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久後遇到你

    感謝邀請 1、當東林黨登上政治核心舞臺時,也是國家連年戰亂,國庫匱乏之時,它不但不以國家利益為重,反而勾結商人,反對徵收商業稅,加大徵收農業稅的力度,導致老百姓怨聲載道,進而引發農民起義2、知識分子應有的氣節在倫喪,闖王來投闖王,清軍來投清,而不是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

  • 2 # 武備鋒芒

    明朝的東林黨,表面上看是一群道德君子,但發揮的實際作用極為有限。歷史其實並沒有怎麼記載他們誤國誤民,畢竟筆桿子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只不過是他們當政之後,這個國家沒有越來越好,反而敗落的更加迅速。這和明朝末年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有不可分割的聯絡。先看國際環境,東北的清庭已經尾大不掉,蒙古也是虎視眈眈。北韓這個附屬國也已經降了清。海量的軍費讓明庭極為困難。而國內又是連年遭災,各種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而這個時候東林黨的表現堪稱拙劣。

    有能力的將領得不到重用,其內部也是紛爭不斷,打仗不行整人倒是一套一套的。如袁崇煥殺毛文龍;盧象升被人活活逼死;孫傳庭一直在大牢之中。而且國內的農民軍日益強大,已經到了無法剿滅的地步。

    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這些東林黨人,口口聲聲說為國為民。但撈錢置地這種事情也各個奮勇當先。屢次給老百姓加賦稅,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反了。而那些商稅卻是一直保持極低的稅率。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東林黨代表的便是大商人大地主階級,說白了就是官商勾結嚴重。這樣一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亡國。說他們誤國誤民也無可厚非。

  • 3 # 天有道人無道932

    一個朝代的滅亡,有內因也有外因,而明朝作為中國古代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的朝代,其滅亡影響深遠。明末時期,軍事經濟實力遠遠強於後金(即滿清),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打戰就是打經濟,明朝也絕不會亡,可是歷史就是這麼的喜劇。東林黨的執政就是明朝滅亡的間接因素,為何說東林黨是誤國誤民呢。

    (東林訓言)

    一,東林黨執政,控制輿論:

    東林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南大地主階級的利益。“閹黨”魏忠賢未被罷黜前,一直是輕農民稅賦而重工商業者稅收。而這“閹黨”一亡,東林黨大勝,便廢除此種稅收政策,減免工商業稅收,加重農業稅賦。本來士大夫及大地主階級就擁有巨量的社會財富,又不用交稅,這就直接導致了社會矛盾的加劇,所以明末各地農民起義增多,朝廷為鎮壓農民起義又加重其他地方的農業稅收以充國庫作為軍餉,導致社會更加動亂。稅收的減少也極大的影響了邊關對後金作戰將士的軍餉發放和士氣,也為後金的入關做好了“鋪墊”。

    (東林開始之地)

    二,東林黨執掌軍事:

    東林黨人為了個人及小團體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在社會動盪之時仍然搞黨系之爭。文不知兵確有極力限制武將權力,這樣不僅僅是削弱了明朝軍隊的軍事實力,更是給予了後金迅速崛起的時間。最終後金入關,崇禎吊死煤山。

    故,一國之亡,不僅僅是君臣之過,在於決策的正確與否以及能否順利執行,而東林黨人作為執掌國家決策及執行人,顯然沒有做到,他們罔顧國家名族大義,反而大部分人後來投降後金,一個國家的精英階層反而成了國家滅亡的元兇,實在是悲哀啊!

  • 4 # 白雲之語摺紙大全

    說東林黨之前我們不得不說到一個大人物,那就是魏忠賢。魏忠賢是一個宦官,天啟年間受到明熹宗朱由校的重用,由於明熹宗是一個木匠天才,對朝政不感興趣,一天到晚在宮裡拿著工具敲敲打打做工藝品,把朝政全盤託付給魏忠賢。

    魏忠賢與客氏勾結,趁機在朝廷裡培養自己的黨羽,對自己意見相左的政敵進行殘酷的鎮壓和殺害,可以說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因此朝廷沒有不畏懼魏忠賢的,人稱九千歲。魏忠賢的做法引起東林黨們的反對,東林黨人士楊漣上書羅列了24條罪狀彈劾魏忠賢,反而被罷官,從此東林黨對魏忠賢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魏忠賢在朝中勢利越來越大,一手遮天。

    雖然魏忠賢權勢很大在朝中專權橫斷,但魏忠賢實行了一條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就是徵收工商稅。為什麼要徵收工商稅呢,因為前方打仗而國庫已經空虛,徵收工商稅的過程中魏忠賢雖然貪了一小部分,但國庫慢慢充盈起來。魏忠賢對邊關戰事也比較重視,能夠積極應對,不給滿清入關任何機會,對於前方的將士魏忠賢能夠論功行賞。天啟後期關外局勢已經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說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是有一定道理的。

    崇禎皇帝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賜死魏忠賢。魏忠賢死後崇禎重用東林黨人士,誰知道東林黨都是一群只會喊口號不會辦事的廢物。他們廢除了工商稅重新收農業稅,導致本身已經在生死線上掙扎的農民放棄了一線希望,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局面失去了控制。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就是在那時候起來的,而魏忠賢在位時國內還是比較安定的。東林黨人非但沒有拯救大明王朝,卻間接的成了大明王朝覆滅的推手。

    闖王入京後東林黨倒向了闖王,等清軍入關後東林黨又投降了清軍。所以說東林黨誤國誤民一點都不為過。

  • 5 # 香茗史館

    其實明末的東林黨除了大搞黨爭之外,真正的誤國誤民體現在假公濟私上,也就是在稅收方面的一系列措施,不但嚴重加劇了明末朝廷的財政赤字,廢除稅監之後更是導致朝廷官員貪汙情況加劇,而西北農民起義一定程度上也源於東林黨的所謂“節流”。

    東林黨對明朝稅收的影響

    縱觀整個明朝,由於朝廷制度的原因,可以說是嚴重的重農抑商,這也造成了明朝的財政主要以農業稅為主。隆慶四年(1570)年左右,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為3078萬兩,而其中農業稅佔比高達81%,工商雜稅只佔總收入的12%。萬曆年間,張居正改革稅制,開始逐漸加重工商稅的徵收,然而由於東林黨人的干涉,工商稅先後三次被廢。

    1、張居正去世:工商稅一次被廢。萬曆初年,張居正主持改革,而稅收方面的改革重點,就是加大了工商稅的徵收。這極大的觸動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團,這種情況下,東林黨開始形成。張居正死後,東林黨人開始對其進行清算,張居正一派官員遭到嚴重打壓,清算完畢後東林黨人立即廢除了張居正的稅收制度。

    2、萬曆皇帝去世:工商稅二次被廢。張居正稅收制度被廢除後,萬曆皇帝明顯感覺到了國庫的緊張,因此仍然想方設法的從江南征收賦稅,但由於遭到掌管外庫的戶部阻撓,萬曆只能將徵收工商稅的人物交給內庫。這便是所謂的萬曆皇帝貪財之謎,而實際上,萬曆三大徵所用的錢,大部分是由內庫的工商稅進行支撐的。而在紅丸案、移宮案之後,東林黨開始在在萬曆死後再次把持朝政,掌權後的他們立即逼迫泰昌廢除了各地工商稅收,再次導致國庫開始吃緊。

    3、魏忠賢去世:工商稅三次被廢。由於當時遼東戰事吃緊,空虛的國庫根本無法應對巨大的軍費開支,於是魏忠賢出現了,他再次開整工商稅,使得國庫又開始充足起來。然而好景不長,天啟皇帝死後,在崇禎皇帝支援下魏忠賢迅速倒臺,東林黨再次掌權。於是工商稅再次被廢,至於遼東戰事吃緊,則是怎麼省錢怎麼搞,再加上將領的層層盤剝,導致遼東缺餉愈演愈烈,甚至激起兵變,而東林黨則將責任全部推到了遼東軍官身上,指責其貪汙軍餉、指揮不當。

    東林黨撤銷監察機構,官員貪汙現象加劇

    天啟皇帝駕崩後,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迅速倒臺。至天啟七年(1627年)十二月,閹黨基本被清算一空,於是崇禎帝組建了一個全新的,以東林黨為首的內閣。

    東林黨人認為東廠等特務機構對官員的監察,就是對他們道德操守的嚴重懷疑,是對善於“修身”的讀書人的一種侮辱,於是在這個全新內閣的建議下,崇禎撤銷了東廠這個最大的監察機構。緊接著,東林的“君子們”再次向皇帝建議,應該撤銷分派往各地的其他監察機構和監察太監,例如各省的河道太監、茶稅太監等。

    我們以河道衙門為例:早在嘉靖皇帝時期,由於當時洪水氾濫,嘉靖皇帝懷疑河道官員貪墨治河工款,於是派遣太監監督河工,這種監察讓各地官員“深惡痛絕”,於是隆慶時期便被廢除。而在萬曆皇帝親政後,他不但重新派遣太監監督各地河工,甚至還予以了加強,要求各地河工款項一律要交由太監過目,甚至規定,一旦出現洪水,則立即處死監督太監。這個做法極大的“激發”了監督太監的工作熱情,這再次遭至了東林官員的憎恨,於是天啟朝後河道太監再次被廢。直到魏忠賢掌權之後,河道監察太監製度才再次恢復,不過隨著魏忠賢閹黨的失勢,這項制度再次被廢。

    河道監察太監的被廢,直接導致從天啟元年開始到天啟六年魏忠賢掌權之前,全國上下河道修繕基本荒廢。而在崇禎撤回河道監督太監開始到李自成攻破京城為止,十七年間河道的修繕再次被荒廢。

    明末農民起義同樣與東林黨人有脫不開的干係

    明朝滅亡,除了遼東與後金的戰局不利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末天下各處的農民起義,而農民起義的全面爆發,同樣與東林黨人密切相關。

    1、工商稅的減少導致西北農業稅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明末時期,南北發展差異巨大,北方依舊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而南方的工商業則極為發達。而由於進入崇禎年間工商稅再次被廢除,且各地稅監被撤回後,導致朝廷茶稅、礦稅、海關稅等稅收急劇減少,例如到崇禎十年(1637年),僅浙江一省的茶稅就從萬曆、天啟年間的二十萬兩降到了每年十二兩白銀。明末由於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天災不斷,再加上遼東戰事緊張,朝廷處處要用錢,導致國庫極為緊張。於是朝廷支出的重擔就壓在了農民身上,農業稅從張居正時期的二百萬兩,一直攀升到崇禎十二年的兩千三百萬兩,這還是在各地大災小災不斷的情況下,這導致北方百姓尤其是西北百姓苦不堪言,簡直到了賣子賣女也交不起稅的地步,百姓活不下去,豈能不造反。

    2、不見“開源”,只見“節流”,基層小吏苦不堪言。解決朝廷財政困境,通常採取以“開源”增加收入,以“節流”則是節省開支兩種方法。然而到了崇禎朝之後,東林黨人不僅沒有“開源”,還把原來“開源”的各種稅收搞沒了。於是,兩策變成了一策,朝廷只能透過節省開支來維持運轉,然而即使“節流”,東林黨人也不願觸及自己的利益。在東林黨人的主持下,“節流”被加在了基層小吏身上,例如驛站制度的改革,精簡驛站支出。於是原本為銀川驛站驛卒的李自成就這樣被裁撤掉了,欠下錢財的他丟了工作,無奈之下殺死了債主舉人艾詔和與他人通姦的妻子韓金兒,和侄子李過一起投軍,又因為官兵剋扣軍餉,最終走上了造反之路。

  • 6 # 海天玄宇

    我們定性:明末東林黨人當政,直接和間接的導致了明朝滅亡和清朝入主中原。

    首先談談東林黨的形成和因由。

    我們知道歷史原因造就了南方士子科舉更優秀,尤其是江浙地區。東林黨人個鬆散的政治團體,是以讀書人尤其是江浙地區計程車子構成。明末的東林黨人主張反對宦官參政,並且崇尚實幹,標榜氣節,開放言路,反對礦稅。它緣起於明朝末年,朝廷昏暗,宦官亂權。無錫人顧憲成仗義執言,引起了皇帝的反感,將其罷黜回原籍。顧憲成回到家鄉之後,開始了自己的講學生涯,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修復了東林書院,並舉辦了"東林大會",制定《東林條約》,開始了有組織的政治活動。我們不否認東林黨人最開始的時候本是“清流”,做過一些實事,有一些正確主張。被後來的皇帝寵信用來對抗宦官集團。逐步演變成了黨爭。而隨著這個鬆散聯盟影響力的擴大,各種人員的加入,卻慢慢淪為了大地主、大商人集團的利益代表。它經歷神宗萬曆、熹宗天啟和思宗崇禎三朝,明朝的鍋它必須背。有它非常大的份。

    明朝很多案件都透露著東林黨人的身影,東林黨與對立各派之爭,圍繞著是否擁立朱常洛為皇太子這條主線,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中激烈爭鬥,其間,雙方都利用京察制度作為打擊對方的手段。我們以紅丸案跟大家講講。

    紅丸案

    萬曆帝去世之後,朱常洛繼位,他對太醫完全不信,偏偏相信民間的"仙方",還讓內閣去搜羅各種仙丹來服用。有個大臣就獻了兩粒紅丸,朱常洛吃完第二天就死了,只當了一個月的皇帝。皇帝死後,大臣紛紛要求徹查此事,東林黨人就藉機來剷除異己。他們對平時政見不一的大臣進行彈劾,借紅丸之名行黨爭之實。這場餘波不息,一直爭鬥到了南明時期。說到底,東林黨就是一群有共同利益的人聚集起來的小團體,跟閹黨或者其他黨派並沒有本質不同。

    清兵入關

    東林黨人身上確實有很多優點,但是也存在著許多缺點,並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主要是他們有讀書人的迂腐和不切實際。在他們看來,任何事情只有黑白兩色,沒有中間地帶,所以做事不會周旋。本來明朝和滿清可以簽訂和約,和平共處,就是因為東林黨人太固執,堅決不同意和談,最後被滿清和農民軍兩邊夾擊,導致了亡國。他們不分時機和場合,不懂得民間疾苦,主張都是包庇大地主和大商人集團,對民間疾苦不聞不問,明末的幾次災荒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採用強壓手段,橫徵暴斂普通百姓,使得各地紛紛興起農民起義,讓明王朝兩面受敵,既要應付起義又要應付滿清入侵,最後被滅亡。同時他們又只會空談,沒有實際的務實能力,不能很好的處理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愛惜自己的羽毛,對外不妥協,對內嚴酷鎮壓,不同意皇帝遷都。

    袁崇煥

    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假如沒有東林黨的上臺,那麼魏忠賢沒有被東林黨人扳倒,李自成就根本不會起義,礦稅得收,地稅得收,那明朝依然有錢有糧,遼東就依然可以戰鬥下去,滿清很可能會被拖死,畢竟人少經濟落後,不能有一次失敗。軍事上任用熊廷弼、洪承疇、孫傳庭、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陳奇瑜、曹文詔、吳三桂、祖大壽等等。也不至於出現東林黨上臺之後,崇尚清談,對於軍事完全是門外漢,做出的一些重大戰略都出現了嚴重的錯誤,才導致袁崇煥關外的潰敗。而最最可笑和諷刺的是在明朝滅亡之後,這些東林黨頭髮剃掉,搖身一變成為了清朝的中流砥柱,讓人不勝唏噓。天子是死國門了,而這些所謂的清流卻只顧自家菜園子,不顧國家,不顧天子,不顧百姓的死活。被李自成拷打也是罪有應得。明朝滅亡、滿清入關他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全部責任由他們來承擔就過了。

    我們知道古代封建朝代的換代自有它的內在規律,不過三百年,一般都是由於統治集團尤其是國姓集團的泛濫、統治階級的貪汙腐敗、天災人禍等等導致民力無論如何也供養不了,從而導致了反抗,最終消滅當朝的統治者,成立新的統治者,以達到新的平衡。如此迴圈。明朝建立已經276年,朱姓國姓子弟據說有百萬之眾,並且還在繼續瘋狂繁殖,而且不納糧稅,佔據良田美宅,侵蝕百姓的生存空間。而官吏如東林黨人,也只顧著小集團的利益,反礦稅、地稅,鬧黨爭。百姓沒有活路,包括地層公務員也沒有了活路才反叛。譬如李自成、張獻忠等等。 所以說明的滅亡是諸多合力的結果。東林黨人責任重大,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說它誤國誤民沒有什麼不可的。畢竟滿清入主中原,對漢民族是一次浩劫。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兩百年後滿漢一家,是另個發展的程序,但這些民族融合的結果,並不能掩蓋最初的侵略本質。

  • 7 # 幾葦渡當年

    東林黨的故事像不像一部童話史,明朝末年,一邊是憂國憂民的東林黨人,一邊是禍國殃民的閹黨。東林黨人為了帝國和人民,與閹黨鬥智鬥勇的童話故事。

    像影響張居正的改革,那是什麼鐵證?張居正的改革影響確實很大也很有用,可改革被顛覆怎麼就成了東林黨的鍋了?

    東林黨作為一個從民間講學開始影響帝國的團體,靠什麼發家的?

    靠罵,靠非議,罵朝廷越狠,名聲越大。簡言之,東林黨靠的就是輿論。

    誰控制輿論最厲害,當然是朝廷。越是開明的朝廷,越不會容忍東林黨人這樣的存在。反而是一片祥和歌頌河山的樣子,越有可能隱藏著汙垢。

    而說東林黨誤國誤民也不對啊,東林黨人還是有很多人以死報國的啊,不能因為個別的投降派就全面否定整個團體嘛。

    下面開始劃重點了(敲黑板)

    我們不能簡單的分析東林黨,而應該具體分析某個人,分析東林黨是沒有意義的。

    第一,東林黨不是一個固定的群體。第二,沒有鮮明的組織性。第三,沒有獨立的理念主張。說人話就是人員不固定,沒啥強硬領袖,還沒有啥主張(如果不把罵人算上的話)。

    說個題外話,很多大家也和東林黨有密切關係,所以其實挺喜歡那個講學的東林書院,還特意去了一趟。

  • 8 # 陽城導航

    為什麼說東林黨禍國殃民?

    廣義上的東林黨是指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的知識分子群體,當時叫士大夫,無論在朝在野,他們都同聲一氣,相互呼應,是工商業階層的代表。

    東林黨在江南市民反對萬曆稅使礦監的鬥爭中形成,魏忠賢當權時期壯大,崇禎皇帝當政時大展身手。

    很可惜,他們沒有抓住歷史賦予的機會,昏招頻出,最後與大明王朝同歸於盡。

    據我所知,他們給崇禎出了一招,叫三餉:遼餉,剿餉與練餉。在歷史上,大明王朝的稅負是最低的,而工商業稅收更低,但這個階層最有錢,最富裕。而國家執行需要錢,特別是與後金作戰更需要錢。怎麼辦?東林黨出主意,開徵遼餉!向誰徵稅?農民!在當時北方大旱,災害嚴重,官府催逼甚緊,於是李自成揭竿而起,反抗徵稅。因為平息叛亂,又要花錢,結果東林黨又出主意,建議徵收剿餉與練餉!結果把剩下的農民也逼反了,結果中原大地烽火四起,大明王朝岌岌可危。

    偷雞不成反失三把米。崇禎帝應付越來越大的戰爭,更需要錢。怎麼辦?向富商,官僚募捐吧!可這些東林黨,一個比一個哭窮,鬧得崇禎也沒辦法。整個崇禎朝,沒錢一直是個大問題,而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而錢都到哪裡去了,被東林黨及其所代表的集團把持著。結果,崇禎上吊後,李自成打進北京,從這些東林黨家裡敲出了幾千萬。

    按說東林黨也不是純心使壞,禍國殃民。東林書院門上寫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亡之後,滿清進軍江南,這些讀書人又奮起反抗,表現得比職業軍人更勇敢,更悲壯,寫出了可歌可哭的一幕。大明王朝最後的慘烈,就是由他們上演。那麼他們為什麼在關鍵時刻昏招頻出?

    這就是他們的歷史侷限性所致!

    笫一、從明太祖時期,就規定了低賦稅,以降低人民負擔。工商稅更低。但是隨著社會轉型,國家越來越需要錢,怎麼辦?國家就把負擔轉嫁到農民身上。而當時工商業者最富有,少徵稅,農民沒錢,還得負擔國家稅收。結果出問題了。作為當時智力最發達的知識分子,不但沒有順應形勢,改革稅收政策,而且出主意徵收三餉,結果把崇禎直接推進火坑。

    第二、中國知識分子的自私。按說,家國一體,先有國,後有家,等國家有事的時候,知識分子應拋棄個人利益,為國家安危傾囊相助。將更多的個人資金轉化為國家資本,統一使用。幫助國家辦大事。

    事實上,同時期的歐洲國家就實現了。如英國、荷蘭,不但理順了國家與個人之間的稅收權利與義務,而且發明了國債制度,建立了股份公司,幫助私人資本進入公共領域,集中全社會的力量辦大事。

    結果歐洲是越打仗越富裕,中國是越打仗越沒錢,最後還讓崇禎亡了國。

    不能妥善處理國家、民族與個人的關係,不能不說是東林黨人的歷史侷限性。

    現在,網上存在許多貼標籤的人,一提到誰壞,就會來一句:歷史罪人,禍國殃民,惡魔暴君,封建專制等,然後沒有了下文。

    對於東林黨我們應實事求是地分析其中的歷史教訓:

    明朝發展到十七世紀,商品經濟高度發達,資本主義已經生根發芽,無論是國家財政,還是商業集團,或個人家庭,都需要錢,時代需要改革財政,採取類似於西方社會那樣的財稅制度與市場融資辦法,同時需要重新調整國家與個人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且,時光進入十七世紀,當國家面臨外族入侵這樣一個很好的壓力催化條件時,是很好的變革時機。可惜東林黨人錯過去了。

    當社會再次需要變革國家財稅政策,調整社會稅負比例時,已經是1949年以後了。

    中間的三百多年,全被屈辱,捱打,壓迫與反抗佔據了。

  • 9 # 吃飯不刷碗1

    明朝的科舉制度要優與前面歷朝歷代,明朝的考生只要中舉就可接受政府的任命從事公務員的工作,其舉人的資格屬終身制。除此外,明朝的取士範圍被擴大了,包括工商業者及其子弟都可以參與,這就使政府機構可以真正的發出各階層利益代言人的聲音,從而在行政方面影響各方面的政策制度。

    在宋時,皇帝可以透過恩蔭制來改變權力的分配,從而真正做到集權。明朝所實施的科舉制度則改變了這一情況,使所有官員從底層直到高層的所有升遷任免都按照固定的制度進行,這也讓皇帝只能在這種制度下被動的進行人事調整,基本上權力格局不是皇帝能夠任意更改的,這種情況尤其在明朝中後期體現的極為明顯,也因此,很多時候政府(文官集團)為迎合部分階層的短期利益而不得不犧牲國家的長遠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商業稅無論天啟、崇禎如何努力都無法撬動的原因——來自幾乎整個文官集團(後期的東林黨)的反抗!

    那麼所謂的東林黨如何形成的呢?這就涉及到一個不爭的事實,工商業階層進入政府部門的可能性要遠高於其他階層。這其中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這一階層的經濟層面有保障,相比真正的寒門士子,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書籍如珍本、孤本;優秀的蒙學教育等)來保證學習;二是工商業者更強烈的從政意願,以此獲得自身的代言人。

    另外,明中葉時,正德(或嘉靖)年間,政府曾頒佈過這樣一條法令:“……其居住年久,置立產業房屋鋪面者,責令附籍宛大二縣,一體當差”。由於這類現象當時已較為普及,商人的流動性已經在全國顯現,因此各地紛紛效仿,由此很多工商業者就可以佔用當地的名額等參與考試。長此以往,政府的權力逐漸向資產階級傾斜,那些出身自商賈之家的官員也確實為資產階級引導輿論、改善環境,不遺餘力的為自身階層效力。

    之所以如此說明“官商體系”,這其中舉例幾位較有典型的官員:王世貞,其祖父“元美席有先業,家亦鉅萬。”“一年子錢三十萬,尚不若往年也。”他的家族就是從事當鋪行業的;徐階,官肆(相當於銀行);嚴嵩,在南昌開有鋪店二十八間……。正是因為諸多官員之間的共同利益才促使後期江南文官逐步形成“同盟”,最終以東林黨的形式影響國策。

    崇禎時商稅的改革阻力已經越來越大,不單是文官集團的阻撓,即使基層也不斷抵制,尤其是加派的“三餉”,更是在復社張溥的指示下,由周延儒上疏,最終崇禎只好接受,罷免了“三餉”,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中詳細描述了崇禎時的財政狀況,也直接證明了東林復社那批人的昏聵,導致了明朝的財政崩潰。

    最後要說明一點,東林黨確實誤國,但朱元璋時期的一些制度也存在很多漏洞,加上朱棣之後的繼任帝王缺少膽識魄力,這些都對明朝的走向埋下了禍患。經濟的繁榮、文化的普及、資訊的傳播、人民的自主意識等都會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而一個王朝的興亡,絕不是一件個人或簡單的幾件事就能夠左右的。

  • 10 # 無藏南即951W

    雖然東林黨教條咬死理,但是崇禎並沒有大權旁落,崇禎有絕對話語權,他想殺誰就殺誰。把責任推到東林黨身上沒有任何道理。完全是崇禎沒有擔當,不肯承擔責任造成的。比如南下他自己完全可以拍板,他卻讓大臣去討論決定,大臣們知道,誰出主意南下誰必死無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能想象百年以後的生活是什麼場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