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塵飛揚007
-
2 # ceciliapeng5
為宇宙的文明終歸要毀滅這件事而感到“悲哀”的人適宜看醫生或乾脆立刻被關入精神病院。不錯,宇宙文明例如地球的在太陽熄滅後必解體毀滅,但專家們早就研究過這問題了,以地球的生命有24小時計,地球的存在已是幾百億萬年的事,但在這24小時的生命旅程裡,地球現在的相對歲數大概是早上十一時四十五分前後,應還是三尺孩童,雖已過了數百億萬年了,但還剩下這麼多百億萬年,所以關於地球毀滅這最終必發生的事,根本是遙不可及,還是早上起來看看有那處有賣美味早餐比較實際及正常一點。
-
3 # 白興長
宇宙自一個,沒有任何宇宙這一說,值於宇宙文明目前我們只知道地球的文明,也就是五六千年,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文明我們不知道,又從哪裡說起毀滅悲哀的話來,宇宙是永遠不會毀的,人類也永久不會滅的,請其他人不要再造這樣的謊言。
-
4 # 科學船塢
一個文明在發展的歷程中經歷的風險是數不清的,就拿人類文明舉例,如果你回顧歷史,你就會發現,整個的人類文明從誕生到現在,經歷的故事可謂是艱難曲折、跌宕起伏。我以幾個如果來簡要概括。如果50億年前,原始太陽星雲周邊的某顆恆星沒有爆發、如果木星沒有向內太陽系遷移並又向外遷移、如果6500萬年前那顆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人類文明都不會出現。從人類的角度上看,由於倖存者偏差會使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類出現而鋪墊的,但是從宏觀的宇宙來看,文明的出現只是宇宙演變機制中偶然出現的“副產品”而已,它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文明是宇宙中璀璨的明珠,恰恰相反,有沒有文明對於宇宙來說都是一文不值的。
“任何宇宙文明的終點都是毀滅”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會讓我們黯然神傷,但是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與大過濾器理論不謀而合。
那什麼是“大過濾器理論”呢?
一個文明在向前發展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情,比如遇到小行星撞擊、遇到超新星爆發、遇到主恆星變成了紅巨星以及其它各種高能天文事件。由於這些天文事件帶來的能量是毀滅性的,它可以將一個不算先進的文明扼殺在搖籃裡,比如像目前的人類文明這樣。
我之前曾讀過一篇短篇科幻小說,名字叫做《星》,它是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寫的。小說中描寫了一個已經能往返於各行星間的文明,卻覆滅於自己主恆星的爆發。這是一件極為令人悲痛的事情,因為再多給這個文明一些時間,他們就可以研究出超空間推進器,就可以在恆星爆發之前逃離母恆星系了。可是,無情的宇宙並沒有給他們任何機會,就這樣,一個發展到如此龐大的文明就在一場火焰中化為了灰燼。
宇宙是這樣的。誰也不知道宇宙的大過濾器會在何時扼住一個文明的咽喉,即便一個幸運的文明全部將這些躲過去了,但是終究躲不過宇宙最終的結局,因為這個幸運的文明所在的宇宙最終也會消亡。這正印證了一個道理,沒有什麼事物是可以永恆存在的。
回覆列表
也不盡然。這取決於人類這個生物的本性和其智慧的博弈後果。看最後是人類的理性思維把控智慧?還是貪婪和慾望把控智慧了?看是哪種力量推著智慧向哪個方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