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稻香老農4562992

    朋友!你指的是大米加工過程是怎麼脫殼的吧?它的原理大概是這樣的,當人們把水稻放進機器儲糧鬥裡面時,第一道工序就是脫殼。是由糧鬥下方兩個膠滾來完成的,兩個膠滾的轉速不一樣(具體引數不詳),比如說一個850轉,一個550轉。那麼快的一個膠輪就能利用其膠面兒,抓住並不光滑的稻殼,再利用兩輪的轉速差快速把稻殼脫下來。進行下一道工序……拋光。這個過程中又把米粒外面的胚胎,胚芽去掉,整個過程一般需兩三遍。值得一說的是水稻在加工過程中,並不是不產生碎米。而是由最後一道工序篩選出來了。所以人們在買米時看不到有碎米。碎米是釀造啤酒的上好原料,另有用途。產生的胚芽,胚胎,和極少部稻殼統稱叫油糠,可提取色拉油,之後的糠餅是好飼料,用來搞養殖用。總之水稻全身是寶!以上是我所知道的,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謝謝你的邀請。

  • 2 # 老吳談觀點

    “稻子"的主要產地在南方,東北,在其他地方也有分佈,過去五十年前,我們這裡也種過幾年的”水稻”,後來我個人又種了兩的“旱稻”。“稻子"脫殼後即為大米,大米營養豐富,是南方人的主食。“優質大米"一般在“東北大米”最為出名,銷往全國各地。我們這裡種“水稻”,也分兩季,頭一季是小麥,收了小麥插稻子,很忙人。我們這.裡“稻子"脫粒機是小型的,脫一次是脫不乾淨的,得脫三次,才幹淨。碎米佔十分之三,你看到的“大米",一粒一粒沒有碎的,那是專門選出來的。碎的為下腳料,又加工其他食品了。一般小型機械碎米率高,只有零散的產稻區應用,詁計隨科技的發展,機子質量又比從前提高了,破米率也少了。一些水稻產區,脫米機都大型機械。整米率大大提高,從"稻殼"就可看得出。過去的“稻殼”是碎的,大型機械出來的”稻殼”是沒那麼碎。所以,大機械確實比小型機械好的多,出米率就也大大的提高了。按語:

    “大米”的營養成份都在外層,但是,為了好看光亮,把整個外層皮都去掉了。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大米”的營養價值。“糙米"就比精米質量好的多。可惜好東西人沒吃到,都成了飼料了,可惜不可惜呢?

  • 3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稻子兒是怎麼去種殼的,種殼那麼緊,怎麼一點碎米都沒有?

    題主說的是水稻透過什麼處理之後變成的大米吧。對於水稻來說,看著只是表面的一層糠,其實還有其他的結構的。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這些結構的破壞也有不同的效果。

    水稻籽粒由外殼,也就是糠皮;內容物,包括胚、胚乳、糊粉層等組成。我們吃的大米,就是透過去掉外殼的糠皮,再將內容物磨掉一部分生產出的大米。如果只是農戶自己家買的小型碾米機的話,碾磨的大米外觀沒那麼光亮,但是營養成分儲存的比較好。就是透過碾米機裡的小摩擦輪把水稻的外皮碾磨掉,並且對籽粒外層破壞較小、沒有拋光的過程。這樣的大米其實是比較有營養的,胚乳保留的較多,養分方面比市面上精加工的大米要好的多。

    還有一些小型的水稻加工廠和大型的加工場用的碾米設施就複雜多了。脫殼、碾磨、拋光、色選等多個步驟的加工。這樣的碾米設施對水稻的破壞較為嚴重,糠皮去掉之後,籽粒的內容物還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碾磨,在經過拋光、色選之後才會得到潔白、亮晶晶的大米。只不過這樣的大米養分被破壞的較為嚴重,胚乳基本已經磨沒了,剩下的除了澱粉基本沒什麼其他的養分了。

    所以,如果想吃的健康,最好自己買個小型的磨米機,雖說需要碾磨3-4次才能碾磨的徹底,但是養分儲存的較為完整。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歌聲裡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