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90473161572

    站在高處想跳樓,這是一種自身的心理現象,這種現象從心理學上看,這是高處現象”(the high place phenomenon,HPP)。對於這種現象比較合理的解釋是與人腦中的恐懼懲戒神經迴路相關:生存是人的最基本本能,而生命是脆弱的,很多事情、因素都時刻可以威脅到人的生命,於是人產生出對於這些危險因素的恐懼來警告自己,遠離這些危險,同時會伴有各種不良情緒體驗,這個恐懼懲戒系統目前所知牽涉尾狀核和杏仁核。

    這個系統涉及幾個感覺體系,這些體系屬於人類進化而來的本能反應,反應敏捷,而且不受大腦皮層意識的控制。相反,大腦皮層主導的意識反應,由於需要接受傳入神經訊號,經過分析和綜合最終才能做出“理性”判斷和反應,不僅反應相對緩慢,而且還受到諸如學習、經驗和自身反應能力的制約,因此意識反應明顯滯後於本能反應。

    正常情況下,這兩套系統可以很好的協同調控人體的行為反應,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當人處在高危狀態下,人首先受本能反應的控制,片刻後才有可能正確理解所處的狀況並做出理性判斷。

    個人這種稍嫌遲緩的感知判斷系統可以導致對於安全訊號警示(就HPP現象而言,“爬那麼高,掉下去會摔死,快下來”)誤判為“死的衝動”(“爬那麼高,找死啊”)——就這樣,HPP現象產生了。

    對於具有焦慮高敏性、有自殺意向或抑鬱等其他負面情緒反應的人而言,他們的高敏感特質使得更容易產生這種認知誤判,也就更容易產生和經歷HPP。

    我們不妨設想如下場景:假想一個具有高焦慮靈敏度的人,斜靠在高樓陽臺、或者處在高橋或建築物頂部邊緣向下俯瞰,這時所獲得的有關下面物體的視覺資訊是“變形”的,與身體其他感官系統資訊不協調,就如同暈車暈船的發生機制一樣,可以誘發人體發生類似暈車反應的身體反應,表現為包括眩暈、噁心嘔吐、出汗、心慌等症狀(這也是恐高症的發生機制);加之經驗告訴他,從如此高度跌落必死無疑,這樣就產生巨大恐懼以警示危險並告誡趕快遠離危險。

    但是,事實上,等到你的理性告訴你說,還隔著陽臺防護裝置或者堅固的玻璃窗,或者離能造成跌落的邊緣尚有一定距離,實際所處是安全的之前,身體反應已經形成。

    總而言之,也正如研究者發表的論文標題所申明的:HPP現象,這種高處跳下的衝動,事實上是在強化人生存的本能(An urge to jump affirms the urge to liv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拔絲香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