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禹餘天宮

    道家嚴格意義不能稱呼道士,可以稱呼道人。道教道士是經過幾年道童階段,師父嚴格考驗後正式冠巾才為道士,有明確師承和祖師。部分道士經過撥職後才有天職,可以帶天宣化奏表於天庭。以上散居道人並不一定能做。共同點都是修行自己,不管在廟還是深山只是修行場合不同,重點修的是心性,心性不穩入深山也不能心靜。散居道人如果沒有經過師父領路個點化容易修邪,不得要領,畢竟道家注重師承,書本里不可能寫有乾貨,除非天生異智。老子也是凡塵修煉足夠晚年才入深山,所以不建議動不動就往大山裡跑。

  • 2 # 敏鉉道長

    兩漢時期的道家主體是方士,一般多為貴族後裔,道家方士是以自身的智慧服務於上流階層的人群。然而南北朝以後,道教是一個社會組織,道士以方術服務更為廣泛,從皇室到士大夫至貧民百姓。由最初的觀天曆法,到民俗捉鬼等技能法術。其文化也是由大智慧的文化人至今的文盲看相等……不一一介紹了!福生無量

  • 3 # 河東來

    道家道士實際上全稱應該是“儒教道家道士”,道教道士則應該是“道教道家道士”。

    究其原因,就是古代的儒教以及道教都是道家建立的。

    道家的意思,其實質就是“人王領導階層”,起源於中國的“蛇信仰”,然後發展為“巴(大蛇)文化”,最後定型於“龍(蛇身蟲麟)文明”。

    “道”的造字意思,就是“人首蛇身”,就是“男道人”伏羲和“女道人”女媧,就是“人類族群行進過程中的為首之人”,也就是部落酋長、部落聯盟首領、諸侯國國君、天下共主(天子)、王(金戈開道的神)、皇(冠冕堂皇的大神)、帝(孔雀開屏的大神)、皇帝(大神當中的大神,宇宙主宰)。

    直到隋煬帝時代,中國的人王才徹底擺脫了古代政教合一的思維,以後的皇帝再不是稱呼的主流,人們基本是以“祖”(頭代人王)、“宗”(次代人王)稱呼王國的最高統治者,因為漢武帝時期搞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教的政教合一思維體系得到打破,上古儒教(周公旦為教主)分化為中古的儒教(孔子為教主)及中古的道教(老子為教主),這就是民間傳說中的“一氣化三清”思想的來源。

    上古儒教體系中,道家(老子為集大成者的代表)作為祭司階層,還有著職能的劃分,有“道士流”、“方士流”及“術士流”的劃分,“道士流”偏重於宗教信仰職能(莊周為代表),“方士流”偏重於世俗治理職責(也就是後來所謂“法家”,韓非子為代表),“術士流”偏重於政教合一的溝通職能(申不害為代表),《史記》的道家史官司馬遷是堅持的這種劃分道家原教旨主義的劃分方法,因為當時還沒有道法兩家分野的說法。

    儒教不僅包括道家道派的“道士”,也包括道家法派的“方士”,還包括道法兼濟的“術士”,比道教道士範圍更廣。

    儒教道士,研究範圍實際上是“道”(前代人王的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法先王”)以及“非常道”(當代人王的辯證唯物主義,也就是“法后王”),而道教道士,已經退出的世俗管理職能,主要研究領域則是“道”的歷代人王總結的規律,教訓,智慧,這就決定了中國後來的道教都是短暫的“出世型”宗教,而條件一旦發生變化,則成為“入世型”宗教。

    所以為什麼川軍這麼有民族觀念,雖然四川疆土沒有喪失,但國家其他領土被侵佔,他們則無怨無悔用自己的生命去拼,就是因為他們的“道信仰”根深蒂固,道教之所以產生於其思想發源地四川巴地,也是這個原因。

  • 4 # 胡代泉

    道家道士和道教道士是沒有區別的,他們的功夫的根都來自於道德經。道德經第一章就把道說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故常有欲以觀其繳。此兩者同岀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修道之人都應該懂得,無慾以觀其妙。在心經的開始,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諾波蘿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不論是佛教或是道教都離不開這個觀,修行人要想岀功夫就離不開之個觀。天下功夫是一家,都離不了妙心觀察智。離了妙心觀察智,入道無門。道德經第十六章,說得很好。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修行人不要忘了這個靜,這個靜是通往智慧的必經之路。修行人只要在修行中時時觀照自已,心就自然而靜。自然而靜,功夫就會自然而來。

  • 5 # 西張東望

    道家,是指傳承道學的人,主張道法自然,順勢而為。而道教,是雜揉了陰陽家、巫術、方術等民間文化,主張趨鬼降魔,逆天改命,是反其道而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下半年的機會在哪些行業?預測會有什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