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外語那點事
-
2 # 暖蟲笙簫
老師教學水平也是有高低的,有的老師講課講的風生水起,給學生補充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有的老師只會唸書,讓學生死記硬背,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得看你進什麼樣的班級,如果進了實驗班,班級裡配備的都是高水平老師,當然如果去了好學校,那麼老師整體水平就會好很多。
大學畢業了,現在回想以前,感慨頗多。我中考沒考上縣裡的重點高中一中,去了排名第二的學校,因為中考700多分進了實驗班,老師水平自然沒得說,然而自己對理科不是很感興趣,高二分科時選了文科,被分到了一個普通的班級,然後明顯老師不是一個水平的,以前實驗班的老師都是有高階教師證的,現在的沒有。分別講一下各位老師:語文老師30歲出頭男性,精力旺盛。理論知識不紮實,經常被學生質疑,特別是講病句,詩詞解析的時候,自己經常把自己繞進去;數學老師,45歲左右男性,喜歡騎老式腳踏車上班,穿著樸素,比較傳統,比較死板,數學老師中態度少有的不嚴厲,屬於講完課就走的那種老師;英語老師,胖胖的30歲女性,比較嚴厲,水平自認為學校能排上名的水準;政治老師30歲,性格比較溫和的女性,教學水平中等,就是字寫得不好看;歷史老師50歲男性,嚴重懷疑是不是名校畢業,因為是校長,所以經常不備課,講課口齒不是很清,講課純念課本;地理老師,高冷男性,屬於那種學生應該知道就不去講的老師,比較帥,也比較懈怠。
到了以後透過網路瞭解到,自己以前學校的教學資源比起好學校還是有差距,比如講義少只能自己手寫(一邊講課一邊寫,一心二用),教室沒有多媒體螢幕,老師沒有配備麥克風後排聽不清等等。
-
3 # 教育這件大事
普通和優秀差距還是蠻大的。
一味照本宣科的老師就是普通中的普通。
老師上課時如果只是照著書本讀,過不了幾分鐘聽課的學生就對課堂失去了興趣。
原因一:無趣。
原因二:不怕錯過知識點(反正講的書上都有,下課後自己看也一樣能跟上)。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提不起興趣的課堂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
每個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高效率的課堂需要老師精心設計一些活動(互動、知識擴充套件)把學生的注意不斷拉回課堂。
這需要老師備課的時候精心準備,照本宣科的課堂平素成一種疲態。
這樣的老師大多教學經驗淺,要麼就是激情不夠,混沌度日。這樣的老師,也很容易被學生遺忘。
而那種上課幽默風趣,常常能引經據典,金句不斷的老師,課堂看似混亂不堪,實則人人參與,人人思考,學習效率奇高。
在輕鬆快樂的環境中,大腦高速運轉,在這樣的環境下記住的東西,記憶也更長久。
這就是優秀老師的課堂。
若是孩子遇到“照本宣科”的普通老師,建議孩子課前預習,課上多提問,這樣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上課也不至於走神,還可以鍛鍊受益終生的自學能力。
祝孩子學習更上一層樓!
-
4 # 楊老師7197
教學水平:有高有低同樣課本教學效果不同與教師知識水平和方法有關:一個教師給學生一碗水老師需誰備一桶水把知識講透講請重點內容舉一反三:聯絡實際與相關知識因此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擴充套件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z作辛苦為培養下一代貢獻力量
-
5 # 朗吟也飛不過洞庭湖
如果深入瞭解高中教學,你會發現很多老師都不會去拓展延伸旁徵博引吸引學生的興趣,原因很簡單,一沒時間,二沒必要。
高中課程內容多,時間⬆️不允許老師自由發揮——課內的東西要講完都得掐著時間,何況補充。
高中生自習時間很多,是用來自己拓展思維的,如果都由老師代勞,遲遲不放手,學生何時才能自主發揮和自由成長。
高中生已經接近或者就是成人了,有意注意時間增加,不再需要老師煞費苦心的引導無意注意。是否精心設計課題匯入與趣味,已經不像小學初中那麼必要。簡而言之,小學初中要裹上糖衣才能被接受的東西,到了高中,已經不需要再裹了。
我們曾多次去知名高中調查學習,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大多數高中的平行班老師都力求講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但是重點班基本就直來直去,語速極快,完全不用匯入,幾乎不去舉例延伸。後來看了幾節自習課,明白了。
-
6 # 跟我學生物
高中階段老師照本講課,初中老師擴充套件思維式。我覺得吧,老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講課的方式,到底哪一種好呢?還真不一定!有的老師課講的天花亂墜,成績一塌糊塗;有的老師課上的平淡無奇,可是成績卻非常好。
我一直跟我們班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要主動去適應自己的老師,不要讓老師是適應你,他教了幾十年了就這風格,你讓他改變難度很大。你換老師,你要花更多時間去適應新老師。用生物學觀點來說就是生物要適應環境!不適應只能被淘汰!
學生有個特點就是推卸責任,學習不好沒我什麼事情,是老師不會教,是同學不和諧,是學校教學質量差!這些都是外因,內在因素是學生努不努力。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班裡整體成績很差,大家覺得老師普遍不行,但是這個班裡仍然有很多成績很好的學生!所以說根本原因還是出在孩子身上!
我剛上班時候也非常注意活躍課堂氣氛,用課件講的也是幽默風趣,學生也喜歡聽!但是一考試就考不過念課本的老教師。為什麼呢?因為學生不會聽課,我講完了學生聽完了課本還是新的。不知道背哪裡!後來我改變方式方法,講完課還要給學生畫一遍課本。這裡畫下來背過,考試會考!
教材之所以作為教材肯定是千挑萬選的,照課本講我覺得沒毛病。高中階段初中階段重要的不是講課本,重要的是刷題,刷題,刷題!不斷的刷題才知道出錯出在什麼地方,在刷題中改正錯誤,才能不斷進步!
-
7 # 沒事王者有事王者
我大學經濟學一個代課老師。上課就照著書講,書外的不講也不讓提問。被我們全班同學告到學校開除了,她之前已經入職三年再教我們一年就可以轉正了。真的很垃圾的一個老師水平很次,還是博士學位。
老師教書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教學生學習方法,舉一反三,有經驗負責任的老師早就把課本摸透了。講一個題知道那個點學生容易錯多舉幾個例子加強一下記憶。容易記重複性的知識可以減少反覆講。
-
8 # 閒著聊聊天呀
看了很多回復,認為照本宣科是對的,真是寒心。這樣的老師在我們學校的教學考評中是一票否決制:捲鋪蓋走人!
高中生不認識字呀?要你念;你嗓音好,催眠呀?
為什麼教育質量不高?大家清楚了吧?
人才就是被這樣不合格的老師埋沒的。
回覆列表
高中的學習階段就不可以像初中和小學那樣依賴老師了,凡事都必須自己提前搶跑,如果只是依賴老師,那麼想要考出非常好的成績是非常難的。
能夠上高中的學生智商都不低,但是最後考試的時候成績天差地別。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在學習方法上。學得好的學生並不一定是最聰明的學生,但是一定是,搶跑搶得最多的學生。
很多學校在高一開始前就要求所有的學生把高中英語3500詞背完,然後進入高一之後就開始,被大量的片語短語。這樣的學校,英語高考平均分一般來說都在115分一本平均線之上。
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知道這個道理。很多老師也不瞭解這個道理,只是按部就班的教學,所以,最後學校的分數就和這些好學校拉開了差距。
在高中階段老師教的怎麼樣並不重要,再好的老師都能夠教出差的學生,真正在於自己。
對於適合記憶的科目,越早背完越好,最好能夠在高一就把該背的都背完了,背完之後在高二高三慢慢複習,這樣學習的效果會比把所有的內容堆到高三要來的好得多。
如果能在高一高二就把該背的內容全部都背完了,那麼到了高二高三,只需要做題鞏固,並且定時複習就可以了。
還有像生物這樣的科目,最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老師上課之前,就把課本的每一句話都分別背熟,等到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內容就是把你自己背過的內容複習一遍。做題的時候又是在複習。
如果是方式的老師講,老師上課的時候,你什麼都聽不懂,等到做題的時候,你都是在抄書。那樣的學習效率,就和能夠提前搶跑的那些學生沒法比了。
高中學習學會搶跑是關鍵,不要等老師,老師教得怎麼樣完全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