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蛻 別名:蟬退、蟬衣、蟲蛻、蟬殼、知了皮、金牛兒、伏殼、枯蟬、蟬甲、蟬退殼、蟬脫、熱皮、麻兒鳥皮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3至1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蟬蛻知識介紹: 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黑蚱蟲體較大,棲於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經過1個世代往往要12至13年,中國分佈於遼寧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夏、秋季在蟬所木版的樹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樹幹上採集。收集後去淨泥土、雜質,曬乾。包裝置乾燥處,防止壓碎和潮溼。 蟬蛻形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3至4釐米,寬約2釐米,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觸角1對,多斷落;複眼突出;頸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型裂片,裂口吶卷,脊背兩側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以身幹、色黃亮、體輕、完整無雜質者為佳。 蟬蛻補充資訊: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壓。 蟬蛻適合人群: 孕婦慎服。 蟬蛻食療作用: 蟬蛻味甘、辛、微鹹,性涼;歸肺、肝經;輕清涼散,可升可降; 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祛風止痙的功效; 主治風熱感冒,咳嗽,頭暈,麻疹不透,咽痛音啞,目赤翳障,風前瘙癢,小兒驚癇、夜啼、破傷風。 蟬蛻做法指導: 1. 溫病初起,發熱咳嗽者,可與薄荷、前胡、牛蒡子等配伍。 2. 麻疹初期,透發不暢者,可與葛根、牛蒡子、薄荷、檉柳等配伍。 3. 風熱上攻,目赤腫痛者,可與石決明、赤芍藥、白蒺藜等相伍,以疏風清熱。 4. 面板風疹痛瘙癢者,可與防風、白鮮皮等配伍。 產地分佈 主產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四川等地。以山東產量較大。 我是山東的,我們那裡很多這個東西。
蟬蛻 別名:蟬退、蟬衣、蟲蛻、蟬殼、知了皮、金牛兒、伏殼、枯蟬、蟬甲、蟬退殼、蟬脫、熱皮、麻兒鳥皮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3至1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蟬蛻知識介紹: 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黑蚱蟲體較大,棲於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經過1個世代往往要12至13年,中國分佈於遼寧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夏、秋季在蟬所木版的樹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樹幹上採集。收集後去淨泥土、雜質,曬乾。包裝置乾燥處,防止壓碎和潮溼。 蟬蛻形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3至4釐米,寬約2釐米,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觸角1對,多斷落;複眼突出;頸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型裂片,裂口吶卷,脊背兩側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以身幹、色黃亮、體輕、完整無雜質者為佳。 蟬蛻補充資訊: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壓。 蟬蛻適合人群: 孕婦慎服。 蟬蛻食療作用: 蟬蛻味甘、辛、微鹹,性涼;歸肺、肝經;輕清涼散,可升可降; 具有疏散風熱,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祛風止痙的功效; 主治風熱感冒,咳嗽,頭暈,麻疹不透,咽痛音啞,目赤翳障,風前瘙癢,小兒驚癇、夜啼、破傷風。 蟬蛻做法指導: 1. 溫病初起,發熱咳嗽者,可與薄荷、前胡、牛蒡子等配伍。 2. 麻疹初期,透發不暢者,可與葛根、牛蒡子、薄荷、檉柳等配伍。 3. 風熱上攻,目赤腫痛者,可與石決明、赤芍藥、白蒺藜等相伍,以疏風清熱。 4. 面板風疹痛瘙癢者,可與防風、白鮮皮等配伍。 產地分佈 主產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四川等地。以山東產量較大。 我是山東的,我們那裡很多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