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貝氏體的形貌特性: 形態: 羽毛狀、粒狀、柱狀、板條狀、針狀、片狀、竹葉狀、正三角形、N形、蝴蝶形等。效能:硬度大、韌性好 特徵: 一、貝氏體轉變溫度範圍對應於珠光體轉變的A1點及馬氏體轉變的MS點,貝氏體轉變也有一個上限溫度BS點。奧氏體必須過冷到BS以下才能發生貝氏體轉變。合金鋼的BS點比較容易測定,碳鋼的BS點由於有珠光體轉變的干擾,很難測定。貝氏體轉變也有一個下限溫度Bf點,但Bf與Mf無關,即,Bf可以高於MS,也可以低於MS。二、貝氏體轉變產物與珠光體轉變一樣,貝氏體轉變產物也由α相與碳化物組成的兩相機械混合物,但與珠光體不同,貝氏體不是層片狀組織,且組織形態與轉變溫度密切相關,其中包括α相的形態、大小以及碳化物的型別及分佈等均隨轉變溫度而異,就α相形態而言,更多地類似於馬氏體而不同於珠光體。因此,Hehemann稱貝氏體為鐵素體與碳化物的非層狀混合組織。Aaronson則稱之為非層狀共析反應產物或非層狀珠光體變態。可以看出,Aaronson強調的是貝氏體轉變與珠光體轉變一樣,都是共析轉變,只是因為轉變溫度不同而導致轉變產物的形態不同。需要特別指出,在較高溫度範圍內轉變時所得的產物中雖然無碳化物而只有α相,但從轉變機制考慮,仍被稱為貝氏體。三、貝氏體轉變動力學貝氏體轉變也是一個形核及長大的過程,可以等溫形成,也可以連續冷卻形成。貝氏體等溫形需要孕育期,等溫轉變動力學曲線也呈S形,等溫形成圖也具有“C”字形。應當指出,精確測得的貝氏體轉變的C曲線,明顯地是由兩條C曲線合併而成的,這表明,中溫轉變很可能包含著兩種不同的轉變機制。四、貝氏體轉變的不完全性貝氏體等溫轉變一般不能進行到底,在貝氏體轉變開始後,經過一定時間,形成一定數量的貝氏體後,轉變會停下來。換言之,奧氏體不能百分之百地轉變為貝氏體。這種現象被稱為貝氏體轉變的不完全性,也稱為貝氏體轉變的自制性。通常隨著溫度的升高,貝氏體轉變的不完全程度增大。未轉變的奧氏體,在隨後的等溫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珠光體轉變,稱之為二次“珠光體轉變”。五、貝氏體轉變的擴散性由於貝氏體轉變是在中溫區,在這個溫度範圍內尚可進行原子的擴散,因此,貝氏體轉變中存在著原子的擴散。一般認為,在貝氏體轉變過程中,只存在著碳原子的擴散,而鐵及合金元素的原子是不能發生擴散的。碳原子可以在奧氏體中擴散,也可以在鐵素體中擴散。由此可見,貝氏體轉變的擴散性是指碳原子的擴散。六、貝氏體轉變的晶體學在貝氏體轉變中,當鐵素體形成時,也會在拋光的試樣表面上產生“表面浮凸”。這說明鐵素體的形成同樣與母相奧氏體的宏觀切變有關,母相奧氏體與新相之間維持第二類共格(切變共格)關係,貝氏體中的鐵素體與母相奧氏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慣習面和位向關係。七、貝氏體中鐵素體的碳含量貝氏體中鐵素體的碳含量一般也是過飽和的,而且隨著貝氏體形成溫度的降低,鐵素體中碳的過飽和程度越大。由上述主要特徵可以看出,貝氏體轉變在某些方面與珠光體轉變相類似,而要某些方面又與馬氏體轉變相類似。 貝氏體的形成條件一般情況下,將過冷奧氏體在中溫範圍內形成的由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非層狀組織統稱為貝氏體。奧氏體鋼等溫淬火後的產物,是將鋼件奧氏體化,使之快冷到貝氏體轉變溫度區間(260~400℃)等溫保持,使奧氏體轉變為貝氏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駿E200副駕駛可以坐小孩嗎?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