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音樂的旋律往往特別優美,比如之前分享的《Lemon》以及很多其他好聽的歌曲:《夢的點滴》、久石讓的純音樂等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比如《月半小夜曲》、《後來》、《千千闕歌》等都翻唱自日本歌曲。
為啥日本能誕生這麼多優美的旋律呢?
我想,這跟日本人的性格有關係——剋制而細膩。日本有著獨特的“恥文化”,在社交中對他人的感受非常在意,生怕舉止語言過分而冒犯他人,在公共場合高聲講話、出風頭都會被認為是羞恥無禮的行為,用生活中的話來說,就是“非常客氣”。這種“客氣”不僅僅是在陌生人之間,在公司甚或家庭中,上下級間、長晚輩間都有這種似乎“過分”的“客氣”。
因此,他們不輕易將自己的情緒透過某些激烈的方式抒發出來,剋制的結果就是細膩,很多微妙的情愫都可以從中醞釀,比如前些天上映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這種微妙情愫的展現就有很多,千尋在列車上看到窗外風景變幻,身旁乘客的臉都看不清楚,到一站,下一些,再到一站,再下一些,雖然是很普通的過程,但畫面和音樂的表現卻格外讓人有種哀愁感,讓人生髮出時光流逝、人事不再的感嘆。
此為日本的一種特色文化:物哀。
簡單地說,“物哀”就是觸景生情,這是任何民族、任何人都具備的一種天賦,可是日本人將它發展成了一種文化,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場景,都能感悟出萬千情愫,這就是外在剋制、內在細膩所激發的創作能量。
《起風了》旋律很“日式”,其實歌詞所營造的意境也很“日式”,除了明顯的“長野的天”,像“盛夏”、“漂流”、“少年”、“車站”等意象以及大開大合又細膩浪漫情感變化,都有著濃濃的“日式”風味,如果你看過一些日漫,那種明媚、哀婉、清淡又濃稠的情思一定會讓你覺得熟悉。
到這,忽然想說兩句題外話,“剋制”和“細膩”在日本也許是美德,但在中國卻不被提倡,我們更欣賞的性格大概是“豪爽”和“開朗”。開朗的人受歡迎,這天經地義,在任何國家都是這樣,但絕對不要輕看“安靜”的人,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創造力,是與效率、合作、領導等素質截然不同的能力,它需要的,恰恰是安靜和孤獨。
日本音樂的旋律往往特別優美,比如之前分享的《Lemon》以及很多其他好聽的歌曲:《夢的點滴》、久石讓的純音樂等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比如《月半小夜曲》、《後來》、《千千闕歌》等都翻唱自日本歌曲。
為啥日本能誕生這麼多優美的旋律呢?
我想,這跟日本人的性格有關係——剋制而細膩。日本有著獨特的“恥文化”,在社交中對他人的感受非常在意,生怕舉止語言過分而冒犯他人,在公共場合高聲講話、出風頭都會被認為是羞恥無禮的行為,用生活中的話來說,就是“非常客氣”。這種“客氣”不僅僅是在陌生人之間,在公司甚或家庭中,上下級間、長晚輩間都有這種似乎“過分”的“客氣”。
因此,他們不輕易將自己的情緒透過某些激烈的方式抒發出來,剋制的結果就是細膩,很多微妙的情愫都可以從中醞釀,比如前些天上映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這種微妙情愫的展現就有很多,千尋在列車上看到窗外風景變幻,身旁乘客的臉都看不清楚,到一站,下一些,再到一站,再下一些,雖然是很普通的過程,但畫面和音樂的表現卻格外讓人有種哀愁感,讓人生髮出時光流逝、人事不再的感嘆。
此為日本的一種特色文化:物哀。
簡單地說,“物哀”就是觸景生情,這是任何民族、任何人都具備的一種天賦,可是日本人將它發展成了一種文化,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場景,都能感悟出萬千情愫,這就是外在剋制、內在細膩所激發的創作能量。
《起風了》旋律很“日式”,其實歌詞所營造的意境也很“日式”,除了明顯的“長野的天”,像“盛夏”、“漂流”、“少年”、“車站”等意象以及大開大合又細膩浪漫情感變化,都有著濃濃的“日式”風味,如果你看過一些日漫,那種明媚、哀婉、清淡又濃稠的情思一定會讓你覺得熟悉。
到這,忽然想說兩句題外話,“剋制”和“細膩”在日本也許是美德,但在中國卻不被提倡,我們更欣賞的性格大概是“豪爽”和“開朗”。開朗的人受歡迎,這天經地義,在任何國家都是這樣,但絕對不要輕看“安靜”的人,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創造力,是與效率、合作、領導等素質截然不同的能力,它需要的,恰恰是安靜和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