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搞笑局

    螞蟥養殖技術一、螞蟥的藥用及養殖前景螞蟥,學名水蛭,是貴重藥材,世界上很多國家自古以來就有螞蟥入藥的習慣。螞蟥主要作用:一是逐惡血瘀血,二是破血積聚,用於治療婦女血瘀經閉、子宮積血等症。當今以螞蟥為原料製成的中成藥,如大黃蟲丸、韓氏癱速康、百勞丸、聖喜血栓心脈寧等,均已投入大批次生產,且供不應求。僅國內每年對螞蟥幹品需求就達數千噸。日本、南韓很早就依賴著從中國進口螞蟥。隨著化肥、農藥的廣泛使用,加上近年來對螞蟥的掠奪性捕捉,使野生螞蟥資源日益減少,遠遠不能滿足入藥需要。由於貨源奇缺,現在不少地方開展人工養殖。螞蟥生命力強,繁殖極快(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每次產卵繁殖60~90條小螞蟥),易於飼養管理。人工養殖螞蟥,規模可大可小,投資少,效益高,一畝水面養殖池,可收穫成品400公斤,價值2萬元以上,確為廣大農村戶的卓有潛力的穩當的致富門路。二、藥用螞蟥的養殖特點1.適應性強 藥用螞蟥對生物的環境變化適應性特強,全國各地都可養殖,不論高山平原,藥用螞蟥均能適應。也可利用房前屋後、庭院、陽臺、水塘飼養。2.有驚人的耐飢能力 藥用螞蟥雖性貪食,攝食量大,但耐飢力特強,即使長期捱餓,也毫不恐懼。3.飼養技術容易掌握 藥用螞蟥喜食無脊椎水生昆蟲,如將水生昆蟲按比例與藥用螞蟥混養,就不必專門投食,只要將水質管理好,即可生長得很好。4.藥用螞蟥體大,一般比普通螞蟥大幾十倍。5.用工少,男女老少利用業餘時間都可養殖。6.螞蟥雌雄同體,異體交配,只要引進優良種源,即可年復一年的自行繁衍。三、螞蟥的人工養殖技術1.選址建池 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處建池。池寬3米,深1米,長不限。池對角設進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塊和樹枝供螞蟥棲息。小規模養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養殖。進排水進口都要用鐵絲網或用塑膠網布欄住,以防螞蟥外逃。2.苗種投放 人工養殖以金錢蛭(俗稱牛螞蟥)為好,此處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錢蛭在稻田、池塘、溪流、叢林中極為常見,捕捉作種時應注意鑑別,苗種投放標準為每立方米可放養1萬條左右。選種標準是:健壯、無傷、規格大(20~30克最好),樣的螞蟥產卵量多,孵化率高,放養10個月即可加工出售。3.餌料餵養 螞蟥主食螺、蚌、蛙、龜鱉、蚯蚓以及哺乳類動物的血液。人工飼養可利用各種血拌飼料、草粉,甚至糞便等,每畝還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讓其自然繁殖,螞蟥自由取食。動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體作法是:把豬牛羊等動物血凝塊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塊,螞蟥嗅到腥味後很快會聚攏來,吸食後自行散去。4.管理技術 一是調節水質。螞蟥雖能在汙水中生長,但由於人工養殖密度高,故水質宜保持清新,同時要保證一定的溶氧量,當水中含氧量低於2毫克/升時,螞蟥會浮出水面並出現不安現象。夏季水溫高,要注意適當換水。二是越冬管理。螞蟥冬季蟄伏,早春放養的一般已生長良好,可加工出售。捕撈時先放完水,然後用網撈起。選個體大、生長健壯的留種,每畝應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種池內越冬。冬季保溫池氣溫15℃以上時,螞蟥就能攝食生長,以縮短養殖週期,達到全年飼養的目的。飼養池水溫在15~30℃時,螞蟥生長良好,在10℃以下停止攝食,35℃以上影響生長。5.繁殖 螞蟥繁殖快,再生力很強。長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產卵期。人工養殖的螞蟥,卵繭產於飼養池平臺水邊的泥土中,呈卵圓形。每條螞蟥一次產繭4個左右,繭產出後約16~25天孵化出小螞蟥,每個繭內可出13~35條。小螞蟥呈茶黃色,生長迅速,在孵化後一個月內平均增長20毫米長。6.運輸 運輸螞蟥通常採用隨身帶運法。具體方法如下:在網紗袋裡放些水草,將螞蟥裝入後,紮緊袋口,再裝入簍或籮筐內,即可運走。7.加工方法(1)水燙 把撈出洗淨的螞蟥,集中放入盆等器皿中,將開水突然倒入,熱水淹沒螞蟥2~3指為宜,20分鐘左右待螞蟥死後,撈出放在乾淨的地方曬。(2)石灰法 把撈出洗淨的螞蟥投入石灰中埋20分鐘,然後取出曬乾或烘乾,篩去石灰粉即成。(3)酒悶法 可將高度白酒倒入螞蟥,能淹沒即要。(4)生曬法 將捕得的螞蟥用鐵絲穿起,懸吊Sunny下直接曝曬。以上方法,供參考選用。另需注意的問題:(1)水燙法在曬的時候易起潮,可邊曬邊用鐵釘或竹尖放氣。(2)要選晴天。陰天無法曝曬易腐敗變質。如突然遇陰雨,無法曝曬,要放在鐵器上用火烤乾。但不可烤糊烤黃。(3)曬乾的螞蟥裝入塑膠袋內密封,以防吸潮變黴。幹度標準以手能折斷為佳,鮮幹品比例為:大螞蟥約7公斤左右可曬1公斤幹品,小螞蟥約8~10公斤可曬1公斤幹品。優質幹螞蟥標準:呈自然扁平紡錘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質脆易折斷,斷面呈膠質狀,有光澤者為佳。貯藏時,要置於乾燥處,以防蟲蛀。螞蟥養殖技術:水蛭,俗名螞蟥、馬鱉,屬環節動物門,蛭綱,顎蛭目,水蛭科,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長繁殖,是中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乾製品炮製後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近年新發現水蛭製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歷史上以自然捕撈為主,因近年農藥、化肥等濫用,及工農業"三廢"對環境的汙染,野生自然資源銳減,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中國南方在1995年前後,開始捕撈自然苗種,首次進行人工飼養,獲得成功。北方地區因苗種和技術原因一直未有養殖。我們在總結和指導近年數個養殖個案時,提出了一套適合北方地區水蛭的人工養殖技術,介紹如下。一、水蛭生態習性1、生活習性:水蛭屬冷血軟體動物,在中國南北方均可生長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庫、溝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機質豐富的池塘或無汙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長適溫為10-40℃,北方地區低於3℃時在泥土中進入蟄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於8℃左右出蜇活動。水蛭為雜食性動物,以吸食動物的血液或體液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蟲、軟體動物為主餌,人工條件下以各種動物內臟、熟蛋黃、配合飼料、植物殘渣,淡水螺貝類、雜魚類、蚯蚓等作餌。2、繁殖習性水蛭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體內受精,同時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時互相反方向進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轉"現象,存在著性別角色交換,一條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媽媽,在一生的不同時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後一個月左右,雌體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帶,形如"蠶繭",排出體外,在溼泥中孵化,溫度適宜,約經16-25天從繭中孵出幼蛭,便開始了獨立的生活。二、養殖池的建造水蛭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它適溫性廣,耐飢耐旱,可生活在各種水域中。一般性的湖場、漁塘、澇窪地、稻田、河溝、房前屋後閒地,皆可因地制宜,建池養殖。規模養殖應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避免逃跑的地方建池,也可選擇各種漁塘或澇窪地改造利用。為管理方便,池塘面積不易過大,水深一般1米左右,在池的對角處各設一進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投放部分石塊,瓦片或樹枝,供其棲息用。在生產中,我們利用廢棄的河溝,挖掘隔斷,建成大小不一的串聯性池塘,每2-3池為一組,將二池共用池埂挖斷,留出進排水通道,既可活躍水體利於交換,又便於管理和收穫,收到很好的使用效果。三、苗種來源1、捕獲天然種蛭自繁。在水蛭活躍頻繁出現的7-10月份,從天然水域中捕取成蛭作為種蛭,放入一定水體中保種越冬,次年水蛭即可自行繁殖。體長6cm以上的成蛭條件適宜,可年繁三次左右,自繁自育是便捷省力途徑和發展方向。繁殖時可一次投入相當數量的螺螄,一般每畝25-30kg,並調配控制好水質。孵幼期每5-7天投餵一次,開始時餌料用熟蛋黃揉碎潑灑,中後期用動物血拌麩皮、花生殼粉或雞豬飼料投餵,其技術簡單易行。2、購種。到人工養殖場選擇大小整齊、活躍有力,伸曲有度的幼蛭作苗種。3、放苗。根據不同的養殖條件,可選擇不同的放苗密度,條件好的小水泥池精養最高可放1000-1500條/平方米。根據經驗,0.3-2畝左右的池塘養殖,每池可一次性投足100-300條種蛭即可自行繁殖。幼蛭一般120-150天即可達到性腺成熟,北方地區當年投苗當年可繁殖第二代,種蛭親體年繁2-3次,個體產卵300粒左右。四、投餌及管理1、投餌。天然餌料種類以淡水螺類、蚯蚓及部分昆蟲為主,規模養殖輔投各種動物血、內臟和淡水魚蝦貝螺類,以及畜用配合飼料和農作物的秸稈。池塘養殖可投放一定數量的野生螺螄或福壽螺,量一般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讓其自然繁殖,與水蛭共生共長,供其攝食。放螺數量不宜過多,過多則與主養品種爭奪生存空間,主客易勢。投餵動物血或拌餌投餵時,應注意間隔投餵和及時清除剩餌,天熱時更要注意,以免汙染和敗壞水質,影響水蛭生長。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極少,以調節水質為主,水蛭雖然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但水環境變化過大或變壞,則影響其生長和繁殖。養殖過程中,水溫一般保持在10-40℃之間,過肥過汙的養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體中溶解氧應大於0.7mg/L,出現缺氧,小水體可透過人工淋水解決,較大的水體要及時注入新水或換水,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較為清新的水質十分重要。五、溫室越冬受地域影響,北方水蛭養殖應建立人工條件下的日光越冬溫室,以打破其冬眠習性,增加養殖時間,縮短上市週期。日光溫室一般為竹木塑苫結構,北部牆體為土鑄或磚混,厚0.8-1.5m,東西向,長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數量5-7排。上覆無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門、通道及風口。在嚴寒雪封季節,還應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溫措施。較高階的溫室可用塑鋼無立柱方式,只是造價相對要高。透過建造日光溫室,有計劃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間日常管理應密切注意溫室內外溫度變化,及增氧防風、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長和越冬,和為次年準備足夠的蛭種。六、捕撈及加工1、捕撈方法:水蛭的收穫捕撈辦法一般有以下幾種:(1)定置網捕撈;(2)拉網捕撈;(3)排水捕撈;(4)機械捕撈。2、加工方法:(1)石灰掩埋法:石灰混勻蛭體,埋20分鐘左右,曬或烘乾,篩去殘粉。(2)水燙法:將剛燒開的沸水倒入集中放置水蛭的容器中,加蓋密閉30分鐘後,撈出水洗晾曬。(3)鹼燒法:將食用鹼粉攪拌水蛭,或用手翻動揉搓,使其收縮致死後用水沖洗後曬乾。(4)生曬法:用細鐵絲橫穿水蛭,在Sunny下直曬至幹。七、小結水蛭作為一種名特優養殖品種,具有生長快、產量高、易推廣、投資小、見效快等特點,且一次引種,多年受益,適合城鄉各種規模和方式進行養殖。在目前天然水蛭極度短缺和市場需求猛增的情況下,發展人工養殖勢在必行,效益明顯,是廣大城鄉人民的一條快速致富之路,極具養殖前景和發展空間。 來源:《中國農村科技》水蛭養殖池的建造 水蛭池的建造要根據養殖戶的投資大小來確定飼養池的模式,一般分為小型養殖池與大型養殖池兩種①小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寬3米,深1米的池溝,長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寬40釐米,每一池內設出、入水口。池中間必須有50—100釐米寬的產卵平臺,平臺與水面在一個水平面上,平臺上面堆放一層20釐米厚的腐殖土壤。作為水蛭產卵繁殖的場所。水位50—60釐米為宜。②大型養殖池的建造大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據實際的地理環境情況而建成不同的規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還可以在池的底部鋪上一層塑膠薄膜。池底應放入適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機質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淨化水質,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龍網紗(高0.5—0.6米),用以阻擋蛙、蛇等天敵進入養殖池。為了防止夏季水溫過高、光線太強,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樹木遮陽。水蛭的繁殖 水蛭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每個成熟的水蛭都有生殖能力。雖然說水蛭是雌雄同體,但必須經過異體受精才能繁殖。水蛭交配一般在1—2.5釐米的小石塊、雜物或潮溼的土壤下面進行。交配時兩條水蛭的頭端方向相反,各自的雄雌性生殖器正好對著對方的雌孔。在交配後一個月開始產卵。產期為4月中旬到8旬上旬,平均溫度在19—24℃之間。繭產出後經16—25日卵出幼蛭。在人工養殖情況下,要提高水蛭的繁殖成活率,把卵繭選出來,放在適宜的環境下集中卵化。 水蛭飼養管理應注意哪些問題? 水蛭飼養管理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水質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如出現水質惡化時,要及時逐漸更換淨水。②投食。幼苗期即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潑灑豬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青年蛭和種垤可投食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③水溫。水溫應保持在15—25℃,低於10℃時停止攝食,高於30℃時,不利於水蛭生長髮育。④防治農藥、化肥及水質汙染。養蛭池周圍最好不要有農藥及化肥出現。同時不要有生活汙水或有機廢水滲入、排入養殖池內。⑤保持池中產卵平臺土壤潮溫,防止乾燥,為水蛭的繁殖創造良好條件。⑥冬季越冬期間要防止水蛭受凍害。水蛭多在淺土或枯草葉下越冬,很容易因突變的寒 冷天受凍而死。因此,越冬時在池邊近水處加蓋一些草苫或玉米秸杆等。怎樣進行水蛭的孵化管理? 在水蛭孵化階段,要儘量避免在平臺上走動,以免踩破卵繭。平臺面要保持溼潤,可覆蓋一層水草,若到下雨天氣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沒過平臺,保持差距3—5釐米。幼水蛭孵化後2、3天后主要靠卵黃維持生活,3天后即採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獅的血液和汁液,在一個蚌、螺獅的整個軟體部分。幼水蛭生產迅速。怎樣進行水蛭的捕撈與加工? 用稻草等秸杆作物紮成小捆,以畜食浸泡後放入池中,水蛭聞到後,會聚集在草捆上,將其撈出,可用香菸絲和水兌在一塊,放入盆中,將水蛭放入盆中,十分鐘左右,水蛭變死亡,立刻撈出。自然曬乾即可。可用石灰掩埋20分鐘後,待其死亡後取出曬乾,幹品要求乾淨整齊,無雜質,以整條水蛭自然扁平,頭部應隆起,質脆易折,斷面呈膠質狀並有光澤為最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科學的投放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