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54711509254
-
2 # 滴逃逃
黑三稜,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莖橫走,下生粗而短的塊莖。莖直立,圓柱形,光滑。葉叢生,2列;葉片線形,長60-95cm,寬約2cm,先端漸失,基部拖莖,下面具1條縱校。花莖由葉叢中抽出,單一,有時分枝;花單性,雌雄同株,整合頭狀花序,有葉狀苞片;雄花序位於雌花序的上部,直徑約10mm,通常2-10個;雌花序直徑12mm以上,通常1-3個;雄花花被片3-4,倒披外形,雄蕊3;雌花有雌蕊1,罕為2,子房紡錘形,花柱長,柱頭狹披針形。
聚花果直徑約2cm,核果倒卵狀圓錐形,長6-10mm,徑4-5mm,先端有銳尖頭,花被宿存。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於池沼或水溝等處。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陝西、寧夏、甘肅、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細葉黑,本種與黑三陵的主要區別在於:植株較矮小,根莖短,塊莖較小,莖直立,纖細、葉片決條形,長達65cm,寬2。
5-4mm,中脈明顯雌花序1-2(-3)個,無模,球形,直徑約8mm,雌花密集,花被葉膜質,倒卵形或狹倒卵形,長1。5-2。5mm,雌蕊長約3。5mm,子房狹長,上部變細成花注,柱頭狹長圓形;雄花序通常7個左右,本月莖或分校預部,誰花密集,花被片3,膜質,狹匙形或匙狀條形術1。
5-2mm,雄蕊3,長2-3mm,有長花絲。
本種塊莖是中國常用的中藥,即“三稜”,是黑三稜科植物黑三稜的乾燥塊莖。三稜味辛、苦,性平,具破瘀、行氣、消積、止痛、通經、下乳等功效,主要用於症瘕痞塊,痛經,瘀血經閉,胸痺心痛,食積脹痛等病症的治療。 是本科中重要經濟植物;亦用於花卉觀賞。
【藥名】黑三稜
【別名】三稜、泡三稜。紅蒲根,白三稜、光三稜、京三稜、草三稜、荊三稜、芩根(《抱朴子》)、京三稜(《開寶本草》)、紅蒲根(《本草圖經》)、光三稜(《藥材資料彙編》)、黑三稜(《救荒本草》)、芩草(《字林》)、三稜草(《千金翼方》)
【功能主治】
1、症瘕鼓脹,用三稜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顯成膏,濃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荊三稜、青皮、陳皮、木香各半兩,肉豆蔻、檳榔各一兩,硇砂二錢,共研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
2、痃癖(脅下堅塊如石)。用荊三稜(炮)一兩、川大黃一兩,共研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薑、桔皮湯送下。
3、小兒氣癖。用三稜煮汁給授乳的母親吃,也把少量給小兒吃。小兒新生百日及十歲以下,無論 熱痃癖等,服此藥都有效。
4、反胃噁心,藥食不下。用荊三稜(炮)一兩、生丁香三分,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開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荊三稜三個,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為度。
6、渾身燎泡(狀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荊三稜、蓬莪茂各五兩,共研為末。分三次服,酒調下。連續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