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亦有所思
-
2 # 張睢陽齒
第一、玄宗時候實行過質子制度
安史之亂爆發時,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就在京城,擔任太僕卿(三品高官,負責全國馬政),唐玄宗還把宗世女封為榮義郡主,並嫁給了安慶宗。玄宗對安祿山可謂是恩威並施了。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就殺了安慶宗,賜郡主自盡。
第二、質子制度只不過是心理安慰
藩鎮大將妻妾眾多,你殺一個兒子他能再生十個,根本無關緊要。為了贏得政治鬥爭勝利,父子、兄弟、叔伯、子侄都能親手殺死,更遑論捨棄一個不受寵愛的質子。
第三、造成藩鎮割據的罪魁禍首是唐朝皇帝姑息養奸
史書記載,758年平盧節度使王玄志薨,唐肅宗並未立即委任新任節度使;而是派宦官前往平盧軍中,觀察軍內想立誰為節度使,就直接委任。此事標誌著節度使廢立權力開始由中央轉移到了藩鎮。
而唐代宗平定安史之亂後,對投降的叛軍將領(李懷仙、田承嗣、李寶臣等)並未趕盡殺絕,而是一味姑息,反而委任他們做幽州、魏博、承德三鎮節度使,形成了後來的“河朔三鎮”。此後河朔三鎮逐漸成了地方割據勢力,中央政府再也難以控制,此乃“藩鎮之患”的肇始。
-
3 # 南朝居士
質子這個沒有半毛錢作用,圖個心理安慰罷了。
郭威想造反了,他的全家都在開封的皇帝手裡,他還是造反了,所以他的全家都上了斷頭臺,包括嬰兒,
馬超想造反了,他全家二百多口都在曹操手裡,他還是造反了,曹操一看,“見過牛人,沒見過這牛的人,你不當回事,那我更不當回事了”,於是把他全家殺光了,
項羽把劉邦全家綁了,準備挨個殺了,劉邦就是不投降,
袁紹、袁術的親人全在董卓手裡,袁紹、袁術依然堅定不移的要率眾討伐董卓。
劉備走到哪裡,老婆就換到哪裡,方正從不缺老婆,
亂世中想打天下,都是豁出全家的命了,沒有這點魄力,能成什麼大事?安祿山全家在長安,安祿山就不造反了?
要對付手握重兵的藩鎮,不是靠質子就能解決的,因為質子對於他們,那跟外人沒什麼區別,老婆可以再找,兒子可以再生,你的兒子是兒子,別人的兒子就不是兒子了?
還有一個問題,唐朝的藩鎮跟軍閥不一樣,軍閥是那一地區那個大佬一人說了算了,比如曹操、劉表、孫權,他們家可以世襲權力,但是藩鎮不一樣,藩鎮可以“下克上”的,就是手下將領把節度使砍翻了,自己作節度使,“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
比如著名的《節婦吟》,張籍寫給李師道的,李師道就是節度使,被自己手下劉悟砍翻了,
這樣你把誰的兒子去做人質呢?節度使?有什麼用呢?節度使的命都不值錢,他兒子誰當回事?手下將領的兒子?哪個將領呢?
藩鎮不是唐朝滅亡的原因,唐朝安史之亂後,看起來皇權衰弱,但實際上是漢末以來皇權最盛的時候,皇權很穩定,
宋人評價了唐朝後期藩鎮的雙重作用。尹源指出“世言唐所以亡,由諸侯之強,此未極於理。 夫弱唐者,諸侯也。 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蓋唐之亂,非藩鎮無以平之,而亦藩鎮有以亂之。 其初跋扈陸梁者, 必得藩鎮而後可以戡定其禍亂,而其後戡定禍亂者,亦足以稱禍而致亂。故其所以去唐之亂者,藩鎮也;而所以致唐之亂者,亦藩鎮也。”
唐朝之所以可以撐一百五十年,就是跟春秋戰國一樣,雖然年年征戰,但沒有哪個藩鎮大到消滅其他所有藩鎮,
-
4 # 關東俠客
唐玄宗時期為鞏固遼闊的疆域在邊境重要地方實行節度使制度,在前期實行質子制度,在軍事財政經濟上加以控制,還實行監軍制度能夠對地方節度使加以控制管理。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處於風雨漂搖之中,皇室衰微宦官專權對地方控制力大大降低,質子制度逐漸喪失。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12一755年),唐玄宗在沿邊地區設定安西,河西,河東,平盧,范陽,朔方,平盧,劍南,嶺南,隴右,北庭等幾大節度使。為搞權力制衡,唐玄宗實行質子制度,讓節度使的親人(兒子,父親或叔伯)到中央任官職,以便制約節度使的權力。安使之亂後,這些節度使招募軍隊平叛逐漸成為服從節度使的私人武裝,後來逐步控制地方財政軍事權力形成強大的軍事集團。唐朝後期宦官專權,有時皇帝廢立由宦官掌握沒有什麼權力,更沒有能力控制地方。節度使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節度使死了由兒子或部將接替中央無力干涉,只是象徵性任命一下。唐朝安史之亂後還能維持150多年,主要是唐朝中央政府的合法性沒變,更象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實則地方藩鎮武裝割據。五代十國時期的國家都源於唐朝的地方節度使。
回覆列表
因為來不及了!
若是藩鎮初期,設定此項制度,朝廷下旨要求將帥家人留居京師,倒也未為不可。但是安史之亂之後,再行此事,相當於明顯地告訴那些地方豪強,朝廷不信任你們!
君臣離心——這就會形成一個非常惡性的迴圈!
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朝廷並不能把這些節度使怎麼樣!無力控制,更無力消除。實行質子行為,反而讓朝廷更加背動!
一個兒子而已,再生就是了!
何況若不是嫡長子,質了也沒用,反而還有好吃好喝地招待。質子不是罪犯,是有人身自由的,明成祖朱棣的兒子不就逃出京城了麼?
如果我想造反,把兒子的母親殺了,於情於理,這個在京城的兒子得回來盡孝吧?大不了我再派另一個兒子臨時替換一下。
如果我想造反,派親信把兒子接出來,搶出來,騙出來,無非是花些銀子打通關節而已。
如果我心存異心,多生幾個兒子,這質不質子的又能如何?異人當年做為質子不也是混得極慘麼?
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有敢力量向節度使叫板,這是質子產生作用的前提!所以曹操敢殺馬氏一家。
本來就離心離德,皇帝再殺我兒子,這不是逼著人家高舉“清君側”的大旗,兵髮長安麼?
最扯淡的是什麼
不是隻有一個節度使,是將近十個!這就像當年的周王室一樣,諸王都比周王要猛,做為周王,狠不得天天祈禱這些諸侯都消逼一些。
因此,時間不允許!
質子策略的成功是需要前提的,而這個前提在唐朝後期並不具備,真實的情況下,節度使未必想反,因為實際上自己已經和皇帝沒有什麼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