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77367147039

    桌上型電腦聲音外放解決方法一: 步驟一:要有一個聲音輸出裝置比如音箱、耳機等。 步驟二:把聲音輸出裝置連線在電腦的輸出聲音介面上,輸出聲音介面會有一個耳機標記。 步驟三:安裝驅動,一般電腦會自動安裝。 注:藍芽音訊裝置連線電腦,電腦必須是本電腦的專業驅動,可在官網上下載。 桌上型電腦聲音外放解決方法二: 音箱接機箱後面綠色插口 但是如果想播放自己講話的聲音,xp系統不使用獨立音效卡做不到, win7以上版本系統可以方法這樣,電腦顯示器右下角灰色喇叭 點滑鼠右鍵,選擇錄音裝置 然後對著麥克風講話找到閃動的那一項點滑鼠右鍵,屬性 選擇偵聽此裝置,應用 確定,這樣就可以讓音箱裡面有麥克風說話的聲音了, 缺點是如果音箱離麥克風近會有迴音 桌上型電腦聲音外放解決方法三: 一:要有一個聲音輸出裝置比如音箱、耳機等。 二:把聲音輸出裝置連線在電腦的輸出聲音介面上,輸出聲音介面會有一個耳機標記。 三:安裝驅動,一般電腦會自動安裝。 相關閱讀: 計算機發展史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儲存器採用汞延遲線 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儲存器、磁鼓、磁芯;外儲存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組合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代:電晶體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的作業系統、高階語言及其編譯程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效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積體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MSI、SSI),主儲存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作業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準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影象處理領域。 第4代:大規模積體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麵向物件語言等。特點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臺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於整合技術的發展,半導體晶片的整合度更高,每塊晶片可容納數萬乃至數百萬個電晶體,並且可以把運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個晶片上、從而出現了微處理器,並且可以用微處理器和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組裝成微型計算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電腦或PC機。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裝置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儲存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印表機這是怎麼回事啊!一列印時候紙就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