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名字挺不錯

    《俊友》簡介

    〔法國〕莫泊桑

    【人物提要】

    福雷斯蒂埃——杜洛華的戰友,《法蘭西生活報》的政治主編。

    瑪德萊娜—— 福雷斯蒂的妻子,後成為杜洛華的妻子。

    瓦爾特 —— 金融大亨,國會議員,報社經理。

    馬雷爾夫人——杜洛華的情婦,瑪德萊娜的朋友。

    瓦爾特夫人——杜洛夫的情婦。

    【故事梗概】

    剛從非洲服役歸來的上士杜洛華閒逛在巴黎街頭,他的身材不胖不瘦,很勻稱,天然栗色的捲髮從頭頂形成一箇中分式的髮型,淺藍色的眼睛,捲起的髭鬚,人很帥氣。街角上那閒蕩的女人不時向他發出邀請:"到我家去吧!漂亮的小夥子。"但是杜洛華沒有這樣做 ,因為他的口袋裡沒有錢。

    福雷斯蒂埃鼓勵杜洛華嘗試做新聞工作 。於是他租借了一套禮服,在福雷斯蒂埃家裡,杜洛華面前鏡子裡的自己 ,簡直不相信,那是一位儀表堂堂,相貌出眾的上流人物 。酒宴時,杜洛華講敘了軍隊裡的奇聞鐵事,阿拉伯的風俗特點和戰場上經歷,他那幽默、誇張的手法,引得宴會上的婦女對他產生了好感。就是報館總經理瓦爾特也發現杜洛華有一種獨到的聰明。

    杜洛華接受了瓦爾特的要求 ,準備寫一組關於的雜感。可是 "一個非洲獵人的回憶"標題寫出來之後,杜洛華再也寫不下去了。杜洛華向福雷斯蒂埃太太求救,聰明俏皮的福雷斯蒂埃太太隨著詢問一些杜洛華在阿爾波利亞的經歷後,很快編出了一連串的離奇情節,並且口授,杜洛華執筆。 報紙登出來了,杜洛華感到一種強烈的成功感。他辭去科員工作,印製了名片,他再次找到福雷斯蒂埃,卻遭到福雷斯蒂埃的拒絕。無奈,杜洛華只好自己獨立去完成寫文章的任務。杜洛華瞭解戲院的內幕,瞭解上流政治內幕,他同閣員、將軍、警察、王公妓女等各類人物都有來往,杜洛華漸漸地依靠思路敏捷,勤奮地寫作,不久,他成為了一個引人注意的人物。但是杜洛華內心中那種名利雙收的好運並沒有到來。杜洛華感到,在他的身上對女人具有一股強大的吸引力。他去拜訪了馬雷爾太太,心中突然一陣狂喜 ,馬雷爾太太是他獵取情婦的最佳人選。於是,二人便租下一所房屋,常在那裡幽會。

    杜洛華對福雷斯蒂埃不滿了,不論什麼苦差事福雷斯蒂埃都要讓杜洛華去做,還要不斷地外出採訪。杜洛華決心報復福雷斯蒂埃,他轉而向福雷斯蒂埃太太發起情愛的進攻,要讓福雷斯蒂埃太太做他的情婦,然而福雷斯蒂埃太太一口拒絕了,但是福雷斯蒂埃太太給杜洛華出了一個主意,要他去博得報社老闆太太的歡心,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杜洛華欣然接受了這個主意,開始實施計劃。果然,杜洛華很快被提升為編輯主任,又收到瓦爾特太太的赴宴請柬。杜洛華在報社裡有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又成為政治主編,隨後地位直線上升,成為報社的主力人員。

    不久,福雷斯蒂埃病逝了,在陪同瑪德萊娜守靈時,杜洛華深深感到,如果能在巴黎鞏固他的地位,必須有一個好的合作女夥伴。杜洛華向瑪德萊娜開始求婚。第二年,他們結婚了。

    杜洛華加緊地工作,一次議員拉羅舍向瑪德萊娜提供一則有關內閣訊息,杜洛華夫婦迫不及待地炮製了攻擊內閣的文章,引起了眾議院的騷動。瓦爾特老闆萬分激動,再次提升杜洛華的地位。報社周圍的同事對杜洛華不滿了,流言蜚語四起,引起杜洛華對妻子的懷疑。

    杜洛華在摩洛哥事件上大做文章,致使內閣改組,拉羅舍當上了外交郡長,日報也成為了新內閣的代言人。而這時杜洛華感覺到妻子另有所愛。

    杜洛華不相信政府會在摩洛哥問題上出兵。外交部長拉羅舍和瓦爾特老闆卻暗中操縱一切,法國終於征服了摩洛哥,拉羅舍和瓦爾特老闆大發橫財,而杜洛華一無所獲。

    杜洛華對瓦爾特太太畸形的戀情早已厭倦了。他折磨著瓦爾特太太,企圖擺脫她,而這時,杜洛華與馬雷爾太太的戀情日益升溫。在瓦爾特老闆舉行的新宜油畫展覽會上,杜洛華看到洋娃娃般美麗的老闆女兒時,心中一中狂喜,這才是他暴富,進入上流社會的階梯。西茶茵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杜洛華一時都不能忘記。但是現實的妻子成為他的絆腳石。杜洛華看見妻子和拉羅舍的親熱勁。心中設下一計,不久,警察當場捉住通姦的瑪德萊娜和拉羅舍。杜洛華與瑪德萊娜離婚了。他引誘西茶茵與他一起私奔,迫使瓦爾特答應了他們的婚事。杜洛華榮升報社總編輯。結婚盛會上,杜洛華憧憬著自己美好的前程。

    【精彩片斷】

    (一)

    (喬治·杜洛華)自知長得漂亮,又有前士官的翩翩風度,便故意挺直腰板,以軍人的熟練姿勢捲了卷鬍子,用他那美男子的目光,像撒網一樣,迅速地環顧了一下在座的客人。

    (二)

    什麼樣的豔遇呢?連他自己也不清楚。三個月來,他日日夜夜都在盼望。有幾次,憑他漂亮的臉蛋和風流的舉止,東偷西摸,倒也弄到過個把女人,但他總希望獲得更多、更使人陶醉的愛情。

    (三)

    杜洛華驚訝地看著福雷斯蒂埃。發現他變多了,也成熟了。既有風度,又有氣派,穿著打扮完全是一個有地位的人,舉止充滿自信,而且大腹便便,可見吃的都是美味佳餚;而以前卻是又瘦又小,頑皮好動,愛吵愛鬧,一刻鐘也安靜不下來,想不到在巴黎住了三年,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身體胖了,神態也嚴肅了,雖然年紀不到二十七歲,兩鬃卻已添了幾根白髮。

    (四)

    杜洛華一句話也不敢說,只是偶爾偷看身旁那位女客,女客的胸脯又圓又豐滿,使他垂涎三尺。

    福雷斯蒂埃夫人繼續抽著煙,在屋裡踱來踱去,杜洛華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她,不知道說什麼話來感謝她才好。能夠在她身旁,他覺得很高興,另一方面,又由於能夠親近她,不僅精神上對她感激而且肉體上也感到幸福。彷彿如周圍的一切,連同牆壁和壁上的書,都已經成了她身體的一部分。椅子、傢俱,帶著菸草味兒的空氣,都散發出一股來自她身上的異樣的幽香,甜蜜而使人陶醉。

    (五)

    第二天,他又把稿子帶到報館,可是又被退了回來。他第三次重寫,仍然不被採用,他終於明白自己走得太快了,同時也知道,只有福雷斯蒂埃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幫助他。

    (六)

    (七)

    現在,劇院的後臺、政治的內幕,要人們官邱的前廳、參議院的走廊、辦公室職員們自命不凡的嘴臉和聽差們睡眼惺鬆,老大不高興的神態,他都已經司空見慣了。

    (八)

    ,首先是一份營利的報紙,老闆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辦報和當眾議院議員是他的生財之道。表面假裝仁慈,經常笑容滿面,但骨子裡另有心計。

    (九)

    (瓦爾特先生認為)是報紙的精髓,透過它,可以釋出訊息,傳播謠言,對公眾和金融施加影響。在報導社交界舉行的晚會時,必須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暗示而不明言,把重要的新聞塞進去。必須用含蓄的方法,讓人猜出你的弦外之音,借闢謠的機會肯定謠言或者鼓其如簧之舌,使人不相信已經宣佈的事實,必須使所有的人每天都在這一欄裡,至少能看到幾行自己感興趣的訊息。這樣大家才願意看。

    必須考慮到所有事情,所有的人,各個階層和各行各業。從巴黎到外省、從軍隊到畫家,從教會到大學,從法官到妓女,要面面俱到。

    的幕後操縱者和真正的編輯是半打左右的議員。他們和報館老闆所策劃或者支援的所有投機事業都有關係。

    (十)

    (利用公債和戰爭,瓦爾特嫌了四千多萬法郎),幾天之內,他成為世界的主宰之一,無所不能的金融大亨之一,權力比國王還大,誰在他面前都要低頭哈腰,不敢高聲說話。在他周圍可以聽到發自人類心底裡的一切庸俗、卑鄙、嫉妒和羨慕的聲音。

    【作品評析】

    是莫泊桑最偉大的作品,最有藝術成就的作品。

    就小說鮮明的時代感和深刻的現實意義來看,與十九世紀任何一部作品相比都毫不遜色。而且在政治上,甚至比的同題材小說 有更直接的針對性。

    首先,這部小說的藝術價值在於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野心勃勃的"當代英雄"的典型杜洛華,正如高爾基所說:"他們具有堅強的性格,具有搜刮金錢,掠奪世界,製造國際屠殺來使自己富足的天才的本領;不能否認,他們魔鬼般的齲齪行為是驚人的寡廉鮮恥和慘無人道"。

    雖然作者在小說中所描繪的,還只是這個人物發跡的開始,但讀者可以想象得到,不久他就將在那些掠奪世界,製造國際屠殺的事件中,從配角擢升到主角的地位。

    其次,小說的藝術價值還在於作者敏銳而深刻的藝術洞察力:他不是把杜洛華看作一個孤立的靜止的存在,而是同時看到產生這棵毒菌的土壤,以及它發育、成熟的過程。小說的情節沿著這個惡棍發跡的過程展開,人物性格的塑造隨著情節的發展逐步完成,而整個社會環境則像一個毒菌從生的腐爛肌體一樣,培養著這個貪婪無恥的個性。

    故事情節、人物塑造、環境描寫,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合情合理地揭示出"一個人的心靈在環境影響之下是如何改變,感情和慾望是如何發展的"。

    【社會背景】

    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法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本質內容是金融壟斷資本的統治,資本輸出和殖民主義擴張。

    在第三共和國時期,真正掌握法國的統治大權是一小撮金融資本家,議會、內閣、新聞機構只是他們的工具,用來謀取最大利益,愚弄老百姓,統治國家的工具而已。

    當時,由這些金融資本家發起的一系列殖民主義戰爭,其直接受惠者,僅僅是那些掌握股票、債券的金融大亨們,報紙上所有那些 "愛國"高調,無非是為大亨們的錢袋服務而已。

    這篇小說借杜洛華的發跡史,非常尖銳而深刻地報界宣傳"愛國"的真象,暴露了巴黎資產階級報界的貪婪和無恥。

    同時也表明作者對金融政治,對法國資產階級殖民戰爭政策的憎惡和反惡。

    【作者生平】

    被法朗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的莫泊桑,一八五○年出身於諾曼底一個破落的貴族之家,在家鄉的田園景色中長大;

    中學畢業後到巴黎學法律。一八七○年爆發,桑泊桑的學業不得不被中斷,他被徵入伍,但很快又在大潰退中返回故鄉。隨後他在法國海軍部 (後又轉至普通教育部)當了將近十年的小職員。

    一八七九年,為紀念普法戰爭十週年,當時法國著名作家左拉,還有包括莫泊桑在內的五位青年作家,決定寫一本小說集,叫"梅塘夜話",第一篇是左拉的名作《磨坊被圍》,第二篇就是莫泊桑的《羊脂球》。小說集在巴黎引起轟動,特別是《羊脂球》,受到人們熱烈歡迎。莫泊桑一舉成功,也一舉點名。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短短十年中,發表了三百多篇中長篇小說,六部長篇,三部抒情遊記,一部詩集,還有若干戲劇和相當數量的評論文章。

    其他有名的還有 《羊脂球》、《一生》、《我的叔叔于勒》、《項鍊》等等。

    一八九一年,由於折磨他多年的疾病惡性發作,他不得不告別文壇,一八九三年七月與世長辭,終年四十三歲。

    莫泊桑直接師承福樓拜,經過了福樓拜非常嚴格的寫作訓練,和福樓拜同屬十九世紀後期批判現實主義的代表。

    他的成功之處,在於從一般人視而不見的凡人小事中,發掘帶有本質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內容,從而大大豐富了文學的題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飛字的詩句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