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農曆的12月臘月“寒冬臘月”描寫的是農曆十二月,即草木凋零,冰峰雪蓋的隆冬。“臘月”二字由來久遠。古代,人們把歲終祭祀祖先,祭拜眾神,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的祭奠儀式稱為“臘”。因“臘祭”時常備以野外獵獲的禽獸為供品,所以“臘祭”亦稱“獵祭”。舊典籍中,“臘”與“獵”字意相同。《風俗通》記道:“臘者獵也,因獵取獸祭先祖也,或者臘接也,新故交替,狎獵大祭以報功也。”又載:“陰曆十二月也,以是月臘祭百神,故謂之臘月。”到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 臘日臘月重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指農曆十二月初八,祭祀百神之日,舊稱“臘日”,俗稱“臘八節”。《荊夢歲時記》中有:“十二月八日為獵日”的記載。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 (公元 67年 )佛教傳入中國後,臘日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相傳,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佛前本是王子,但他絕欲苦行,曾遊遍印度的名山大川,尋求人生的真諦。這一天他來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的尼連河畔),由於地方荒僻,人煙稀少,因勞累飢餓過度而昏倒在地,巧遇一位牧女途徑此處,她以雜糧摻野果和甘甜清泉熬成粥把釋迦牟尼救醒。釋迦牟尼食畢頓覺元氣恢復,精神振奮,在尼連河沐浴後,定下心來在菩提樹下靜坐冥思,於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所以,佛教徒稱此日為“佛成道節”。中國佛教徒於每年臘月初八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女在佛座前獻“乳糜粥”。詩云:“獐牙之稻粲如玉,法喜曉來炊作粥。取材七寶合初成,甘苦辛酸五味足。稽首獻物仰佛慈,曰汝大眾共啜之。 臘八粥喝臘八粥本是佛教徒的習俗。每至臘月初八,寺院的僧侶滌淨器皿,皆取香谷和果子,終夜經營到天明時熬成熟粥,用以供佛祖,並誦經談法喝臘八粥,以示紀念釋迦牟尼。據《武林舊事》記載:臘月“八日,則寺院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子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到明代,臘八粥成為皇帝賞賜朝臣的佳品。特別是清代,喝臘八粥之風更為盛行,在宮廷裡,皇帝、皇后、皇子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大寺院發放米果,供僧侶食用。 史料記載,到宋代,民間爭相效法,都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熬臘八粥,俗稱“臘八飯”。不僅自家食用,有的還以此饋贈親友。嗣後,臘八粥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民間慶賀豐收的習俗,象徵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不過民間的臘八粥要比寺院裡的臘八粥豐富得多,因地而異,花色多樣,香甜美味。臘八粥一般選取粳米或糯米為主料,再加些附料,湊足 8種煮熬而成,故又稱“八寶粥”。但也有多者則達十餘種,少者也有四五種。《燕京歲時記》中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紅棗合水煮熟,外用桃仁、杏仁、瓜子、花生仁、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乾以作點染。”營養價值較高,俗謂可以延年益壽。如今,民間在熬臘八粥的同時,各家於這天醃製“臘八蒜”。剝蒜浸入醋中,到春節吃餃子時食用,醋香蒜碧,別具風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一些經典的穿越言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