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會技術的葛大爺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認真的說,三大運營商現在還沒有大力推廣5G,雖然現在網上比較沸沸揚揚。
中國三大運營商的5G部署,其實並不是很快。2019年6月6日,工信部發放了四張5G商用牌照,其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成為了中國的5G運營商。
但是和當初三大運營商推廣4G相比,中國的5G建設其實並不是很快,要知道當初2013年12月4日,中國發放了TD-LTE的牌照。僅僅是2014年一年,中國移動就建設了高達72萬的4G基站。
而三大運營商在2019年針對5G的計劃投資,很顯然都建設不了很多5G基站。
中國的運營商現在並不是大力的推廣NSA基站,而是現在只適合做NSA基站。3GPP的5GNR,現在只制定到了R15版本,只支援5G三大應用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而支援URLLC的R16版本要在2020年才能凍結,所以現在要開始5G商用,也只能是建設NSA。
等到R16版本凍結之後,中國三大運營商才會比較大規模的開始建設SA基站。現在的5G基站的建設,規模還不是很大,覆蓋的城市也不是很多。
SA的組網,需要建設5G核心網,這也需要一段過程。
另外,5G對於傳輸資源的要求比較高,按照原計劃2019年是三大運營商開始大規模的擴建都會網路和骨幹網給5G打基礎的一年,不得不說的是工信部提前發放了5G牌照,是打亂了三大運營商的原定計劃的。
中國不會大力建設NSA基站,中國的5G一定是SA的。NSA和SA可能對於個人使用者區別不大,但是對行業應用的支援效果是有很大不同的。SA可以更好的支援URLLC和網路切片,而且終端更省電,這是行業應用所需要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5G一定會是SA的5G的根本原因。
5G的主要應用是給行業應用使用的,這是和2/3/4G不同的地方。
總而言之,現在三大運營商部署的5G主要是NSA基站,這是因為現在SA的標準還沒有凍結的,現在運營商也沒有開始大力建設5G,5G真正的建設高潮會從明年SA標準凍結之後開始,運營商要大力建設和推廣的還是SA的5G。
-
3 # IT老菜鳥
預期到明年,SA模式的5G會啟動大規模的建設,明年這個時候,應該會出現NSA和SA混合組網的現象,也就是說部分割槽域部署的是NSA,部分割槽域部署的是SA,這個時候中國的5G實際上只適用於支援SA模式的手機,NSA模式的手機將會出現部分地區只能使用4G的情況。
很多朋友覺得是不是三大運營商有沒有可能既建設NSA,又建設SA?不存在的,NSA和SA不是“與”的關係,而是“或”的關係,運營商沒有那麼多錢燒包的要同時建設兩種模式的網路,5G投資本來就更大了,不可能再兩倍的投資來建設。
為何中國三大運營商現狀還是以NSA模式為主?這個是因為歷史原因,最早5G成型的就是NSA模式,所以一些實驗性網路都以NSA模式為標準建設。而且全球5G SA的標準在2018年6月凍結,比NSA的標準晚半年,所以相應的SA模式的晶片、產品的設計商用也晚一些,所以SA的網路建設也會慢一些。
但是中國一定會以5G SA建設為主,三大運營商至少有兩大運營商已經表態。
2019世界移動大會開幕式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發表了題為《5G賦能智慧社會》的主題演講。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將按照5G發展的核心要義和本質要求,堅持SA目標組網方向,加快推進5G創新發展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MWC2019上突然表示,有關方面不允許僅支援NSA的5G手機在2020年後入網銷售,並在給使用者的業務簡訊中提示NSA手機使用會受限制
其實中國移動何中國電信當然不是隨便表態,這後面必然站著工信部。為何中國一定要以SA網路為目標,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NSA模式雖然部分節約了投資成本,但是技術複雜,維護壓力大,而且需要行動網路二次改造。美國最近的運營商已經有相關的結論,部署了NSA後運維難度大大增加,有可能還不如直接逐步建設SA網路。
其二,NSA模式不支援低時延,如果要支援自動駕駛等URLLC業務,需要二次改造。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什麼很多國家那麼看重5G,就是因為5G的URLLC業務,對工業物聯網可以提供高可靠低時延的管道,來輔助一個國家工業4.0的變革,中國也是如此,如果大規模建設NSA,對我們國家的工業建設幫助不大
所以,SA模式的5G是和中國國家戰略相關的。
其三,政策要求。我們國家有時候政策的要求起了決定性作用,正因為SA模式才是支援低時延的5G模式,因此很多地方政府也是要求運營商部署SA。例如深圳政府出臺檔案,運營商1個SA基站補貼1萬元,這個補貼還是相當客觀的。
所以明年預計在一些一類城市,或者一二類城市的CBD、智慧化工廠等區域,肯定會以SA模式的5G為主,這個是由中國國情來決定的。
至於有些朋友問除了華為,其他裝置商是否支援SA晶片,或者SA模式的基站裝置,其實世界最大的5G蛋糕放在中國,這些企業是來分,還是看著別人分呢?海外這些公司想的比我們清楚多了。
回覆列表
毫無疑問,現在運營商建設的5G基站都是使用的NSA組網模式。
截至到2019年5月,中國全國共建成了437萬個4G基站,其中中國移動一家就建設了超過220萬個4G基站。而中國是什麼時候進入4G時代的呢?大概在2014年年初,中國才算是進入到了4G時代,而那個時候的4G網路覆蓋率還不算很高,很多地區還只有3G網路。也就是說,這些4G基站滿打滿算,也就服役了5年多的時間,還有大部分的4G基站也就建設了1-2年,如果直接採用SA組網模式,這些4G基站就很快會面臨退休。要知道,一個基站的建設成本接近百萬,400萬個基站,也就是近4萬億人民幣的基站投入,使用SA組網勢必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和成本上的上升。
再加上5G基站的成本是4G基站的一倍,如果採用SA組網,透過替換4G基站的辦法建設,那麼就還涉及到超過8萬億的投入才能夠達到現在4G的水平,這並不是三大運營商短期內可以支撐的投入。所以,NSA是當下唯一能夠採用的5G基站建設模式。
而且,根據中國的電信資產管理辦法規定,移動基站的折舊年限是7年,但是7年以後並不會強制報廢,還是可以繼續的投入使用。按照這個規定,中國就算是最舊的4G基站,都至少還有2年左右的使用壽命。也就是說,SA的組網模式基本要到2年以後,才有可能會慢慢的開展。
其實,NSA組網模式和SA組網模式,兩者在速度上的差距其實並不是非常大。現在有很多的謠言,說NSA是假的5G,NSA組網的速度很慢。其實這些都不是真的,NSA的實測下行速度也是超過了1G的,雖然確實比SA少了一些,但是並不會少太多。
所以,現在的運營商建設的5G基站都只可能採用NSA的組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