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夫舟
-
2 # 鐵馬冰河戍輪臺
在100多年前的清末,中國掀起一股留學浪潮。當時數萬人出國留學,大多數華人都選擇留學日本,並湧現出大批傑出人物。
華人會選擇日本,主要原因是希望瞭解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國,為什麼變得進步強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留學費用便宜。便宜就是王道。
甲午戰爭後,華人去日本非常簡單,因為不需要簽證。兩國距離近,船費也就便宜,從天津或上海出發,到長崎最便宜的三等艙才6銀元。
看到中國年輕人熱衷於留學日本,清朝一個叫端方的大臣,就向朝廷建議公派一些學生到歐美留學。他警告說像現在這樣目光短淺,顧惜資費,必然導致“習於近變,繼往無人”。於是清政府開始每年資助一批學生,到歐美強國留學。
畢竟公派的是少數,大多數自費留學生還是選擇了費用便宜的日本。很多人打定主意是混一個文憑,去那裡混不是混呢,何不選個划算的。
日本當時最著名的私立大學早稻田大學,為華人設立“清國留學生部”。其中學費最貴的大學高等預科,1905年每年學費17兩銀子。而歐美留學每個月學費20兩。在這樣的對比下,做出選擇簡直都是不用思考的問題。
更重要留學結束後,前程光明,與公派歐美的留學生一樣參加考試。像五四運動的三大國賊之陸宗輿,就是早稻田大學自費留學生,回國考試得了第二名,馬上被授予舉人。再後來中國又興起女學生留學,到日本則繼續成為最多的選擇。
清末留學日本並不是最早的,但是卻是人數最多的,並且涉及面最廣,對近代中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次留學熱潮,對清末的留學生來說,包含了從學問到生活習慣等中國領域的海外體驗。回顧清末以來的中國近代留學歷史,引導清末留學日本熱潮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
1.清政府的駐日公使館清政府駐日公使館早在19世紀80年代,就開始有組織的在國內招募合適留學的年輕人,把他們派到公使館內設立的東文學堂學習。這批人前往日本的學習時間更早,學成後活躍於當時中日兩國外交界,為清政府對日外交活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1896年的首批留學生甲午戰爭前後,兩國的關係陷入中斷狀態。之後,雙方恢復關係,駐日公使者裕庚接受了日本文部省大臣西園寺的建議,決定派遣學生到日本接受學校。這群留學生剛開始是13人,緊接4人回國,加上增補進來的呂烈煌,最終是10個人。這批學生便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首批留學生,由此揭開了中國近代留日運動的序幕。
3.嘉納治五郎清末的時候,我們知道當時的日本也和中國一樣,積極的向歐美學習。因此,日本人看到中國留學生前來留學時非常出乎意料。不過,當時受到委託的嘉納治五郎並沒有拒絕,在條件不完備的情況下,開始對首批中國近代留日學生的教育。經過他的3年的不斷努力,這批學生終於正式畢業。
不過,這10位留學生中一共有7位留學生順利畢業。同時,這批留日學生的教育得到廣泛認可,並受到清政府的高度評價。這七個人後來大多數都身居高位,唐寶鍔、戢翼舉、胡宗瀛等三人甚至被清政府授予進士及第。嘉納治五郎還受到光緒帝的親自召見,獲賜二等三級雙龍寶星勳章。正式首批學生的優異成績,以此為契機,清政府獎勵赴日留學,大批國內青年前往日本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