉鎮紀委主業主責,提出了30項指導性任務,由縣區紀委對鄉鎮紀委工作實行百分制考核,對工作成效明顯、綜合考核排名靠前的鄉鎮紀委優先推薦提拔任用,對工作考核靠後的進行通報批評,不適宜擔任紀檢監察干部的及時調整。這一創新,使鄉鎮紀委迴歸主業主責,有效解決了“沒事幹”、“不會幹”、“不願幹”的問題,提升了鄉鎮紀委執紀監督的水平。2015年,全市119個鄉鎮全部實現了辦案“零”突破,推動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