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29335765427

    《圯橋進履》白話釋義:

    秦末張良 (字子房) 曾在下邳橋上閒遊,有一老翁,平常人裝束,走到張良旁,將自己的鞋掉到橋下,對張良說:“小子,下去給我取鞋!”張良很驚訝,想打這老人,因為看他年老,強自忍住,下去為他取鞋。

    老翁又說:“給我穿上!”良已經為他取鞋,就又跪下為他穿好。老翁伸足穿上鞋後,笑著去了。這老翁就是黃石公,後傳給張良兵法。

    原文: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出自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77d1f49d9c45d688d43f200e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司馬氏世代為太史,整理和論述歷史。《隋書·經籍志》載:“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

    可見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將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元封元年,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

    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

    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撰寫《史記》。

    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辯護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前後經歷了14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的對你說願你心有所屬,愛有可依,怎樣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