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者往往是透過一部動漫作品來表達自己的主旨和觀點甚至世界觀,人物一直都是推動事件發生的因素或事件的參與者,然而看完一部作品,印象最強烈的卻是人物(本命作品除外)。
10
回覆列表
  • 1 # 橙心社

    作者往往是透過一部動漫作品來表達自己的主旨和觀點甚至世界觀,人物一直都是推動事件發生的因素或事件的參與者,然而看完一部作品,印象最強烈的卻是人物(本命作品除外)。

    題主你好,關於題主的問題,我們不妨先繞開去看看另一個說法,即“我們永遠無法跨入同一條河流”,很多時候這種說法確實讓人乍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事實上我們知道時間是無法再實際意義上被拆分開的。題主的問題也是一樣,儘管從定義上而言我們有辦法區分人物和故事,甚至這二者的概念是如此清晰可分,以致於我們可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對於一部虛構文學而言,故事和人物真的可分,或者說有這麼大程度的可分性嗎?

    事實上只需要問問自己,那些故事本身無法打動你的文學作品,其中的主角又留給你多少印象,就能知道了。故事是一個人物的最終展現方式,僅僅憑隻言片語的人設介紹,不會構成我們內心中鮮活存在的人物,沒有故事,我們就沒有辦法與之感同身受,我們就不會記住其中的人物。就如同現實一般,我們或許不記得與每一位身邊人相處的點點滴滴了,但正是那些點點滴滴最後抽象成我們對其的一種總體感覺,而說起這個人,那些點點滴滴中總有一些相對鮮明的部分,會漸漸浮現於腦海中。

    而對於故事,也是如此,我們要理解我們看故事,本質還是在看“人”,我們從人物身上,從人物面對劇情所展現出來的行動身上,進一步地感受人,感受我們自己,一個故事如果沒有“人物”,那麼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我們所謂的“故事”。

    因此,故事和人物如果完全脫離開來,可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就像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我們如果和我們經歷的一切分離,“我們”還是“我們”嗎?是不是有些難以想象?

    文:JOJO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林外傳裡佟湘玉和白展堂鬧分手是哪幾集?有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