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馬哥137858601

    當然會,別國用DVD的時候。我們在用隨身聽。別國用隨身碟了而我們卻在用VCD,DVD。那都是國外電子垃圾。別讓百姓再用垃圾了。這樣的政策,這樣的一部分人的利益,什麼都會發生。

  • 2 # 夕家車

    當下的汽車市場中,由於電動車相關企業數量龐大,核心技術比較分散,因此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很多,當一個企業的生存狀況惡化時,這個企業就會優先利用自身持有的核心技術來為自己贏得生存的機會,而因為其他企業必須要用這個技術,只能讓利!再者,當下的電動車企業中,大部分都是同時做汽車的,即使暫時在電動車業務上有虧損,也能透過其他業務的盈利來支撐,所以很難形成馬太效應

  • 3 # 新能源縱橫

    過去幾年其實也有馬太效應,但今年的馬太效應會非常明顯。

    幾個原因:1、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放開了外資限制,外資車企能更加順利的進入國內。

    這意味著要直面日系德系車企帶來的威脅,尤其是今年大眾為首的德系車企全面轉向新能源車,對高階車型的壓力會非常巨大,想要生存就只能兼併下端品牌來對抗大眾聯盟。

    2、今年新能源地補取消,國補大幅度削弱(乘用車暴跌四萬五),二三線品牌賴以生存的基礎消失。

    目前有相當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是依賴高額補貼才能和一線品牌的車型競爭,在10-15萬這個級別的車型裡這個現象尤為普遍。

    3、一線品牌和二三線品牌產品的效能差異已經形成了代差。

    最新的比亞迪宋,續航里程達到500公里以上;最新的特斯拉model-Y,續航里程540公里。

    這兩款車型落地時的價格目前暫定為15-20萬級別,而這個級別的國內二線三線品牌的續航是多少呢?

    300公里,差了將近一半的續航,怎麼可能不被吞併?

    實際上,就連半路進入新能源車行列的紅旗EH5,在20萬的報價基礎上都有407公里的續航,和二三線品牌差一百多呢!

    車型之間的效能差異,會直接導致馬太效應的發生。

    4、新能源車投資新規要求各大省市不能盲目新增產能、不能重複投資新能源專案,意味著各大車企必須爭奪有限的造車名額,逼迫形成馬太效應。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蔚來汽車和特斯拉爭上海,蔚來汽車輸了,直接導致現在債務危機要完蛋了。

    所以,今年是肯定會發生馬太效應的。

  • 4 # qzuser

    肯定會出現的!

    1.從去年開始已經允許外資進入,想要分一杯羹,勢必會和中國本土企業競爭,企業之間競爭加大,那麼馬太效應肯定會越來越明顯。

    2.今年新能源汽車地補取消,國補攔腰截半,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那就要看自己的實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踝扭轉90℃,詹姆斯為什麼一跺跺腳,便能安然無恙繼續回到場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