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崖山海戰”,我想大多數的朋友耳畔旁都會想起這樣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華。也就是在崖山海戰以宋軍兵敗之後,將近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成為了歷史,並且是中原文明第一次完完整整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意味著中華文明從此不復存在。那麼,這種說法真的合理嗎?
崖山海戰發生在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是南宋抗元的最後一場戰役。
說起來諷刺的是,發動這次戰役的並不是蒙古人,而漢人張弘範。
公元1279年,一退再退的宋軍已經走投無路了,退到了崖山(今廣東江門市崖門鎮),而元政權似乎是要對宋軍趕盡殺絕,派大將張弘犯率軍追至崖門,對宋軍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
崖門鎮位於入海口,東靠崖山、西接湯瓶山 ,兩山夾一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即便是佔據地勢,上天也沒有給宋軍翻盤的機會,最終,元軍以2萬軍隊、50艘戰船對宋軍20萬軍民、1000艘戰船,宋軍全軍覆末,大臣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不願小皇帝再受“靖康之恥”被俘做階下囚,便揹著年僅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自盡,其餘十萬軍民也陸陸續續的填海殉難。至此,大宋正式滅亡。
首先,這句話的出處不是在元朝,而是在明朝末年,由南明遺民錢謙益所寫,其原處如下。
他之所以寫出這首詩,是因為他的處境和崖山海戰中的宋民一樣,都是面臨亡國滅種、被異族統治的危機。悲嘆神州淪陷、山河破碎。
但是這首詩在當時並沒有廣泛流傳,直到日本人為侵華找藉口,炮製出“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這一滿富政治色彩的口號。之所以說他富有政治色彩,是因為侵華日軍為找侵華藉口,籠絡人心,稱日本是中華文明的唯一繼承者。
不難看出這一口號帶有民族主義色彩和政治色彩,也就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中華文明至今幾千年來從未中斷過,無論是蒙元還是滿清,征服的只是中原國土,而非中華文明。相反,他們在征服中原國土後便被漢化,被中華文明所征服。無論是宋滅還是明亡,也只是改朝換代而已,中華文明一直在延續著,從未中斷過。
說起“崖山海戰”,我想大多數的朋友耳畔旁都會想起這樣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華。也就是在崖山海戰以宋軍兵敗之後,將近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成為了歷史,並且是中原文明第一次完完整整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意味著中華文明從此不復存在。那麼,這種說法真的合理嗎?
崖山海戰崖山海戰發生在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是南宋抗元的最後一場戰役。
說起來諷刺的是,發動這次戰役的並不是蒙古人,而漢人張弘範。
公元1279年,一退再退的宋軍已經走投無路了,退到了崖山(今廣東江門市崖門鎮),而元政權似乎是要對宋軍趕盡殺絕,派大將張弘犯率軍追至崖門,對宋軍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
崖門鎮位於入海口,東靠崖山、西接湯瓶山 ,兩山夾一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即便是佔據地勢,上天也沒有給宋軍翻盤的機會,最終,元軍以2萬軍隊、50艘戰船對宋軍20萬軍民、1000艘戰船,宋軍全軍覆末,大臣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不願小皇帝再受“靖康之恥”被俘做階下囚,便揹著年僅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自盡,其餘十萬軍民也陸陸續續的填海殉難。至此,大宋正式滅亡。
為什麼會有崖山之後無中華之說?首先,這句話的出處不是在元朝,而是在明朝末年,由南明遺民錢謙益所寫,其原處如下。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望斷關山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他之所以寫出這首詩,是因為他的處境和崖山海戰中的宋民一樣,都是面臨亡國滅種、被異族統治的危機。悲嘆神州淪陷、山河破碎。
但是這首詩在當時並沒有廣泛流傳,直到日本人為侵華找藉口,炮製出“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這一滿富政治色彩的口號。之所以說他富有政治色彩,是因為侵華日軍為找侵華藉口,籠絡人心,稱日本是中華文明的唯一繼承者。
不難看出這一口號帶有民族主義色彩和政治色彩,也就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中華文明至今幾千年來從未中斷過,無論是蒙元還是滿清,征服的只是中原國土,而非中華文明。相反,他們在征服中原國土後便被漢化,被中華文明所征服。無論是宋滅還是明亡,也只是改朝換代而已,中華文明一直在延續著,從未中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