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晚風穿林孤雁來還去

    我認為還是英雄氣概多一些吧。春秋戰國時,楚國將領有打敗仗就自刎的事情。另外項羽“愧對江東父老”這是個面子問題,自己從原來兵強馬壯到現在只有幾百士兵,對他的心理打擊是巨大的,在加上虞姬自刎在前成為壓垮他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並且當時劉邦佔盡上風,翻盤只是痴心妄想,與其被俘受人侮辱還不如給自己來個痛快。

  • 2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自古打江山、創基業的開國皇帝,歷來為民間百姓敬佩傳誦的多。可是一到說到漢高祖劉邦這裡,卻是非議的雜音不少,也算是鮮有了。

    象什麼劉邦本是個混混、無賴,吃酒賒賬,好色貪樂;追敵臨近時,為了減輕車重,還把同車的子女扔下車;立國後,誅殺功臣等等,簡直就是把劉邦傳誦成個人身邊的鄰居張三李四般人物了。當然,傳贊劉邦知人善任,從善如流的佩服之情也是多多。反正,劉邦作為一代開國之君,幾千年來,能褒與貶議論都加於一身的與他,怕也是在歷史長河中掛前擋了。

    既然有非議,那麼作為和他爭天下的項羽,民間自然會有一些同情、憐惜之詞,就會不自覺的傾向與項羽。況且項羽本身武勇過人,以一當百。這樣的猛士,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會讓人敬慕其之血勇。

    楚漢相爭的跌宕起伏,抓人眼球,其實一點也不低於三國演義的看點。只不過羅貫中所寫《三國演義》太過知名、經典,讓三國風雲在口傳、評話方面佔了先機。

    古代戰爭,哪怕是現代戰爭,從來不是誰誰能打,誰誰無敵,決定江山的。從來都是作為政治的產物,而產生的。

    項羽能打,象荷爾蒙爆發的拳壇鬥士,但卻在政治頭腦上少根弦。劉邦起家時已是半大老頭,能武勇到哪去?但是劉邦之政治思維,能進能退、可屈可辱,確實世間鳳毛麟角。

    說雅的,劉邦是成熟的政治家,善於人脈溝通,巧於人才運用,項羽孤勇,弱於世事轉圜收放,焉能不敗。說俗的,劉邦老謀深算,精通厚黑、心絕,項羽年輕,處世故少,大局不控,只懂行軍打仗之過人。豈能有勝。

    世間什麼最好找,理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劉邦於彭城被項羽追殺時,怕馬車逃跑的不快,把一子一女推下車,世人多以此詬病劉邦,從親情來講沒毛病。但另一角度來看,倘使劉邦不心絕,追敵趕上,全部成仁,那麼他一倒,跟隨他混的眾文武小弟們,也勢必隨後跟著玩完,反倒是大勢盡丟,再無翻盤重振之說。同樣,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降卒,也歷來為人譏視。但假若項羽不如此做呢?不說糧草,夠不夠解決,二十萬降卒就是隨時埋在項羽自家兵倆萬人身邊的一顆炸彈。有一點做的不如意,譁變就可產生。項羽也是做了沒辦法的辦法的處理。小編並無替項羽開脫之意,畢竟殺降屠城,歷來為人所恥。只是想表達,很多事,一旦多角度去思維,真的無法判斷對於錯。水之順流,勢之為也。

    同樣,此題所問,項羽烏江自刎,是英雄氣還是懦弱心,也是各人各見,不會有一條定答。古人有評論項羽剛勇,血氣。比如李清照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表達了項羽自尊,不輸氣節的烈性。古人也有評論項羽不知含辱隱忍,倘使回到江東,負罪以表鄉里,召集舊部,雪恥復起,日後勝負當未可知。因為江東還是項羽的地盤。那條觀點對,不好說,但要說項羽有敗者懦弱氣,推究起來項羽性格是絕不會有的。他之所以自刎,客觀的說,今人的分析說,也是散發弄舟的觀點,終還是羞愧,無顏面回到江東,愧對故鄉之人,而揮劍自盡。

    當初項羽帶八千子弟兵起家,縱橫南北。如今身敗孤活。子弟兵的家眷親屬可都在彭城,翹首以待,捷報、團圓。你讓性剛的項羽如何面對。還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項羽此時僅僅28歲,一直走得順風路,人生的坎坷挫折就沒大經過,現世很多文藝作品中,把項羽刻畫的虯髯臉滄,其實是錯誤的。

    垓下之敗,可以說是對他一個兀然的打擊,其中連緩衝都沒有。之前雖已與劉邦定好鴻溝之約,互不侵犯,也不是撐不住局面狀況下定下的約定。誰想劉邦反手為雨,明和暗偷,打了一計陰拳。

    成王敗寇,說什麼都晚了。只能假設,項羽若多經不順的打磨與閱歷,或是四十多歲年紀,或可忍一時敗,含一時恥,返回江東,好言愧言再撫鄉里,或有捲土重來之機。

    一歲年齡一歲心。我不知道讀友們贊成這個觀點嗎?

    但太史公言: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以24歲年齡稱霸江山,且不是承襲,借位,全憑武勇,震懾一眾,在人世確實也是罕有與之比肩的了。

  • 3 # 記錄怪咖

    老爹的看法:

    無論是用英雄氣概,還是敗者懦弱,來形容項羽的烏江自刎,都不恰當。烏江自刎,是項羽為了保留自己作為西楚霸王,最後一絲尊嚴的無奈之舉。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會自尋短見?

    項羽為何寧願自刎,也不願意渡江?

    第一個,無法面對自己失敗的事實。

    想當初項羽起義時,帶著八千江東子弟,攻城略地,勢力逐漸壯大,最後一舉殲滅秦朝的軍隊主力。帶兵入咸陽,分封各路諸侯,成為西楚霸王,何等的風光。

    可再看看自己現在,兵敗如山倒,只剩下十幾騎的人馬,如此大的反差,讓項羽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

    第二個,自己的好兄弟戰死,自己心愛的女人自刎,讓項羽遭受巨大的打擊。

    當初自己身為西楚霸王,那些和自己出身入死的好兄弟,都還在。自己還可以,和他們把酒言歡,暢談天下事。可再看看現在,兄弟們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身邊只剩下幾十騎,這對項羽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最讓項羽悲痛欲絕的,是自己最心愛的女人虞姬,也自刎永遠的離開了自己。如此接連的打擊,不要說項羽,換做其他人,早已崩潰。

    第三個,真正的大勢已去。

    項羽內心深處,也明白即使過江,也無法東山再起了。江東對於劉邦所佔領的地區來說,還是太小了。根本不能和劉邦對抗,況且劉邦一定會乘勝追擊,不給項羽機會。

    昔日的好兄弟們,大多戰死沙場。自己最愛的女人虞姬,也永遠的離開了自己。此時此刻,身處烏江邊的項羽,真正的是退無可退,身心疲憊,萬念俱灰,沒有了絲毫的求生欲。

    自刎,無疑是項羽作為昔日的西楚霸王,保留最後一絲尊嚴的最好選擇。

  • 4 # 楊朱學派

    項羽自刎於烏江並非懦夫之行。說英雄氣概也略有不妥。確切的說,有兩個原因:一是無顏見江東父。唯有一死,能夠保留一點不肯苟且偷生的氣節。二是項羽不但失去了楚漢爭霸戰。更失去了民心。項羽深知自己根本沒有翻盤的可能。自刎是無奈之舉。

    項羽屠城殺降,所過之處無部剪滅。項羽不是被劉邦打敗的。而是被他自己打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介面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