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生男人699

    文化=知識,等同於文科=理科,思想=邏輯,品德=思維,文化是文科思想品德,知識是理科邏輯思維,能不能.這麼理解呢?

  • 2 # 科捐雜稅

    文化人與讀大學不讀大學無關。

    所謂文化人就是指知識淵博,在某一方面有所造詣的學問很深的文人。讀了大學,又學了很多知識。但不一定能夠成為文化人,文化人要求的檔次較高。有些大學生雖然讀了大學,但是說話粗俗,行為不正,根本就不像文化人。

    自由讀了大學,學了很多知識,又注重自身的修養,提高了品格,提高了道德水平。為人處事謙虛謹慎不狂傲,自大,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文化人。

    讀大學,增了知識量,具備了一定文化水平,但不一定就是合格文化人。還需各方全面發展,人品素質尤為重要,做事情還需先做人,只有這樣才贏得人們尊重。著名的文豪魯迅先生就是合格文化人的學習榜樣,其不僅文采豐富,而且具有高尚的人品,是文化人的標準。

    廣義的文化人的概念,一般來說,除了文盲,都是有文化的人,不一定讀大學,讀大學也不是學了很多知識,只是本專業知識而已。

    古代沒有大學,但也有文化人的嗎!被歷代帝王尊崇為至聖先師、封爵為文宣王的孔子,至今仍然受到國家、民族的尊重,在世界各地創辦的漢學院稱為“孔子學院”,孔子沒有上過大學,你能說他不是文化人嗎?

    狹義的文化人,是指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在專業上有所建樹,著述頗豐,在社會上、業界中聲譽較高,古代的經師大儒,現在的專家、學者之流。

    實際上,文化人等同於知識分子吧!傳統上認為,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的文化程度,既為知識分子,小知識分子吧;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更不必說了。

    讀了大學,學了很多知識,不一定是文化人囉!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看我說的對不對啊?

    像語文、數學、英語、中醫、中藥這樣的知識100年也不會變什麼。但象有的專業,比如會計專業、法律專業,知識更新太快,你在大學裡學得最多,幾年之後可能就過時了。

    另外我覺得知識是知識、文化是文化,文化比知識應該更多一層內涵,文化應該包括人文的東西,傳承的東西。比如說你會1+1等於2,2+2等於4代表你有知識,但是不能就說你有文化。

    再比如說一個華人英語講得很流利,但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人情世故一竅不通。那我也可以說你有知識,但不能說你很有文化。

    因文化的範圍較為廣泛,它不但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及其它邊緣學科,還包括藝術修養道德修養在內,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應該是外化於行,內化於心的。但一般情況下它是偏重於人文社科方面。

    一個大學畢業生步入社會以後,要看他是否有文化,我們主要是評判他(她)的綜合素質,人文修養,為人處事方面是其重點,專業方面,尤其是理工科專業掌握得是否到位,這才是次要的一方面,這是長期以來人們的認知習慣。

    另外,讀大學當然是一個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大學校園當然已培養出一批批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的高才生。但是很多的大學畢業生知識面是比較狹窄的,除了自已的本專業外,其餘的東西知之甚少,記得我有一個遠房親戚,是三本畢業的吧,居然回答李商隱是清朝的詩人,這不令人啼笑皆非嗎?這大概也算不上文化高吧!難怪我們很多開明人仕早就呼籲高中階段不要分文理科了。

    一個人的知識是否豐富,文化是不是高也不一定非讀大學不可。比如,民國時期的泰斗級人物陳寅格,只讀過初中,但他卻是北大清華的教授,還曾經是幾所外國著名大學的客座教授。文學大師魯訊也才相當於現在的中專生。數學家華羅庚也是初中學歷,再說近一點,當代詩人舒婷,作家王願堅等也沒有進過大學,但以上這些近當代的人物又有多少人在文化領域能比肩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三的政治怎麼提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