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飛熊騎士

    項羽攻打齊國的時候和韓信攻下齊國的時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局勢,項羽不但攻打不下齊國,反而陷入齊國戰爭泥潭,根本原因就是項羽的“霸王分封”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人心不服,天下再起爭鋒。

    項羽攻齊。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

    戰國時期,楚,趙,齊都擁有各自獨立和強大的文化,秦末也是這幾個地方反抗秦朝最為猛烈,這裡面有文化上的衝突。秦末,齊國反抗主力一直是田儋家族兄弟為領袖,田儋戰死,項羽分封,把齊國一分為三,都封了王,但是沒有田儋的從弟田榮的份。於是田榮趕殺這三個王,自立齊王,由此可見田儋家族才是影響齊地的關鍵力量,這點項羽沒看明白。

    項羽於是帶兵平定齊地,打敗田榮,田榮被平原民殺死,但是項羽還沒有解氣,燒燬房屋,坑殺降卒,激起齊華人的反抗,這是項羽犯了第二個錯了。於是,在隨後的“城陽之戰”,面對田榮之弟田橫和數萬不服楚霸王計程車兵,項羽不能取勝。

    劉韓治齊。

    劉邦攻打楚國,項羽無奈先放棄齊國,回去打“彭城之戰”。這時,田橫收復齊國大小邑,齊國又成了一個整體。雖然齊國擁有比較強“齊文化”,但是經過多年戰爭,百姓厭戰,實力上也非當年齊國,所以無法成為天下爭鋒的“中心”,這就是為什麼田橫要接納酈食其的勸降的根本原因。

    (漢“齊王”韓信)

    韓信背約攻下齊國,但是齊國卻沒有大規模的反叛,自然有“齊王”韓信鎮守齊國的功勞。當時,韓信要求當“假齊王”,原因就是齊人多狡詐等,雖然是為“假齊王”鋪墊,但是以齊國之大,文化之強,確實需要一個有名分的大將來鎮守。另外,漢軍徹底消滅了田氏齊軍的主力,對於在齊國擁有威望田橫,韓信卻沒有“趕盡殺絕”,但是田橫不自安,率領部下避居海島。

    (徐悲鴻油畫《田橫和五百壯士》)

    劉邦知道田橫是讓齊國安定的關鍵人物,於是千方百計拉攏田橫,甚至下達命令給衛尉酈商,不許給酈食其報仇。然而,田橫還是在路上自刎了。劉邦雖然沒有成功拉攏田橫和他的部下,但是態度正好和項羽相反,齊華人也不會因為田橫自殺,而起兵反抗了。

  • 2 # 譚小龍29

    項羽不是拿不下齊國,而是沒辦法守住齊國!在項羽的思維裡,依靠他的武力就沒有搞不定的!不服打,打到你服!問題也出在這裡,他出場當然大家也就不敢正面抗其鋒芒,他一走他下面的人完全沒有能力壓服舊諸侯的人,所以大家面對項羽都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項羽就一個人怎麼可能鎮壓所有地區!連彭越都沒打死!更何況齊國的田橫!所以項羽治下經常出現“項王走而復叛”的事!項羽的國家管理模式還停留在小封國的階段,再加上迷信自己武力,認為自己天命所歸,天下自安,自然悲劇了!

    韓信不一樣,韓信打下齊國,自己蹲那了!田橫被攆到海島上,龍且受項羽委派討伐齊國也被韓信打死了!誰還敢反!至於自封齊王,說實話,那是作!要嘛你就徹底自封齊王與劉邦爭奪天下;要嘛趕緊的多要點錢,表明自己苦慣了,等天下安定自己要回淮陰作個閒人;要嘛趕緊的把麾下的精銳組織一下,命人帶到滎陽幫劉邦;以韓信的水平再練一批也不是難事。更何況當時也沒人敢去搞他!所以有人說韓信是不作不死!而且已經作到不得不死,沒人敢救了!

  • 3 # 知未是也

    一是三分齊國引起田榮不滿。項羽攻下咸陽後,分封天下諸侯,自封西楚霸王,三分秦地和齊地,因田榮未救項梁而沒有封王,把齊地一闢三分,分別封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改封田時為膠東王,引起田榮不滿和反抗,田榮將三田趕的趕,殺的殺,統一齊地,爾後立為齊王,從此和項羽結下樑子,項羽也為自己在齊地問題上的失誤結下了仇人。

    二是在齊地燒殺搶掠激起了民憤。項羽因田榮造反前來攻打,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做,特別是多次坑殺投降士卒引起眾怒,雖然田榮被殺,但齊地軍民不願受降,相互聯合起來一致抗擊項羽兵馬,田榮弟弟田橫擁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樹起大旗,率領齊地軍民和項羽進行堅決鬥爭,使項羽完全陷入齊地既不能取勝,又不能脫身。

    三是劉邦攻打彭城把項羽逼到兩線作戰的境地,讓項羽最終沒有拿下齊國。

    韓信迅速打下齊國,並自封齊王,一是酈食其功不可沒。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得齊王放棄對韓信的戰鬥命令,二十萬齊國大軍放棄了抵禦韓信進攻的準備,齊國上下都已經準備投降漢軍,沒有一點對漢軍的戒備。

    二是韓信藉機對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齊國軍隊發起了猛烈進攻。韓信聽說齊國馬上要投降漢軍,也就放棄了對齊國攻打的打算,但被手下數問點醒,突然對放棄抵禦的齊國軍隊發起猛攻,並一路追到齊國國都臨淄,齊王被韓信的突然襲擊給打蒙,烹了酈食其後遂逃到項羽處求救,此時齊國已被韓信滅亡。

    項羽攻打齊國數年而不得齊地,完全是項羽心眼狹小,排擠田榮,導致對齊國政策嚴重失誤,逼反了田榮,加之剿滅田榮時,在齊地燒殺搶掠,激起民怨,引起齊國軍民同心抗擊項羽,所以項羽雖屢攻打齊國,而不能攻佔齊國。韓信之所以迅速能攻下齊國,在於酈食其的口,還在於齊國的信,更在於韓信的突然襲擊,三個原因成就了韓信很快拿下了齊國,並自封為齊王。謝謝!

  • 4 # 起起落落快樂

    是因為項羽只進攻而不求治齊,那注重的是打敗齊國的軍隊,卻不注重怎樣治理齊國,這樣來他班師過後,齊國的勢力就恢復了。而韓信即要打敗齊國軍隊又要在齊國駐兵也求治理齊國,況且齊國在項羽的打擊下,齊國的貴族的力量大大的削減,還有就是韓信要比項羽得人心

  • 5 # 劉一千五

    事情得從田榮與項梁的恩怨說起。

    陳勝點火在大澤鄉燒了起事。於是,天下受苦受難的個人,團體,平民,貴族都抬起頭來,找上一棍子,鋤頭反對秦二世的殘酷統治。秦二世再昏暗,也知道用武力鎮壓,他就派章邯去打周文,陳勝,又去打齊地田儋,田儋戰死,田榮就出來了。帶著殘兵敗將繼續打。章邯就把他困在東阿。項梁就去救他。第一仗,項梁打退了章邯,解了東阿之圍。田榮就回齊國去整治家亂,沒聽項梁的建議合兵對付我章邯。項梁再次打敗章。邯得到增兵後乘夜包抄驕傲的項梁,並殺了項梁。項羽大怒,把這筆帳記在田榮頭上。從此恨上田榮和齊地。

    項羽作主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分封帶有嚴重的個人情緒,表現出來就很失當,並埋下了他日後窮於奔命的禍根。

    劉邦本作關中王,因范增與項羽顧忌他,讓他作了漢中王;同樣有功勞於趙國的張耳陳餘,一個是常山王,一個是南皮侯;彭越沒跟著項羽入關,有功勞於梁地,但一根毛也沒分到;田榮不救項梁,讓項粱死於定陶之戰,雖然有功勞穩定了齊國,但還是沒個名號。所以,劉邦,陳餘,彭越,田榮首先造反。項羽開始了到處平亂的生涯。

    張良騙項羽說劉邦得了關中就不會出關了。結果,項羽前腳去齊國,劉邦後腳就出關。糾結了五十六萬人馬搶到彭城,置酒高會。而項羽正在齊地如火如荼地追擊田榮。不料劉邦奪了自己首府,這氣難消,只帶了三萬楚兵,連夜趕回,凌晨接戰,一天功夫,殺得劉邦的聯軍死傷殆盡,河水為之不流……

    這可不是項羽拿不下齊地,僅僅是劉邦抄了他後院,回來出氣,暫時放過了田榮,而田榮失敗後,被平原縣人所殺,他弟田橫立田榮兒子田廣為齊王,田橫自己作相國輔政。

    過了幾年,形勢大變,勢力轉換,劉邦強大起來了。他讓酈食其出使齊國,達成諒解,對付共同的敵人楚國,齊國深受項羽的"殘虐",恨得楚兵牙齒痛,就答應了漢王的要求,鑑定了漢齊兩國的和平協定。於是,齊國舉國同慶。不道韓信蓄謀己久,乘了齊人沉浸在鬆懈不設防之中,舉兵掃蕩,豈有不快之理。不久,韓信就掃滅了齊國。

    韓信這回揀了個大便宜,得感謝酈生的外交努力。

    所以,同樣是齊地,韓信成功了,就不能說項羽就成不了功。項羽被張良騙了,又.遇漢王進犯。形勢就不一樣,結果就當然不一樣。

  • 6 # 磨史作鏡

    個人覺得,不管有多少客觀條件的不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項羽的軍事才能和韓信比不在一個檔次上,韓信是不世出的帥才,而項羽的軍事才能只能算作一個還不錯的將才。

    可以把兩個人進行一下比較,比方說他們二人是同班同學,班裡開了三門課:軍事、體育(軍體)、政治,那麼韓信軍事得分恐怕要滿分,不信你看他的“成績單”:率軍出陳倉後,定三秦,降服諸侯,滅了趙勝了齊,差不多又重新統一了一次六國,直到後面垓下之戰打敗項羽這個西楚霸王。而項羽的軍事恐怕只能80分左右,雖然也打過一些漂亮仗,但總體上是戰役級別的,帶兵衝鋒是其長項,指揮大兵團作戰不如韓信。看看後世的評價也能看出來,一說誰能打仗,一般來說就是“孫吳再世、韓白復生”,孫子吳起韓信白起這四個人是一個檔次的,項羽排不上號。

    至於軍體,毫無疑問項羽要考100分,力拔山兮氣蓋世啊,儘管有吹牛成分,但不能否認項羽之勇猛啊,韓信七八十分吧。至於政治,顯然兩個人都不及格,下場也因此很慘,未得善終。這方面的高手是張良和蕭何,考慮到劉邦是皇帝,就不和他們一起比較了!

  • 7 # 如是史社

    項羽拿不下齊國,借項伯的一句話來總結,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不以天下為局來做事,殺伐過重,引起反抗。

    項羽破釜沉舟一戰後,成了諸侯首領。滅秦後,自封為西楚霸王,三分秦國和齊國,分封各路諸侯。封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改封田市為膠東王。田榮因為早前不救項梁沒有受到分封,趙將陳餘也因為不隨項羽入關沒有封王。劉邦被改封為漢王,被迫入蜀。

    田榮驅逐田都,殺了田安和田市,霸佔了整個齊國,自立為齊王。派彭越在梁地反叛,幫陳餘自立為代王,又迎大王趙歇為趙王。劉邦也趁亂回定三秦。項羽分封的天下頓時亂作一團。

    項羽大怒,發兵攻打田榮,田榮兵敗身死。項羽還不解恨,坑殺了田榮的降兵,所過之處,刀山火海,齊人群起反抗。田榮之弟田橫趁機收兵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齊國和項羽的戰事陷入膠著。後方劉邦帶兵攻入項羽都城彭城,項羽無奈回師。有說項羽根本就不想佔領齊地,照這個情況看,那是美化的一個說法,項羽根本就沒有徵服齊地。

    再說韓信伐齊,劉邦的確派人去勸降,齊國也放鬆了警戒。(之前寫過韓信攻打齊國害死酈食其是對是錯,可以翻看)韓信韓信乘機襲擊了齊駐守歷下的軍隊,一直打到臨淄。齊國進入了全國警戒,幾乎動用了所有力量抵禦韓信。齊王還求救於項羽,當時項羽西與劉邦對壘,東有彭越打游擊,齊國要是再被韓信所滅,他有三頭六臂也顧不過來。所以項羽派龍且帥軍與齊合兵一處對抗韓信,號稱二十萬大軍!

    龍且自打又立功心切,不納以守為攻之計,反而帥軍與韓信軍隔濰水東西對峙。韓信帥軍渡水被龍且迎擊,佯敗迴轉。龍且帥軍渡河追擊,誰知韓信早讓人用沙袋堵住濰河上游,龍且大軍沒過完河,韓信就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水淹龍且大軍。韓信揮軍猛烈截殺,殺死龍且。東岸齊楚聯軍見西岸軍被殲,四處逃散。韓信率軍急渡水追擊至城陽,楚兵皆被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韓信平齊。

    韓信能輕易打下齊國,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發動奇襲,攻其不備。其次,有個能打硬戰的龍且,以20萬兵力對5萬,輕視韓信,貪功冒進。再有,韓信有奇謀。而且下齊之後,對齊採取安撫之策,收兵40餘萬,齊成為漢軍重要的糧倉所在。

    韓信平齊後又上書劉邦請立代齊王,收管齊地。劉邦雖然惱怒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但為漢軍安穩故,立韓信為齊王。項羽曾建議韓信自立為王,三分天下,謀士蒯通亦有此諫。但韓信感念劉邦知遇之恩,又自恃功大,不聽。可嘆最後終死於猜忌之下。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 8 # 阿慶還是阿慶

    項羽攻打齊國,將反對自己分封方案的齊王給殺了,但是這個時候他也犯下了由於自己性格造成的嚴重錯誤:他把齊王手下計程車兵也都給坑殺了。這也造成了齊華人全都反對項羽,項羽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正好劉邦從秦地跑出來攻打他的老巢了,項羽無奈只好抽調自己的三萬精兵前去打劉邦,而項羽在齊國的攻勢從此陷於停頓。

    韓信攻打齊國,劉邦剛好帶領主力部隊和項羽隔河對峙。韓信一路從趙國攻打過去,對待民眾則安撫,對待諸侯王則攻伐。可以說民眾在經過常年戰爭後都思求安穩,正好為韓信所用。

    而韓信本身號稱那個時代最知兵的人,對於戰爭策略深有研究。齊王只是自己手下的部隊和韓信對抗,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援。雖然後來項羽派龍苴帶兵支援齊王,但是他們從思想上就不是韓信的對手。而且前期劉邦已經派人說服了齊王投降自己,韓信可以說是偷襲齊王主力成功。

  • 9 # 森林小草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不是項羽拿不下齊國,連劉邦,英布,彭越他們都懼怕項羽,每戰必敗,在當時如韓信孤軍遇項羽短期內不一定能戰勝項羽,何況田榮.,田橫他們。這些主要與項羽所制定的制度,策略和當時的形勢有關。首先他的分封天下諸侯是天下大亂,戰火重起的主要原因,二對叛亂的勢力不分輕重緩急,哪裡有叛亂項羽就率兵到哪裡平叛,不把哪些叛亂勢力徹底乾淨地消滅,當西線劉邦在大鬧天宮時,項羽就丟下齊國的叛亂去打劉邦,結果齊國又成了星星之火,遍地燎燃,牽制項羽的後方。項羽就被動成了救火隊,部隊被他肥的拖成瘦的,好人拖成了病人。到頭來齊國的叛亂沒有成功地平息,劉邦的勢力也沒有消滅。自已反而陷入了被動局面。項羽要是有後來的朱元璋在對待陳友諒和張士誠先後有序的智慧,劉邦是成不了氣侯,齊國更是身上的一個小跳蝨而已。而韓信的輕而易舉地得齊國七十餘城,把田橫等極少數趕到海外荒島上,也是與當時的形勢分不開的,並不是韓信的軍事天才發揮作用的傑作。韓信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平定三秦後,又用一年時間斬陳餘,虜趙王,取趙國五十餘城,就已經威震天下,名揚四海了。鄰近的燕國當時是嚇破了膽,韓信趁著兵威列陣燕境,使人成功地招降燕國。當時北方就只剩下齊國不為劉邦所有,而齊國南面是項羽的楚國,他們之間是敵人,北面的趙燕兩國又為韓信所佔領。燕國投降後劉邦命令韓信進軍齊國,恰在此時,劉邦的謀臣酈食其,看穿了齊國的處境,認為自已的榮華富貴前程的立功機會來了,他就向劉邦獻計道:齊國現在是甕中之鱉,不勞大王一兵一卒,我奉大王一紙詔書,就可以讓齊國俯首稱臣。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得到齊國,劉邦是大喜過望,立即修書叫酈食出使齊國。齊王田橫在當時的情況下,也願意歸順劉邦,於是就美酒佳餚款待酈食其,酈食其也是個貪杯的人,見有好吃好喝的就也不回去了。再說韓信在燕國也聽說酈食其已經說降了齊國一事,就不想進軍齊國了。可他的謀士蒯通卻說:將軍你費了兩三年時間,用了無數糧草,犧牲了許多人的生命,才得有趙燕兩國。今酈食其憑著一張嘴,說服齊國,勝過將軍你幾十萬的軍隊,將軍你的英名和臉又往哪裡擱呢?何況漢王又沒制止你出兵。於是韓信聽信了蒯徹的主意,在齊國放鬆警惕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指揮大軍殺向齊國,一鼓作氣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這下酈食其就遭殃了,齊王田橫責備酈食其言而無信,把他投入油鍋中烹炸而死。由於齊國先前田氏貴族之.間的相互殘殺的內亂,後來又多次遭受項羽的蹂躪,這次又遇酈食其和韓信的一摸一打。齊國的人們恐怕是任何勢力都不相信。為了安撫,治理齊華人們,這必須有一個軍事本領過硬,威望服眾的領導人,這個人選恐怕非韓信莫屬了。韓信在對劉邦說齊人多狡詐,這話雖有失偏頗,但的確是對當時齊華人民心裡的真實寫照。經過多年的各種人物各種手段對齊華人民打打殺殺,他們又能相信誰呢?韓信自請為齊王是形勢所逼迫的,他並沒有什麼私心,他也是想早日安定齊地,為早日打敗項羽替劉邦分憂的。只不過韓信在酈食其已說降齊王后,不該聽信他人話而進攻齊國,這不但枉殺了酈食其,還有背信棄義於天下人們的,更為他做齊王后,設定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力。

  • 10 # 蔡哥談

    項羽久攻拿不齊國,而韓信輕而易舉攻下齊國,不是韓信軍事才能高比項羽高,而是因為劉邦的一個謀士酈食其勸說齊王的結果,韓信只是乘機滅了齊國。下面我具體談一下。

    一,項羽做了西楚霸王,封了田廣為齊王,而有功大將田橫未封王,只成了齊國田廣的丞相,於是田橫不服氣,挑動齊王田廣反了項羽,項羽當時有軍隊4O萬人,都是久經戰場老兵老將,作戰經驗豐富,但是由於齊王田廣,齊相田橫帶領齊國軍隊拚死抵抗,項羽兩次第一次十萬攻齊,第二次二十萬軍隊攻打齊國,打了幾年,楚軍疲憊不堪,齊軍越打越強,未攻下齊國。不得己項羽只得退兵。

    二,劉邦在彭城之戰中被項羽二萬騎兵大敗,便收了韓信大將軍兵符印,把韓信手中近十萬軍隊帶走,只給韓信留下了二千兵馬。韓信不得不在三個月內徵召了數萬新兵,可是韓信卻用這幾萬新兵輕而易舉的滅掉了齊國,難道他是天神,比項羽會打仗,而是另有原因,項羽是古代兵勇者代表,打仗很是勇猛,而韓信是古代兵謀者代表,善用計謀,這次攻打齊國勝利,就是韓信利用酈食其謀士說服齊王田廣,齊相田璜歸附漢王,防松軍備,韓信乘其不備突襲滅掉了齊國。

    原來劉邦也看中齊國地盤,想派韓信領兵攻打齊國。這時劉邦身邊一個頂級說客,謀士向劉邦建議自己可以說服田廣,田橫臣服漢王,這個謀士說客就是酈食其,於是酈食其帶了幾個人去了齊國,劉邦為保險起見,萬一酈食其說服不成,韓信再用軍隊攻打齊國,隨後韓信領軍隊到達齊國邊界等候訊息。

    酈食其到底是頂級說客,居然說服了齊王田廣,齊丞相田橫歸附漢王劉邦。於是酈食其派手下向漢王,韓信分別傳信,叫他們不要攻打齊國,齊國也歸附漢王。於是齊王撤消了軍隊戰多緊戒,留下酈食其天天好吃好喝。韓信怕酈食其搶了頭功,乘齊軍20萬軍隊沒有防備,一舉滅了齊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眾途觀L怎麼樣?值不值的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