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東歷史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軍師聯盟Ⅱ:虎嘯龍吟》中第一場戰爭戲就是石亭之戰。
在《虎嘯龍吟》中,石亭之戰似乎並不是重頭戲,但在實際歷史上非常重要。石亭之戰後,魏國二十多年都沒有主動發起對孫吳的大規模攻勢,可見此戰影響之深遠。
電視劇和歷史還是有區別的,頗有些不同之處:
一、戰役時間不同
《虎嘯龍吟》中,石亭之戰是在諸葛亮發起第一次北伐之前。
實際歷史上,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石亭之戰是同年八月,時間在後。
二、曹軍兵力配置不同
電視劇中曹軍是兩路人馬:
①曹休為主將,率十萬兵馬,與賈逵,夏侯玄,司馬師在前。②司馬懿為副將,率五萬人馬,與孫禮,鄧艾在後。
真實歷史曹軍三路人馬:
石亭是現在的安徽舒城,江陵是現在的湖北荊州,兩地相距比較遙遠,司馬懿肯定沒有足夠的時間趕到石亭參加會戰。真實歷史上,他應該屬於打醬油了。
三、吳軍兵力配置不同
電視劇中,未直接說吳軍兵力,但從曹休的話中可以判斷,吳軍兵力不足五萬。
真實歷史上,吳軍不少於九萬人:
“吳王至皖,以陸遜為大都督,假黃,親執鞭以見之;以朱桓、全琮為左右督,各督三萬人以擊休。”――《資治通鑑》
朱桓和全琮為左右督,各領三萬人馬,陸遜為中軍主力,所率兵馬肯定不少於三萬,所以,總兵力應該在九萬以上。
四、戰鬥過程不同
在電視劇中,曹休和賈逵在石亭中伏,被陸遜打敗逃跑,吳軍追殺至夾石口,司馬懿率後軍接應,吳軍撤退。司馬懿救了曹休和賈逵。
真實歷史是賈逵救了曹休:
“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並進,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資治通鑑》
“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吳人望見逵軍,驚走,休乃得還。逵據夾石,以兵糧給休,休軍乃振。”――《資治通鑑》
曹休石亭兵敗,逃到夾石,發現道路被斷。危急時刻,賈逵得知曹休戰敗,率輕軍火速趕來,大張旗鼓,以為疑兵。吳軍以為魏國大軍來援,就停止追擊,撤軍了。
五、戰鬥損失不同
電視劇中沒有直接提到戰損情況,從人物對話中,說是傷亡過半。那就是至少有將近五萬人的傷亡。糧草輜重也丟光了。
真實的歷史上,魏軍的兵力損失要少,一萬多:
“三道並進,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資治通鑑》
在糧草輜重和軍械的損失上,電視劇和史實是一致的:都丟光了。
六、參戰人員不同
電視劇中,曹魏參戰人員有:曹休、賈逵、夏侯玄、司馬師在前,司馬懿與孫禮、鄧艾在後。
實際歷史上,並沒有夏侯玄、 司馬師和鄧艾參加石亭之戰的記錄。
孫禮: “歷山陽、平原、平昌、琅邪太守。從大司馬曹休徵吳於夾石,禮諫以為不可深入,不從而敗。”――《三國志》
歷史上關於孫禮的記載和電視劇是一致的,他確實參加了石亭之戰。
七、戰後人物命運
電視劇中,石亭戰後,曹真和曹休彈劾司馬懿不救,司馬懿被罷職。
真實歷史是這樣的:
休怨逵進遲,乃呵責逵,遂使主者敕豫州刺史往拾棄仗。逵恃心直,謂休曰:“本為國家作豫州刺史,不來相為拾棄仗也。”乃引軍還。遂與休更相表奏,朝廷雖知逵直,猶以休為宗室任重,兩無所非也。――《三國志》
戰後,賈逵與曹休互相彈劾,曹丕知道賈逵佔理,但曹休為宗室重臣,仍需倚重,就判定二人皆無過錯。
總的來說,在真實的歷史上,石亭之戰與司馬懿並沒有什麼關係。估計那個時候,他還正在江邊釣泥鰍呢!
石亭之戰後,第二年,宿將曹休病死。魏國二十餘年未再發起對孫吳的征伐。
而蜀國認為曹魏實力受損,就迅速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
3 # 卓然影視
公元228年的秋天,曹魏和東吳在石亭地區進行了一次激烈的戰鬥,這次的戰鬥雖然不像赤壁、夷陵、官渡三大戰役一樣引人注目,意義非凡。也不想諸葛亮六出祁山那樣氣勢非凡。但其規模仍然宏大,對三國局勢,尤其是東吳局勢產生了尤其嚴重的影響。可以說石亭之戰,最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一、背景:孫權稱帝缺條件,蜀國北伐送先機夷陵之戰後,東吳一改左右逢源的政策,同蜀國打成了和解,使得局面又回到了吳蜀聯合抗曹的局面。同時在“跪”做吳王七年後,拒絕了曹魏的封賞,將已經失去利用價值的曹魏一腳踢開,開啟了自立為帝的前奏
外交上的政策變化,導致了軍事上的政策調整。東吳開始和曹魏戰事不斷。在石亭之戰的前幾年,魏吳之間爆發了幾次軍事衝突,兩邊互有勝負。但是這幾次衝突,都是曹魏主動進攻,東吳被動防守。這讓孫權很是惱火。他計劃殲滅曹魏在江淮地區的主力部隊,從而奪去江淮戰場的主動權,讓自己的北大門能夠在自己的掌握下,得到安寧。
公元228年,在發表了最著名的《出師表》後,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初期進展順利,他用趙雲率領極少精兵在漢中地區牽制住了曹魏大部分兵力,然後突襲隴右,佔領了安南、天水、安定三郡,“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雖然最後馬謖失街亭,讓諸葛亮功虧一簣,但是蜀國的北伐,牽制住了曹魏大部分兵力和精力,這讓東吳有了可乘之機。
孫權認為,此時出兵伐魏,既能趁著魏國注意力都在蜀國,無暇東顧,能大賺一筆。又能拖住曹魏在東邊陣線的兵力,讓自己的盟友蜀國從失敗的窘境中擺脫出來,從而達到盟約的目的,豈不是一舉兩得。
另外,孫權謀劃此次行動,還有更深層的考慮。此時的東吳,孫權已經經營了數十年,早已成了東吳真正的主人。內部各種勢力已經基本整合完畢,權利已經全部集中至孫權手裡。此時的孫權,已經到了登基稱帝的地步。但是他既不姓“劉”,也沒有皇帝可以“禪讓”。貿然稱帝,雖然蜀國礙於盟友不會干預,但是曹魏一定會舉全國兵力來消滅自己。自己立足未穩,肯定不能高枕無憂。想要透過外部矛盾壓制住內部矛盾,只能是透過一場大勝,既能進一步提高自己在國內的威望,從而為登基掃清最後的障礙,又能讓曹魏不敢主動進攻自己。
因此,天時、地理、人和,這場戰鬥自己必須要打,而且必須打勝仗。於是東吳蓄謀已久的石亭之戰在所難免。
二、前奏:周魴以身做餌叛孫權,曹休不知是計興戰事孫權的主意,是準備用計將曹魏的主力吸引至皖城地區,然後部下重兵,等曹魏鑽進口袋,然後一網打盡。但是曹魏在揚州、合肥一線上駐軍,想讓他們乖乖鑽進口袋不太現實。而且曹魏東邊的主將是曹休,曹休可是和很角色,他不像三國演義中表演的那麼愚蠢,反而是曹氏中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自由被曹操收養在軍中。“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可見待遇之高。此後曹休屢立戰功,逐步升遷至大司馬、都督揚州,並受魏文帝曹丕遺命成為輔政大臣。曹休此人精通兵法,心思縝密,連曹操都稱讚他為“此吾家千里駒也”。
曹休一戰成名是在當年劉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當時,為了配合漢中之戰,劉備命令吳蘭進軍下辯,張飛則在崮山一帶散佈謠言要切斷魏軍後路。作為迴應,曹洪率軍前往下辯進行防禦。這個時候的曹洪就有些犯難了。因為如果繼續進軍,萬一被張飛斷了後路可怎麼辦。曹休就開始進言了:“如今劉備如果真的要派張飛斷我軍後路,就不會這麼大張旗鼓的。我們如果快速擊敗吳蘭,張飛就不會來了。”這個想法是對的,曹洪也確實這麼做了。可見曹休的見識淵博,鶴立雞群。同時他在洞口之戰中,又一舉擊敗了東吳的大將呂範,儼然成為曹氏中最善於用兵的將領。
既然曹休如此高明,為何還能上了孫權的當呢。這就要說道孫權玩的最多的陰謀——詐降。孫權此人,可以說將“詐降”玩到了爐火純青。在赤壁之戰中就用黃蓋詐降,騙過了老謀深算的曹操,一場大火讓曹操八十萬大軍有來無回。這次孫權又故技重施,目的就是要誘曹休南下。
一開始孫權計劃,讓鄱陽太守周魴跟北方知名的山越宗帥演一齣戲,用山越宗帥做餌引曹休出兵。但是周魴覺得山越宗帥這個“牌”不夠大,既然要玩,就玩個大的。於是決定親自做餌,以鄱陽郡引誘曹休,不怕曹休不上當。這一建議,也被孫權採納。
被命密求山中舊族名帥為北敵所聞知者,令譎挑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魴答,恐民帥小丑不足仗任,事或漏洩,不能致休,乞遣親人齎箋七條以誘休。——《三國志·吳書·周魴傳》
計謀定下了,一場針對曹休的雙簧開演。周魴先是給曹休發出七封信,信中推心置腹得像曹休傾訴,聲稱自己無端遭受了孫權的處罰,且愈演愈烈,生怕哪天自己性命不保。與其這樣,還不如將鄱陽郡獻給魏國,以求得魏國的庇護。
另一邊,做戲要做足,孫權三翻四次派使者去鄱陽郡,不但追查周魴在管理中的失職之處,還恐嚇他要抓他下牢獄。周魴眼看自己過不下去,便剪了一縷頭髮,以發代頭,並站鄱陽郡城門,向孫權表示自己的悔過,這才求得了孫權的原諒。
古代割發是很重的刑法了。有一次曹操行軍,從麥田旁邊經過,下令說:“士兵不得踐踏麥子,違犯的要處死。”騎士都下馬走在靠近麥田的一邊,護著麥子。這時,曹操騎的馬忽然跑進了麥地裡,他就讓軍中的軍法官給自己定罪。軍法官的回答是:“刑法不能施加在尊者身上。”曹操說:“我自己制定了軍法卻自己違反了,以後拿什麼來號令部下呢?我是全軍的統帥,我自己處刑吧!”於是他就拔劍割下頭髮放在了地上。以此來表示收到了割頭的刑法。
魴初建密計時,頻有郎官奉詔詰問諸事,魴乃詣部郡門下,因下發謝,故休聞之,不復疑慮。——《三國志·吳書·周魴傳》
周魴如此賣力的表演,終於打動了曹休。在曹休看來,此時正是奪去鄱陽郡的好時候。拿下了鄱陽郡,就如同在東吳鍥下一枚釘子,不但將吳國長江防線攔腰斬斷,還可以讓魏國在長江以南有了落腳點,更容易度過長江天險。這個風險絕對可以一冒。
在徵得魏明帝的同意後,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護住曹休的側翼。三路大軍同時進發,希望在拿下鄱陽郡的同時,能一鼓作氣,拿下東吳。
一向謹慎的曹休,在巨大的功勞面前,也失去了以往穩健的判斷,這也為他以後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三、石亭之戰的過程見曹休上當,孫權方面也做好了應對的準備。東吳名將陸遜統率中路大軍,命朱桓、全琮分別為左、右翼,同樣是三路大軍,呈包圍之勢,圍堵曹休。這樣的“全明星”陣容,足見孫權對此戰的志在必得。
石亭此地,今位於安徽潛山縣東北,西依大別山脈,南臨長江北靠巢湖,地勢複雜險厄進易退難,是“陰人”的好地方。透過吳軍的動向,警覺的曹休判斷出了吳國的意圖,也知道了自己上了吳國的當。但是曹休自恃兵強馬壯,並不把吳軍放在眼裡,反而想將計就計,一舉擊穿吳軍的包圍,拿下鄱陽郡。
休既覺知,恥見欺誘,自恃兵馬精多,遂交戰。——《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想法是美好的,但結果是殘酷的。曹休的自負給自己帶來了噩夢般的後果。吳軍趁著曹休立足未穩,馬上發起了攻擊。曹休沒想到吳軍來的如此之快,前鋒軍一觸即潰。曹軍不得已向後撤退。但是吳軍在後方已經切斷了必經之路夾石,曹休的軍隊被困於逼仄的地形之中,以成“甕中捉鱉”之勢,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
也許是天不該絕曹魏,一向與曹休不和的賈逵根據東關的守備情況判斷出吳軍的主力動向,自知曹休肯定中伏,來不及給曹休和司馬懿打招呼,直接率部“兼道進軍”增援曹休。在夾石擊敗了吳軍,曹休這才得以逃出生天。
其實在此戰之前,東吳主帥陸遜就已經覺察出了夾石此地的危險,此戰之前左都督朱桓對孫權說:“曹休因是曹氏宗族而被任用,並非有勇有謀的名將。今如交戰必敗無疑,敗後必逃,逃走時肯定經由夾石、掛車。這兩條道路都很險要狹隘,若能在出口處設伏,可把他的部眾全部俘虜,甚至可以生擒曹休。到那時,我們就可乘勝長驅直入,進而攻取壽春,全據準南!”
孫權以此詢問陸遜,陸遜認為必須謹慎行事,山路出口在曹魏控制區域,若是魏軍在出口有大軍接應,我軍設伏部隊反而會陷入敵人包圍,得不償失,隨後的戰事發展,也應驗了陸遜的推測,避免了東吳到手的勝利飛走。
儘管如此,曹魏還是損失慘重,被“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略盡”,石亭之戰以吳軍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而戰後曹休也羞愧難當,背傷復發而死。
所謂“驕兵必敗”,說的便是曹休。孤軍深入,遇險硬闖,不輸才怪。
四、原因:有心算無心,曹休為自己的自大付出代價此次石亭之戰,雙方的戰鬥力都達到了十萬之眾,但是卻沒有像漢中之戰那樣,費盡周折才分出勝負。在雙方兵力相同的情況下,吳軍能夠一舉擊潰曹休,三金認為有兩個原因。
1、有心算無心孫權的東吳,對曹休可謂準備已久。從誘餌的選擇,到演戲的逼真程度,再到行軍路線的計算,可以說將曹休算到了骨子裡。尤其是主帥陸遜,石亭之戰前,陸遜就判斷出曹休從合肥(曹魏駐軍之處)到皖城要經過夾石、掛車等近二百里的崎嶇山路,魏軍到達石亭(距皖城約二十里)時必已精疲力盡,定會在石亭紮營修整,吳軍到時只需以逸待勞,定可一舉擊敗魏軍。而且也是他的謹慎,避免了吳軍在夾石腹背受敵的窘境。
反觀魏軍,在得知東吳詐降的訊息,既沒有仔細考察訊息的真偽,也沒有指定嚴密的作戰計劃,更沒有打了敗仗的“緊急預案”,不但一頭扎進了吳軍的包圍圈,而且在初戰受挫後便急忙撤退,沒有進行有效的反擊,以至於“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這也體現了全軍的準備並不充分。
2、主帥狂妄自負從戰爭一開始,曹休就把自己放到了勝利者的位置上。按照他的設想,他應該輕鬆拿下鄱陽郡,然後以此為契機,一鼓作氣剿滅東吳。這是多大的功勞,曹休怎可能跟別人分享。在四位輔政大臣中,曹真出鎮關中,在街亭擊敗了諸葛亮,司馬懿出鎮荊州,旬日之間便平定了孟達的叛亂,唯獨一向自負的曹休還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成績。所以在發現了吳軍的動向後,沒有等待兩翼到來,反而是貪功冒進,最後造成了自己四面楚歌的局面。
由此可知,戰前考察資訊的重要性,無論做什麼事,沒有調查根據就沒有發言權,只有當你充分考察了以後,才有下決定的信心和依據。
五、後續:孫權趁勢登基,曹氏敗勢已顯石亭之戰雖然來得快,結束的快,但是給各國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1、魏國:曹氏失去頂樑柱,二十年不敢言吳石亭之戰,是孫權“詐降”戰術的又一次完美展現,這次戰鬥使魏國方面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不但兵力損失達萬餘人,糧草輜重損失也不計其數,士氣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二十年不敢對東吳用兵。
更重要的是,作為曹氏最堅實的頂樑柱,曹休羞愧飲恨,著實是曹氏的一大損失。這讓曹氏失去了最會領兵的曹姓主帥,東邊戰線也不得已換成了非曹氏的滿寵,軍事上也更加倚重司馬懿。不但如此,曹休的離世,直接導致曹睿駕崩時,只能選曹爽這種貨色擔任顧命大臣,結果被司馬懿在“安平陵事變”中一舉打敗,曹氏正式成為傀儡。
2、東吳:孫權趁勢登基,三國鼎立之勢穩固孫權因此一戰,達到了戰前的目的。不但對魏國從戰略防守轉為了戰略對峙,更重要的是,石亭之戰,讓孫權的聲望在吳國境內達到了最高峰,借勢登基稱帝,在法理上明確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3、蜀國:諸葛亮一掃抽次北伐的頹勢,開始第二次北伐曹魏的失敗,使得蜀國從第一次北伐失敗中得到振奮,給了諸葛亮極大的信心。趁著這次魏國東邊戰線失敗,著手準備第二次北伐。
這次的石亭之戰,最大的受益者是各國的百姓。三分天下之勢已成,任何國家不敢輕言戰事,生怕其他兩國趁機佔便宜。三國的僵持,給各國百姓帶來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這也是三國時期最長的一個休養期,各國的經濟也從而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背景,公元228年吳國派遣周魴詐降,曹魏派遣時任揚州牧的曹休前去接應,
曹休中計,深入吳地。孫權派遣陸遜領兵,迎戰於石亭(在今天的安徽省境內)。石亭之戰曹魏10萬兵力,孫吳三萬。結果曹休大敗。不久曹休病死。
這場戰役產生了諸多的影響。
先說受益最大的孫吳,孫吳大勝,使得孫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了北方的威脅,一年之後,孫權稱帝。
曹魏,曹魏針對吳國,短時間之內沒了進攻的力量,曹休病逝,也使得曹氏宗族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力量,這使得司馬家族的空間加大。
蜀漢,諸葛亮趁機北伐,無奈諸葛亮運氣不好,沒打得過郝昭。就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