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有五個週日。
一個星期七天,四個星期是28天,所以無論是哪個月,天數都不小於28天,所以一個月最少有四個星期日。
而有的月份是30天或31天,比28天多。若此月1日是星期六或星期日,則這個月一定是有五個星期日。
所以,一個月最多有五個星期日。
時間單位:
日(天)、星期、月、年、世紀。
月:
大月(31天):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季度:
一年有四個季度:1月、2月、3月屬於第一季度;4月、5月、6月屬於第二季度;7月、8月、9月屬於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屬於第四季度。
年:
閏年:通常公曆年是4的倍數的是閏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須是400的倍數,閏年有366天。
平年:通常公曆年不是4的倍數的是平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不是400的倍數的是平年,平年有365天。
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
世紀年月;1日(天)=24小時;1星期=7天。
閏年的判斷方法:
公曆年份可被4整除為閏年,但是正百的年數必須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
中國為什麼把七日一週叫“一星期”的原因: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佈停止鄉試、會試,廢除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成立“學部”,袁嘉穀即奉命調入學部籌建編譯圖書局,後任該局首任局長。編譯圖書局下設編書課、譯書課,任務是研究編寫“統一國之用”的官定各種教材。各種教科書的編寫中自然會遇到一個“新名詞”該怎麼處理的問題。1909年,編譯圖書局設立了一個新機構統一規範教科書中的名詞術語。袁嘉穀親自參加了這個館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統一的名稱。把七日一週制定為中國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穀主持下制定的。
最多有五個週日。
一個星期七天,四個星期是28天,所以無論是哪個月,天數都不小於28天,所以一個月最少有四個星期日。
而有的月份是30天或31天,比28天多。若此月1日是星期六或星期日,則這個月一定是有五個星期日。
所以,一個月最多有五個星期日。
拓展資料時間單位:
日(天)、星期、月、年、世紀。
月:
大月(31天):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季度:
一年有四個季度:1月、2月、3月屬於第一季度;4月、5月、6月屬於第二季度;7月、8月、9月屬於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屬於第四季度。
年:
閏年:通常公曆年是4的倍數的是閏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須是400的倍數,閏年有366天。
平年:通常公曆年不是4的倍數的是平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不是400的倍數的是平年,平年有365天。
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
世紀年月;1日(天)=24小時;1星期=7天。
閏年的判斷方法:
公曆年份可被4整除為閏年,但是正百的年數必須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
中國為什麼把七日一週叫“一星期”的原因: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佈停止鄉試、會試,廢除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成立“學部”,袁嘉穀即奉命調入學部籌建編譯圖書局,後任該局首任局長。編譯圖書局下設編書課、譯書課,任務是研究編寫“統一國之用”的官定各種教材。各種教科書的編寫中自然會遇到一個“新名詞”該怎麼處理的問題。1909年,編譯圖書局設立了一個新機構統一規範教科書中的名詞術語。袁嘉穀親自參加了這個館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統一的名稱。把七日一週制定為中國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穀主持下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