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來秀下獎牌。
4
回覆列表
  • 1 # 艾麗卡0529

    本人15年開始接觸跑步,到現在大大小小10幾場馬拉松,能記住的就下面幾個,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賽事,自己跑過也忘了,哈哈。

    1、蘭州線上半程馬拉松

    2、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

    3、15年廣州馬拉松(人生首馬)

    4、16年廣州馬拉松(好幸運,這次又抽中我了哈哈)

    5、深圳大鵬馬拉松

    6、新加坡日落馬拉松

    7、西樵山國際半程馬拉松

  • 2 # 愛跑步

    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個了,有證書有獎牌的能數過來,大概20多場,百公里跑了兩次。

    其它跑友之間的約跑馬拉松,真就不知道了,每一張證書都是一次回憶,每一塊獎牌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2017長春馬拉松,遺憾沒有突破330

    2013百公里,那酸爽,太難忘!

    獎牌不多,再接再厲。

  • 3 # 跑步的腳跟

    2004年我跑第一個全程馬拉松開始,到2017年,共跑了17個全程馬拉松。

    我跑馬拉松產量算很低的,平均一年一個多,相較比賽,自己更喜歡訓練,要比賽就盡全力跑好成績。

    2004年參加第一馬拉松

    北京國際馬拉松,那時候什麼都不懂,對馬拉松認識很迷糊,也沒有系統的訓練和科學配速安排,記得請教有經驗跑友的第一個問題是:“比賽中怎麼喝水?”。比賽一發槍出發,自然很興奮地跑出去,前20KM跑的還蠻好的,中間女子軍團超我時,還跟著跑了一小段,20多KM後面就跑不動了,走走跑跑。最後成績是4小時07分。

    如果給自己一個安慰,是馬拉松前三週剛參加一個100KM越野,一週前剛恢復過來。

    2005年第二個馬拉松

    依然是北京國際馬拉松,記得天安門廣場站隊起跑時,旁邊跑友問我準備跑多少,我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345,本來感覺太慢,拿不出手,可週圍人的反應是:“靠,高手呀,太快了”,搞得我更不好意思了,不知道是調侃還是真心夸人。比賽我也是開始跑快了,跑到25Km後的學知橋上,已經很累了,正想咬牙堅持,結果看見一個跑者躺地上,已經看不出來有生命跡象,自己心裡一緊,趕緊放慢速度,最後成績是3小時37分。前三週依然是先參加了一個100KM越野。

    首次進300

    2006年沒有報名馬拉松賽,2007年跑上海馬拉松,這次馬拉松前沒有100K越野,最後運氣好,掐著3小時,首次跑入300。

    2017年成績最好,是238。

  • 4 # 月明人倚樓2019

    15年開始接觸馬拉松後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每年一個全馬,過去幾年都堅持的不錯,但今年由於一些特殊原因估計要缺席了。

    15年的北馬是開啟馬拉松之路的起點,雖然跑了將近六個小時,期間經歷了無數想要放棄的時刻,但很慶幸自己堅持下來了,並且找到了另外一種生活,跑步一度成為我生活的重心,除了身體上的變化,也帶給我更加積極的心態,跑馬之後生活似乎更加美好了。

    16年的大馬依舊是很艱難的跑完的,最後一段距離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似乎看不到盡頭,但卻能看到折返回來的其他選手,最後和一個大學生妹子互相激勵跑完全程的,也是將近六個小時。

    17年的太馬是我轉折的一次馬拉松,這一年我加入了當地的跑團,接受了更加專業的指導,跑前也進行過長距離拉練,得益於這些,我跑完全程後感覺很棒,與前兩次的疲憊不同,我跑完後直接取包趕往機場,馬拉松對我身體的影響變得很小了。

    18年的杭馬成績比太馬提升了幾分鐘,杭馬最後的絕望坡本打算走完的,結果剛停下來就被一個大姐推著跑了起來,還被鼓勵了加油,這也是最後成績提升了一點點的最大原因。

    跑步的路上遇見過很多有些且自律的人,他人熱情樂觀,對生活的充滿激情,對他人充滿友善。與他們相處讓我自己也在變得更好的路上越走越遠,明年要把今年缺席的獎牌補回來。

  • 5 # 茄子帝王

    從6月份開始跑步到現在,6個月了,跑了2次半程馬拉松,每次都能PB,超越自己的感覺真的很開心,會一直跑下去,我已經覺得跑步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想去浙大演講卻慘遭拒絕,浙大:電競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