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緣人153832681
-
2 # 郭潤華
農曆十二月約最後一天叫做歲除,而那天晚叫做除夕。它是上一年的末尾,又是新一年的前夕,又叫大年夜。。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這一天,漂泊在外的遊子也要趕回家來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在煙花滿天迎新春。
-
3 # 樹德漢碩
除夕,除是去除,去掉,夕指晚上,除夕是陰曆年的一年中最後一個晚上。有除舊佈新,除舊迎新年之意。因為陰曆有月大月小之別,月大是臘月三十的晚上,月小是臘月廿九晚上。陰曆是反映月亮圓缺變化特徵的,每個月的大小不固定,臘月有時大,有時小。所以,除夕有時指臘月三十晚,有時是臘月廿九晚。不管是三十晚或廿九晚,都是一年最後一晚,這一晚的特點既連兩天,也連兩月,更連兩歲,是一夕連雙歲,獨夜成兩年。
除夕之後是春節。除夕是舊終,是日終、月終、年終;春節新始,是日始、月始、年始。人都重始終更求善始善終。特重視時間年的始終,所以特重視除夕春節的過法,形成了傳統的大節日,形成了習俗習慣,有許多宜忌。除夕前要打掃,去舊布新,要守歲,要以好面貌接迎新年。除有掃除,革除、去掉之意,即在一年最後之亱前,要好好打掃檢點一次,除舊佈新,以最好面貌迎接新年,達到善終善始。
除夕連新歲,新春牽舊年。又一年除夕就要到了,你準備好迎新年,做好除舊佈新了沒有?
-
4 # 快樂小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民間傳說,農厲每年最後一個夜晚(年三十),大年初一的前一夜,有一種叫做夕的兇惡猛獸,頭上有角,身上長有四足,出來禍害百姓,老百姓非常害怕,後來老百姓發現叫做夕的怪獸怕紅色和大聲的響動,人們就在每家每戶的門上貼春聯,並在農厲每年最後一天的晚上放鞭炮,這樣就把兇惡猛獸夕驅除走了,後來民間老百姓就把這個傳統流傳了下來,每年農厲最後的一個夜晚也叫除夕。
-
5 # 江南大茶哥
除夕,放鞭炮趕走年怪,迎新年,接福發財。現在不許放鞭炮了,年怪就不走了,常年住在城市裡作怪,城裡人要小心了,坐車過馬路都要當心。
-
6 # 遊客走遍全中國各地方
年三十稱除夕是古代下來的在古代有個兇猛的怪獸三十晩間出來害人所以它怕紅色,三十晩才會放爆竹一直自今,年過節放煙花爆竹!
-
7 # 淺秋A
夕,古代傳說的一種妖怪。除,消除、清除的意思。大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消滅這種妖怪。意喻這一天清除一年裡所有的不好的東西,包括運氣等等。願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
8 # 孵鵝鴨
初夕夜,又叫熬福夜,燈火通明,迎接新年,傳說年是一種怪獸,在子時就會出來禍害百姓,而年又怕暴竹的聲音(暴竹是在火上烤)後來鞭炮代替了暴竹的聲音,沿襲到今,放鞭炮要搶子時第一時間,先搶到者有福。年被趕走了,初夕也就過去了,睡覺安穩。
-
9 # 九天老嫗下凡塵
除夕又稱“歲除”,是指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並不是僅僅指大年卅,譬如說明年的虎年就只有年二十九!友友們千萬不要忘記了。有些粗❤️的主婦,往往到了農曆二十九的晚上,才發現明天就是年初一了,然而該做的事情都還沒有做完,以至於手慌腳亂……丈夫們就會藉機嘲諷她們:忙得和沒有年卅一樣!過了除“夕”,就是春節,民間稱之為“年”。據說“夕”和“年”都是一種瘟疫、怪獸,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現一次,給人類帶來災難。又有老年人一輩一輩的傳說:“夕”和“年”很害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在除夕那天穿紅衣、貼春聯和燃發爆竹……這樣就可以把“夕”除掉,把“年”趕跑!古人曾經留給後人這樣一副對聯:爆竹聲聲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意思是祈朌新的一年裡人們會消滅病毒,生活得和諧幸福!但是有專家們認為:燃放煙花鞭炮會汙染環境。還有的人認為:燃放的爆竹產生的二氧化硫能消除病毒……眾說紛雲,不一而足。老嫗認為這件事情是應該聽從政府的意見,買幾串鞭炮模型,紅紅火火地放一放音響,同樣也是可以達到驅邪的效果。友友們還可以“請”幾個大紅的“福”字倒貼在門上,在過往的大人孩子們走過你家門口的時候,會大聲地說:他家的“福”到了!
-
10 # 我的感悟789
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在這裡意為這一年,除去,除吊,沒有拉。夕是這一年又夕陽夕下拉,這個夕在這裡還是叫人對它有所懷念,是的,就這個晚上人門最清賢,那是叫全家,那是叫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歡樂的,暢談一年的收括,暢談經驗教順,規劃明年新前途。一一一喜迎新春。
-
11 # 丫丫1900
大年三十是從中國西漢之前就興起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大家都知道,大年三十(農曆臘月三十或者農曆每年的最後一天)稱之為“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要除“夕”,“夕”又是什麼意思呢?
相傳在古代,有一種長有四個角的怪獸,名字叫做“夕”。在冬天的時候,大雪封山,“夕”找不到食物,就到附近的村落去找食物。村裡的人為了躲避這個“夕”的禍害,就帶著一家老小躲避到了附近的竹林裡。弄得村民們是苦不堪言啊,嚴寒的天氣,還要四處逃竄。
有一年,人們也像往常一樣準備乾糧、禦寒的衣物準備出門避難時。在途中就遇到了“”夕,這些人就一直跑,“夕”就一直追擊。當人們跑到避難的竹林時,“夕”突然掉頭跑了?大家在受到驚嚇的同時,也很疑惑,為什麼“夕”突然就跑了呢?這時一個叫做“年”的孩子思索了一番並告訴大家,他有辦法。他讓這些村民在冬季的時候,準備一些竹子的枝條放在家裡,村民們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因為太害怕“夕”了,並且看到這孩子胸有成竹的樣子,也就照做了。
這一年,“夕”又來禍害村子了,這時“年”站出來並引起了“夕”的注意,“夕”將“年”用角挑起來重重的摔在地上。大家都被嚇得目瞪口呆,“年”叫村民們將竹節扔進火裡,新鮮的竹節遇到大火就紛紛爆裂,劈里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個聲音後,就落荒而逃,從此再也沒有來禍害過村子了。
“夕”跑了,村民們太平了,但是這個叫做“年”的聰明孩子死了。從此,大家就沒再見過“夕”,但還是害怕“夕”再來禍害村子,就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用火燒竹條希望“夕”不要再來了。同時“除夕”這個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很多年後,人們除夕不在燃燒竹條了,而是用鞭炮來代替,希望來年能順順利利
-
12 # 打工小楊的無聊生活
農曆年最後一天是一年的結束,被稱為除夕,這一晚稱為大年夜。家家戶戶早就準備好了年貨,將屋裡屋外打掃乾淨,貼上春聯、福字。離鄉的人也都趕回家團圓。年夜飯,也叫團圓飯,一家人共同慶祝一年來的收穫,互相送上祝福。年夜飯,南方多吃元宵、北方多吃餃子,但無論南北,菜餚中總要有魚。寓意年年有餘。除夕之夜,家家還會放鞭炮,古時候放鞭炮意在驅邪鬼怪妖魔,今天人們主要是藉此增添熱鬧、喜慶、吉利的氣氛,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樂,新想事成,萬事如意。
-
13 # 文玩壹姐
除夕,也稱大年夜,舊語也稱為“年關”,是農曆歲末的最後一晚,與歲首正月初一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塗”的借字,意思是“汙瀆”、“鬼癘”、“不祥”。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多稱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除夕的由來相傳在古代,有一種長有四個角的怪獸,名字叫做“夕”。在冬天的時候,大雪封山,“夕”找不到食物,就到附近的村落去找食物。村裡的人為了躲避這個“夕”的禍害,就帶著一家老小躲避到了附近的竹林裡。弄得村民們是苦不堪言啊,嚴寒的天氣,還要四處逃竄。 有一年,人們也像往常一樣準備乾糧、禦寒的衣物準備出門避難時。在途中就遇到了“夕”,這些人就一直跑,“夕”就一直追擊。當人們跑到避難的竹林時,“夕”突然掉頭跑了?大家在受到驚嚇的同時,也很疑惑,為什麼“夕”突然就跑了呢?這時一個叫做“年”的孩子思索了一番並告訴大家,他有辦法。他讓這些村民在冬季的時候,準備一些竹子的枝條放在家裡,村民們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因為太害怕“夕”了,並且看到這孩子胸有成竹的樣子,也就照做了。
這一年,“夕”又來禍害村子了,這時“年”站出來並引起了“夕”的注意,“夕”將“年”用角挑起來重重的摔在地上。大家都被嚇得目瞪口呆,“年”叫村民們將竹節扔進火裡,新鮮的竹節遇到大火就紛紛爆裂,劈里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個聲音後,就落荒而逃,從此再也沒有來禍害過村子了。
“夕”跑了,村民們太平了,但是這個叫做“年”的聰明孩子死了。從此,大家就沒再見過“夕”,但還是害怕“夕”再來禍害村子,就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用火燒竹條希望“夕”不要再來了。同時“除夕”這個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除夕的習俗除夕夜最重要的三件事:祭祖、吃年夜飯、守歲。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中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吃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定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踩歲
除夕夜,中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壓歲錢
壓歲錢,又稱壓祟錢、守歲錢等。 年夜飯之後,長輩會發壓歲錢給晚輩,因為是用紅色的信封袋(紅包袋裝),故又稱紅包,中國古代也有用紅線將一百個銅錢串成一串外形類似麥穗,表示長命百歲。其中一個說法是歲與“穗”同音,在一些廟宇,會有不少信眾等待上頭香,插上新年廟宇香爐的第一炷香,據說代表吉利與神明一年的護佑。
-
14 # 敖寶新零售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這裡的“除”是逝去、去除的意思,和“除夕”的“除”是一樣的。“夕”即晚上、夜晚。“除夕”就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即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
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
2021年馬上就要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夜,正是家家團聚吃年夜飯的時候。由於今年疫情的特殊性,很多打工人留在外鄉,無法回家團圓。雖是響應國家政策,但思鄉之情卻無法消除。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除夕大年夜,別忘了給家裡連線個影片,道個祝福,說聲平安!
另外,疫情期間,保護好自己才是對家人最好的禮物。
戴口罩、勤消毒、常通風、勿聚集!
-
15 # 使用者名稱遙望千里之外
除夕是什麼意思?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就叫做‘’歲除‘’。歲除的夜晚就叫‘’除夕‘’。它是上一年的末尾,也是下一年的開始。又叫‘’大年夜‘’。除夕又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在外遊當的遊子們漂泊再遠也要趕回過除夕夜。爆竹聲中除舊歲,煙花滿天喜迎春。
除夕自古以來就有祭祖,守歲,吃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明天就是除夕之夜了,在這裡向各位一直以來關注,支援,指導我的好友們,老師們,好哥們,粉絲們拜年了。祝你們牛年大吉,牛年發財,牛年平安。願你們工作順利,事事順心,吉祥如意,開心快樂,平安幸福,閤家歡樂!
…
-
16 # 晉唐風骨
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髮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會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也稱“除夕節”。
大年三十被稱為“除夕”。《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史書中“除夕”的由來。
除夕全家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以示闔家團圓,美滿幸福。北方大多吃餃子,有辭舊迎新,閤家美滿之意;而南方,年夜飯中少不了一道全魚菜,取年年有餘之意。
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做年糕的習俗,寓意“年年高”。除夕之夜民間有守歲的習俗,象徵辭舊迎新。除夕夜講究燈明火旺,少不了煙花爆竹。俗語說:“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夥要炮,老頭戴頂新氈帽,最重要。”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
17 # 我們遊看世界
夕的傳說:在童話傳說中古代有一隻四角四足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裡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龐大、脾氣暴躁、兇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裡躲避夕。後來一聰明的孩子教大家除掉夕的方法,他的名字就叫做“年”。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卅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說與過年的習俗:臘月卅的夜裡,大家齊聚一堂吃著年夜飯,一起守歲等待除夕的鐘聲。放爆竹,貼門聯。等到天亮彼此走訪鄰里給予問候與祝福。初一早上鄉親們彼此走訪看看相鄰有沒有受傷說一些吉祥客氣的話。希望來年的臘月“夕”不再來。
七郎射夕: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有個叫七郎的獵人,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帶著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原來“夕”白天不出來,太陽落山後它才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曉得它住在哪兒。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腿被獵狗咬著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另據《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據說這也是當時“除夕”節令的習俗之一。
歲除,是歲末除舊佈新的日子。除夕,即歲除之夜,它與歲首(新年)首尾相連。舊歲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換新歲了,故俗以為除夕。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佈新、祭祀祖先風俗,歲除之日是傳統的祭祖節。古籍中有講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們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
18 # 跳跳1608
除夕是每年農曆臘月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新年的初一首尾相連。因常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所以也稱除夕為大年三十。
“除”的最初意思是“臺階”,史記和朱子家訓中有記載,其中一句“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庭”是庭院臺階前的平地,“除”是臺階,意思是早上起來,打掃庭院和庭院的臺階。
上臺階就是一步步棄舊迎新往前奔的狀態,代表著“除去”,延伸時光過去的意思,比如王安石的名句“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舊年過去新春入戶。
“夕”很早和“月”是同一個字,月亮升起來時是黃昏和傍晚,古時農曆時間以“月”來計算,所以“夕”字上加“一點”。
一般說來,太陽和白天為陽,代表光明和美好的事物,晚上和月亮為陰,代表著黑暗和不好的事物。
“除夕”就是除去不好的事物,開始嶄新的日子。
“夕”另一個說法是,古代有一種四角四足的惡獸,總在臘月出來搶吃食物和食人,這個時節老百姓都要攜兒帶女出去躲避,或者用擊鼓和放炮嚇跑猛獸,才能夠安心過大年。
如今,“除夕”的意思是歲窮月盡,除舊佈新,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
“除夕”的習俗有打掃屋舍,貼對聯掛燈籠,吃團圓飯,祭祀,守歲等。除夕與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等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為中外華人重視和推崇,這些節日將世界各地中華兒女緊密連線在一起。
回覆列表
大年三十看黃曆——沒日子啦!"除"就是除舊換新之意,而"夕″大家都知道是夜裡。除夕不就是除去三十晚上,迎來的不就是新的一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