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症狀
病菌以危害葉片為主,嚴重時蔓延至葉柄、莖蔓。葉正、背面均可受害,黃瓜葉片上有大小不一的枯斑,小的斑為多角形,受葉脈限制。大的斑直徑有1.5~2釐米,近圓形且凹陷。仔細觀察發現這種斑有一個略白的靶心,溼度大時病斑靶心外圍形成一個黑色黴菌組成的菌圈,在葉片正反兩面均可出現。病斑可以連成片,葉片乾枯。發病從下部葉開始,逐漸向上部蔓延。重病株中下部葉片相繼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二、發生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飛濺傳播。溫暖、高溼有利於發病。發病溫度20℃~30℃,相對溼度90%以上。溫度25℃~30℃和溼度飽和時,病害發生較重。三、防治方法
1.適時輪作。發病田應與非寄主作物進行兩年以上輪作。
2.種子消毒。該病菌的致死溫度為55℃、10分鐘,所以可採用溫湯浸種的辦法:種子用溫水浸種15分鐘後,轉入55℃~60℃熱水中浸種10~15分鐘,並不斷攪拌,然後讓水溫降至30℃,繼續浸種3~4小時,撈起瀝乾後置於25℃~28℃處催芽,可有效消除種皮病菌。用溫湯浸種最好結合藥液浸種,殺菌效果更好。
3.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清除病蔓、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燬,減少初侵染源。控制空氣溼度,實行起壟定植,地膜覆蓋栽培,於膜下溝裡澆暗水,減少水分蒸發,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溼。
4.藥劑防治。由於病菌侵染率高,因此要做好早期防護,重點噴中、下部葉片,交替用藥。可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60%百泰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等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在藥液中加入適量的葉面肥效果更好
一、危害症狀
病菌以危害葉片為主,嚴重時蔓延至葉柄、莖蔓。葉正、背面均可受害,黃瓜葉片上有大小不一的枯斑,小的斑為多角形,受葉脈限制。大的斑直徑有1.5~2釐米,近圓形且凹陷。仔細觀察發現這種斑有一個略白的靶心,溼度大時病斑靶心外圍形成一個黑色黴菌組成的菌圈,在葉片正反兩面均可出現。病斑可以連成片,葉片乾枯。發病從下部葉開始,逐漸向上部蔓延。重病株中下部葉片相繼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二、發生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飛濺傳播。溫暖、高溼有利於發病。發病溫度20℃~30℃,相對溼度90%以上。溫度25℃~30℃和溼度飽和時,病害發生較重。三、防治方法
1.適時輪作。發病田應與非寄主作物進行兩年以上輪作。
2.種子消毒。該病菌的致死溫度為55℃、10分鐘,所以可採用溫湯浸種的辦法:種子用溫水浸種15分鐘後,轉入55℃~60℃熱水中浸種10~15分鐘,並不斷攪拌,然後讓水溫降至30℃,繼續浸種3~4小時,撈起瀝乾後置於25℃~28℃處催芽,可有效消除種皮病菌。用溫湯浸種最好結合藥液浸種,殺菌效果更好。
3.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清除病蔓、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燬,減少初侵染源。控制空氣溼度,實行起壟定植,地膜覆蓋栽培,於膜下溝裡澆暗水,減少水分蒸發,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溼。
4.藥劑防治。由於病菌侵染率高,因此要做好早期防護,重點噴中、下部葉片,交替用藥。可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60%百泰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等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在藥液中加入適量的葉面肥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