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谷華
-
2 # 前瞻經濟學人
2018年中國床墊行業市場發展現狀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8-2023年中國家裝(家庭裝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床墊銷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尤其是2007年增速高達39%,2009年以來年均增速保持在18%以上,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約銷售床墊6625萬張。
圖表1:2006-2017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床墊銷量(單位:萬張,%)
喜臨門、穗寶、雅蘭、晚安等一批中國名牌床墊產品的誕生,預示著床墊企業競爭要素的改變。致力於自主品牌建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逐漸成為傢俱企業決勝市場的法寶。大企業的戰略重點將集中在產品研發、品牌包裝等上面,競爭力將更加突出;品牌形象差、技術及資金實力有限的企業將在競爭中愈發處於劣勢地位。
圖表2:中國床墊企業市場份額TOP10(單位:%)
-
3 # 醜哥床墊設計
作為床墊廠家的我,我深有體會目前不管是傢俱還是床墊都是競爭非常激烈的,很多廠家撐不住都面臨著倒閉的結局。
首先作為床墊廠家都是以靠生產的體量來維持廠的生存和利潤。
放眼目前市場我們用基本的資料來概括床墊的未來。
不管是哪個生產型企業都面臨一個競爭的問題,等於:價格~口碑~質量~服務~創新。
價格競爭一直不是最好的辦法,價格競爭也是死路的辦法。這不是本廠的總之。
口碑質量服務才是本廠宗旨。說到這裡很多人認為是一句空話。其實不然,我們開廠10年了我最自豪的說我們沒有做過任何網際網路的推廣,到目前也沒有做過任何品牌。
我們從兩個人的一個作坊到今天40幾號人的企業也算是腳踏實地的一步步走過來的,在此感謝老客戶的支援和信任。
購買床墊的市場就這麼大,客戶就是這麼多,人口就是這麼多,也就是說一個你今天賣一張床墊其他廠家就少賣一張。
優質廠家有幾個特性:不靠虛假宣傳,不靠炒作,而是一步步老老客戶走過來的。
我始終認為先笑起來的不算什麼,笑到最後才是贏家。堅持自己的本質和良知,人在做天在看。
好的床墊是不需要售後服務的。最好的售後服務就是沒有售後服務。
接下來就是創新問題。很多人盲目的選擇做非主流的,智慧的,保健的。我個人認為這都沒錯,但是最終的創新是大家需要的才是硬道理。
未來的床墊我認為是簡捷的,功能的,更加舒服的。床墊
-
4 # 彈指笑笑生
床墊是生活的必需品!至今往後床墊的規模和市場如何?
一片紅海是必須的!
因為床墊生產具備以下特點:
生產速度快:一個普通床墊4個人一天可以生產150張一起以上!這樣的生產速度遠遠大於市場的速度!
門檻低!本人就開過運作過床墊廠!成本在15萬左右,就可以開工!這樣的門檻只要專業的從業人員很快就可以上手……
市場:
中低端床墊經常鋪貨給大賣場:所謂的鋪貨就是先免費給客戶擺場,等賣出去以後才能結算!甚至有同行因為經銷商欠款而倒閉的。
這就是床墊的業態,競爭不會因此而結束!競爭之下永遠都更迭和淘汰的過程!
淘汰的:效率底下,市場戰略失敗,定位不清晰,速度效率底下等等……這個涉及團隊營銷板塊,生產體系,資金運作等行業的運作!不在一一講解!喜歡的客戶可以走私!個人願意從業家居十年心得分享!
能活著的肯定有自己活著的方式方法……
-
5 # ROSE251035249
個人比較看好被行業公認的下一代床墊----昂首床墊,它的獨有的斜面功能是現代人很需要的。放上它的定製枕頭還能當普通床墊使用。是比較好的下一代座墊,如下:
回覆列表
本人從事床墊行業5年時間,對床墊市場有一些自己的認知,在這裡做一個分享。
幾年前的家居市場,可以用“幾家獨大”來形容,就拿床墊類來說,重慶市場床墊行業的“四大金剛”分別是金可兒、絲漣、舒達、鄧祿普,隨著進口家居館的開業,引進了大量進口品牌,比如伊曼豪斯床墊、吉夢達床墊、麥樂思床墊等,而作為中國產品牌的傢俱品牌,也沒有閒著,像芝華仕沙發、顧家沙發等也著手開始研發並生產床墊,現在的床墊行業可以分為兩大派,一個是“半路出家”,另外一個是“專一前行”來形容。
作為“半路出家”的品牌來講,大部分是透過老帶新的方式進行床墊品牌的推廣及銷售,常用的銷售方法為購買XX品牌沙發,滿XX元,可以XX元的價格換購XX床墊,既保證了自己的品牌的壯大,佔領了賣場的份額,同時又增加了額外的收入,如果床墊生產線推廣的比較流暢,在進行重心轉移。
而作為“專一前行”的品牌,依然用心在床墊領域刻苦專研,為人類的健康睡眠做貢獻。拿美國的床墊品牌來說,金可兒在17年研發的彈簧種類高達十幾種,比如馬卡龍迷你袋裝彈簧、GPS槽式彈簧等等,甚至可以透過彈簧的分割槽和分佈模擬出純乳膠床墊的睡感,並且還可以像乳膠床墊那樣摺疊起來。同時,在店面方面,金可兒在中國總部上海,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獨立店,約為2000m²左右,2000m²聽起來並不是太大,但是你要知道,一般的床墊品牌可供銷售的床墊也就十餘張,2000m²能夠放下多少張床,大家可以去算一下。
床墊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隨便走進一個家居賣場,專業床墊品牌數量可高達三十餘家,其中還沒有包含傢俱店裡擺放的床墊品牌,為什麼會大家都會往床墊行業進軍?其實答案很簡單,床墊相比於其他品類的傢俱,沒有那麼“透明”,比如一把椅子,長寬高一量,大概就知道用了多少方木材,乘以木材的原材料的價格,大概的價格就能夠算得出來,如果是價格太離譜,消費者也不會掏腰包買單的;而床墊不一樣,大部分床墊都採用的封閉式設計,床墊好不好,全靠銷售員一張嘴,比如說床墊輕的床墊品牌,會包裝自己的彈簧是鈦合金的,有些所謂的鈦合金彈簧的床墊,才幾千塊錢,而我們去買一副鈦合金的眼鏡框架,也要1000多,鈦合金屬於航天科技的材料,在零下低溫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證很好的韌性,所以仔細想一想,一張床墊大約需要幾百上千跟彈簧,才幾千塊錢,是含量過低還是銷售人員的嘴皮子太厲害?所以床墊行業從生產環節開始,就不是那麼的“透明”;另外一個原因,作為床墊生產線,相比於家具生產線,所用到的機器要少很多,可以這樣講,如果某一個床墊品牌的床墊彈簧採用外購的方式、面料採用外購的方式並外購絎縫、乳膠採用進口的方式,自己工廠只需要對材料進行組裝,一臺封邊機足以,而這樣的床墊生產線前期投入十幾萬足夠了,這也是為什麼冒出來這麼多新的床墊品牌,同時為什麼這麼多傢俱品牌選擇“半路出家”的最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