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蝗蟲
有這樣一隻不知危險、無所畏懼的灰顏色的蝗蟲,朝著那隻螳螂迎面跳了過去。後者,也就是那隻螳螂,立刻表現出異常憤怒的態度,接著,反應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種讓人感到特別詫異的姿勢,使得那隻本來什麼也不怕的小蝗蟲,此時此刻也充滿了恐懼感。螳螂表現出來的這種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從來也沒有見到過。螳螂把它的翅膀極度地張開,它的翅豎了起來,並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樣。翅膀豎在它的後背上,螳螂將身體的上端彎曲起來,樣子很像一根彎曲著手柄的柺杖,並且不時地上下起落著。不光是動作奇特,與此同時,它還會發出一種聲音。那聲音特別像毒蛇噴吐氣息時發出的聲響。螳螂把自己的整個身體全都放置在後足的上面。顯然,它已經擺出了一副時刻迎接挑戰的姿態。因為,螳螂已經把身體的前半部完全都豎起來了,那對隨時準備東擋西殺的前臂也早已張了開來,露出了那種黑白相間的斑點。這樣一種姿勢,誰能說不是隨時備戰的姿勢呢?
螳螂在做出這種令誰都驚奇的姿勢之後,一動不動,眼睛瞄準它的敵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虜,準備隨時上陣,迎接激烈的戰鬥。哪怕那隻蝗蟲輕輕地、稍微移動一點位置,螳螂都會馬上轉動一下它的頭,目光始終不離開蝗蟲。螳螂這種死死的盯人戰術,其目的是很明顯的,主要就是利用對方的懼怕心理,再繼續把更大的驚恐納入這個不久以後就將成為犧牲者的對手心靈深處,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給對手施加更重的壓力。螳螂希望在戰鬥未打響之前,就能讓面前的敵人因恐懼心理而陷於不利地位,達到使其不戰自敗的目的。因此,螳螂現在需要虛張聲勢一番,假裝什麼兇猛的怪物的架勢,利用心理戰術,和麵前的敵人進行周旋。螳螂真是個心理專家啊!
看起來,螳螂的這個精心安排設計的作戰計劃是完全成功的。那個開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蟲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計,真的是把它當成什麼兇猛的怪物了。當蝗蟲看到螳螂的這副奇怪的樣子以後,當時就有些嚇呆了,緊緊地注視著面前的這個怪里怪氣的傢伙,一動也不動,在沒有弄清來者是誰之前,它是不敢輕易地向對方發起什麼攻勢的。這樣一來,一向擅於蹦來跳去的蝗蟲,現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連馬上跳起來逃跑也想不起來了。已經慌了神兒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兒忘到腦後去了。可憐的小蝗蟲害怕極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發出半點聲響。生怕稍不留神,便會命喪黃泉,在它最害怕的時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動,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來螳螂的心理戰術是完全成功了。
當那個可憐的蝗蟲移動到螳螂剛好可以碰到它的時候,螳螂就毫不客氣,一點兒也不留情地立刻動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擊打那個可憐蟲,再用那兩條鋸子用力地把它壓緊。於是,那個小俘虜無論怎樣頑強抵抗,也無濟於事了。接下來,這個殘暴的魔鬼勝利者便開始咀嚼它的戰利品了。它肯定是會感到十分得意的。就這樣,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地對待敵人,是螳螂永不改變的信條。
在蜘蛛捕捉食物、降服敵人的時候,它通常採取的辦法是:首先,一上來便先發制人,猛烈地刺擊敵人的頸部,讓它中毒。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手中了毒,自然也就沒有了力氣,也就不能繼續抵抗防衛了。先下手為強嘛!與此相同的,螳螂在攻擊蝗蟲的時候,也是首先重重地、不留情面地擊打對方的頸部。受了一頓狂轟亂炸的痛捶之後,再加上先前萬分的恐懼,蝗蟲的運轉能力逐漸下降,動作慢慢地遲緩下來。也許是已經被打蒙了的原因吧。這種辦法既有效又非常的實用。螳螂就是利用這種辦法,屢屢取得戰鬥的勝利。無論是殺傷並食用和它一樣大小的動物,還是對付比自己還要大一些的昆蟲,這種辦法都是十分有效的。不過,最讓人感到奇怪的,就是這麼一隻小個兒的昆蟲,竟然是一種十分貪吃的動物,能吃掉這麼多的食物。
捕食黃蜂
那些愛掘地的黃蜂們,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顧。螳螂經常出沒於黃蜂的地穴附近。因此,在黃蜂的窠巢近區看到螳螂的身影屢屢出現,便不足為奇了。螳螂總是埋伏在蜂窠的周圍,等待時機,特別是那種能獲得雙重報酬的好機會。為什麼說是雙重報酬呢?原來,有的時候,螳螂等待的不僅僅是黃蜂本身,因為黃蜂自己的身上常常也會攜帶一些屬於它自己的俘虜。這樣一來,對於螳螂而言,不就是雙份的俘虜,雙重報酬了嗎?不過,螳螂並不總是這麼走運的,也有不太幸運的時候。有時,它也會常常什麼都等不到,竟無功而返。主要原因是,黃蜂已經有所疑慮,從而有所戒備了,方讓螳螂失望而歸。但是,也有個別掉以輕心者雖已發覺但仍不當心的,被螳螂看準時機,一舉將其抓獲。這些命運悲慘的黃蜂為什麼會遭到螳螂的毒手呢?因為,有一些剛從外面回家的黃蜂,它們振翅飛來,有一些粗心大意,對早已埋伏起來的敵人毫無戒備。當突然發覺大敵當前時,會被猛地嚇了一跳,心裡會稍稍遲疑一下,飛行速度忽然減慢下來。但是,就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螳螂的行動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於是,黃蜂一瞬間便墜入那個兩排鋸齒的捕捉器中--即螳螂的前臂和上臂的鋸齒之中了。螳螂就是這樣出其不備,以快致勝的。接下來,那個不幸的犧牲者就會被勝利者一口一口地蠶食掉。又成了螳螂的一頓美餐。
記得有一次,我曾看見過這樣有趣的一幕。有一隻黃蜂,剛剛俘獲了一隻蜜蜂,並把它帶回到自己的儲藏室裡,正在享用這隻蜜蜂體內的蜜汁。不料,正在它吃得高興的時候,遭到了一隻兇悍的螳螂的突然襲擊。它無力還擊,便束手就擒了。這隻黃蜂正在吃蜜蜂的嗉袋裡儲藏的蜜,但是螳螂的雙鋸,在不經意中,竟然有力地夾在了它的身上。可是,就是在這種被俘虜的關鍵時刻,無論怎樣的驚嚇、恐怖和痛苦,竟然不能讓這隻貪吃的小動物停止繼續吸食蜜蜂體內的蜜汁。它依然在甜食著那芬香誘人的蜜汁。這真是太奇異了,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
其他的暫時沒找到就這些將就著看吧!能力有限!
捕食蝗蟲
有這樣一隻不知危險、無所畏懼的灰顏色的蝗蟲,朝著那隻螳螂迎面跳了過去。後者,也就是那隻螳螂,立刻表現出異常憤怒的態度,接著,反應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種讓人感到特別詫異的姿勢,使得那隻本來什麼也不怕的小蝗蟲,此時此刻也充滿了恐懼感。螳螂表現出來的這種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從來也沒有見到過。螳螂把它的翅膀極度地張開,它的翅豎了起來,並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樣。翅膀豎在它的後背上,螳螂將身體的上端彎曲起來,樣子很像一根彎曲著手柄的柺杖,並且不時地上下起落著。不光是動作奇特,與此同時,它還會發出一種聲音。那聲音特別像毒蛇噴吐氣息時發出的聲響。螳螂把自己的整個身體全都放置在後足的上面。顯然,它已經擺出了一副時刻迎接挑戰的姿態。因為,螳螂已經把身體的前半部完全都豎起來了,那對隨時準備東擋西殺的前臂也早已張了開來,露出了那種黑白相間的斑點。這樣一種姿勢,誰能說不是隨時備戰的姿勢呢?
螳螂在做出這種令誰都驚奇的姿勢之後,一動不動,眼睛瞄準它的敵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虜,準備隨時上陣,迎接激烈的戰鬥。哪怕那隻蝗蟲輕輕地、稍微移動一點位置,螳螂都會馬上轉動一下它的頭,目光始終不離開蝗蟲。螳螂這種死死的盯人戰術,其目的是很明顯的,主要就是利用對方的懼怕心理,再繼續把更大的驚恐納入這個不久以後就將成為犧牲者的對手心靈深處,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給對手施加更重的壓力。螳螂希望在戰鬥未打響之前,就能讓面前的敵人因恐懼心理而陷於不利地位,達到使其不戰自敗的目的。因此,螳螂現在需要虛張聲勢一番,假裝什麼兇猛的怪物的架勢,利用心理戰術,和麵前的敵人進行周旋。螳螂真是個心理專家啊!
看起來,螳螂的這個精心安排設計的作戰計劃是完全成功的。那個開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蟲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計,真的是把它當成什麼兇猛的怪物了。當蝗蟲看到螳螂的這副奇怪的樣子以後,當時就有些嚇呆了,緊緊地注視著面前的這個怪里怪氣的傢伙,一動也不動,在沒有弄清來者是誰之前,它是不敢輕易地向對方發起什麼攻勢的。這樣一來,一向擅於蹦來跳去的蝗蟲,現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連馬上跳起來逃跑也想不起來了。已經慌了神兒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兒忘到腦後去了。可憐的小蝗蟲害怕極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發出半點聲響。生怕稍不留神,便會命喪黃泉,在它最害怕的時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動,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來螳螂的心理戰術是完全成功了。
當那個可憐的蝗蟲移動到螳螂剛好可以碰到它的時候,螳螂就毫不客氣,一點兒也不留情地立刻動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擊打那個可憐蟲,再用那兩條鋸子用力地把它壓緊。於是,那個小俘虜無論怎樣頑強抵抗,也無濟於事了。接下來,這個殘暴的魔鬼勝利者便開始咀嚼它的戰利品了。它肯定是會感到十分得意的。就這樣,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地對待敵人,是螳螂永不改變的信條。
在蜘蛛捕捉食物、降服敵人的時候,它通常採取的辦法是:首先,一上來便先發制人,猛烈地刺擊敵人的頸部,讓它中毒。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手中了毒,自然也就沒有了力氣,也就不能繼續抵抗防衛了。先下手為強嘛!與此相同的,螳螂在攻擊蝗蟲的時候,也是首先重重地、不留情面地擊打對方的頸部。受了一頓狂轟亂炸的痛捶之後,再加上先前萬分的恐懼,蝗蟲的運轉能力逐漸下降,動作慢慢地遲緩下來。也許是已經被打蒙了的原因吧。這種辦法既有效又非常的實用。螳螂就是利用這種辦法,屢屢取得戰鬥的勝利。無論是殺傷並食用和它一樣大小的動物,還是對付比自己還要大一些的昆蟲,這種辦法都是十分有效的。不過,最讓人感到奇怪的,就是這麼一隻小個兒的昆蟲,竟然是一種十分貪吃的動物,能吃掉這麼多的食物。
捕食黃蜂
那些愛掘地的黃蜂們,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顧。螳螂經常出沒於黃蜂的地穴附近。因此,在黃蜂的窠巢近區看到螳螂的身影屢屢出現,便不足為奇了。螳螂總是埋伏在蜂窠的周圍,等待時機,特別是那種能獲得雙重報酬的好機會。為什麼說是雙重報酬呢?原來,有的時候,螳螂等待的不僅僅是黃蜂本身,因為黃蜂自己的身上常常也會攜帶一些屬於它自己的俘虜。這樣一來,對於螳螂而言,不就是雙份的俘虜,雙重報酬了嗎?不過,螳螂並不總是這麼走運的,也有不太幸運的時候。有時,它也會常常什麼都等不到,竟無功而返。主要原因是,黃蜂已經有所疑慮,從而有所戒備了,方讓螳螂失望而歸。但是,也有個別掉以輕心者雖已發覺但仍不當心的,被螳螂看準時機,一舉將其抓獲。這些命運悲慘的黃蜂為什麼會遭到螳螂的毒手呢?因為,有一些剛從外面回家的黃蜂,它們振翅飛來,有一些粗心大意,對早已埋伏起來的敵人毫無戒備。當突然發覺大敵當前時,會被猛地嚇了一跳,心裡會稍稍遲疑一下,飛行速度忽然減慢下來。但是,就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螳螂的行動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於是,黃蜂一瞬間便墜入那個兩排鋸齒的捕捉器中--即螳螂的前臂和上臂的鋸齒之中了。螳螂就是這樣出其不備,以快致勝的。接下來,那個不幸的犧牲者就會被勝利者一口一口地蠶食掉。又成了螳螂的一頓美餐。
記得有一次,我曾看見過這樣有趣的一幕。有一隻黃蜂,剛剛俘獲了一隻蜜蜂,並把它帶回到自己的儲藏室裡,正在享用這隻蜜蜂體內的蜜汁。不料,正在它吃得高興的時候,遭到了一隻兇悍的螳螂的突然襲擊。它無力還擊,便束手就擒了。這隻黃蜂正在吃蜜蜂的嗉袋裡儲藏的蜜,但是螳螂的雙鋸,在不經意中,竟然有力地夾在了它的身上。可是,就是在這種被俘虜的關鍵時刻,無論怎樣的驚嚇、恐怖和痛苦,竟然不能讓這隻貪吃的小動物停止繼續吸食蜜蜂體內的蜜汁。它依然在甜食著那芬香誘人的蜜汁。這真是太奇異了,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
其他的暫時沒找到就這些將就著看吧!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