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
2 # 凌瀾若微
《甄嬛傳》主要寫了雍正朝後宮諸位妃嬪為了爭寵互相鬥爭的故事。那麼各位皇妃與皇帝的關係如何呢?
一,先說女主甄嬛。甄嬛與皇帝的關係主要分了兩個階段。第一次入宮為第一個階段,第二次入宮為第二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皇帝因甄嬛長得像她的原配摯愛純元皇后而對她寵愛有加,甄嬛也把雍正皇帝當做自己能夠“白首不相離”的那個人。直到甄嬛看見雍正寫給他愛妻的書信,說“菀菀類卿,暫排苦思”。甄嬛才徹底醒悟,“以前的情愛與時光全都錯付了”,亦頭也不回的出家修行。等到甄嬛第二次入宮時,是她得知自己父親病重,再不加以救治就可能命歸黃泉,以及誤以為允禮已死去。這次入宮,甄嬛已不愛雍正,這個把她當替身的人,只是利用,利用他醫治好自己的父親,以及之前想的為允禮報仇。等到雍正殺了果郡王,玉隱也死去時,甄嬛對於雍正則已沒有半分情分,直接想殺了他。這就是甄嬛的對雍正的心理路程,先愛後恨,最後恨得想殺了他。
二,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與雍正的感情,屬於一頭熱型的。皇后對雍正是自私的愛,愛到不希望雍正和其她的女人生孩子。而雍正剛開始對她只是敬重,覺得她端莊大度,愛卻不多。待到後來知道她謀害純元皇后時,則頓時大怒,與她死生不復相見。
三,華妃娘娘,華妃娘娘則對皇帝傾注了全部的愛。在雍正的心中,華妃也是獨一無二,無人可取代的。所以說雍正是愛華妃的。只是雍正更愛的是他的帝位。為了能坐穩江山,犧牲了一個他愛,也愛他的痴情女子。可謂嘆哉。
四,純元皇后,一個未出場的角色,卻是雍正心中最完美的人物。不僅溫柔仁慈,而且善吹簫,唱歌、跳舞、詩書、女紅樣樣精通,無人可以比擬。雍正對他一見鍾情,立刻冊為福晉。之後更是專房之寵,他們之間的感情是令人羨慕的,也是雍正諸位后妃中最真實最和睦的感情了。
五,安陵容,皇帝對於安陵容沒有愛,說的難聽些就是一個解悶的妃子。而安陵容也清楚的知道,皇上不曾喜歡過她。所以她每次都會盡力的去討皇帝喜歡,為了能夠在宮中的日子好過些。安陵容對皇帝應該也沒有愛吧,否則也不會用迷情香一類的東西來魅惑他。
六,端妃、敬妃。端妃是很愛皇帝的。為皇帝背了黑鍋,仍然沒有怨恨他,華妃死後依然全心全意的對待皇帝。端妃幾乎是最早入宮的妃嬪之一,少年夫妻,感情都是很深厚的。皇帝對於端妃,我感覺是敬重對於愛戀。敬妃,她清楚的知道皇帝對於她只是為了制衡華妃的需要,愛很少,敬妃對於皇帝也是可有可無,大家都是平淡度日罷了。
八,沈眉莊。沈眉莊對於皇帝,剛開始也是小鳥依人般的愛戀。之後皇帝對於華妃對她的誣陷沒有盡力的查證,反將她禁足,對她的生活不管不顧,即便染了時疫,除了甄嬛也無人關心,使眉莊明白皇恩這種東西是可有可無的,所以不必放在心上。皇帝對於沈眉莊多少有些歉疚,覺得她大方得體,可以協理六宮。但說道愛,皇帝對於沈眉莊也許沒有很多吧。
九,琪嬪,皇帝只是覺得她呆呆萌萌的,有時候很俏皮可愛罷了,真正的喜歡談不上。琪嬪對於皇帝,大概也是爭寵的成份多一些吧。
-
3 # 琅琊小少爺
后妃對待皇帝,絕大部分都是把皇帝當成上司吧,即便你對他傾心,也只能是算計著自己如何才能得寵,即便是不屑於算計,你的榮辱與共,與皇帝息息相關,你家族的榮耀,也和你的受寵程度有關,所以有時候你不得不爭,皇帝永遠是高高在上,他手握生殺大權,頃刻之間,一切榮華富貴和滿門榮耀,都不復存在。唯一不在乎的,就是葉瀾依吧,她知道齊妃送來的湯有毒,卻還是毅然決然的喝下去,她根本就不想給皇帝生孩子,以至於她最後為了給果郡王報仇,不惜刺殺皇帝。的確,愛皇帝的人有,但基本上都是一廂情願,華妃年世蘭,很愛皇帝,可是她卻要和別的女人分享皇帝,所以她也會吃醋,敢明目張膽的去懲罰和她爭寵的女人,甚至說出了“凡是和我爭寵的女人,就都得死。”這樣的話,她覺得只要那些女人死了,皇上就會回到自己身邊,畢竟自己以前是很受寵的,而且自己家有哥哥撐腰,在哥哥有僭越行為的時候,也加以規勸,可以看出來,她對皇帝是又愛又怕。端妃年少時也愛過皇帝,不然也不會心甘情願為皇帝和太后背黑鍋,打掉年世蘭的孩子,被年世蘭灌了紅花,不能做母親,還不時的被年世蘭刁難,她大約從知道年世蘭不可以有孩子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同是將門出身,也不能有孩子,自己背的那個黑鍋,大約也是提醒自己,自己心中有數,所以多年來以生病為由,深居簡出,但是對宮內發生的一切風吹草動了如指掌。皇帝太后對她是有些愧疚的,端妃性格不似年世蘭飛揚跋扈,一直以來不問世事,還被害得失去了懷孕的可能,所以封了妃,雖不受寵,卻沒人敢把她怎麼樣,下人也不敢拜高踩低,所以她對皇帝的那些愛,有點老夫老妻的感覺,平淡如水,但是卻又不似平常夫妻,宮裡不缺年輕的美人,她也不奢望自己能怎麼樣,只是希望自己能夠報仇,再有個孩子就滿足了,端妃對皇帝可能也就是有個夫妻名分,存一點夫妻情分,否則端妃也不會明哲保身,多年深居簡出,就算她當年愛過,這麼多年,皇帝身邊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自己平時也很少見皇帝,再深的感情也淡了,何況他們本就不是特別兩情相悅的喜歡,他只是她唯一的夫君,她卻不是他唯一的女人,更別提妻子。皇后對皇帝愛嗎?她更愛的是皇帝給她的榮耀吧,可以讓她告別過去庶出的身份,讓她擺脫姐姐的陰影,讓她得到了短暫的幸福,皇帝曾經對她很寵愛,還送她了一對手鐲,“願如此環,朝夕相見”,還承諾她,孩子生下來就是嫡長子,嫡長子啊,她夢寐以求的嫡出身份,終於在她向姐姐炫耀自己得到這一切,讓她入宮陪伴有孕的自己後,姐姐和丈夫一見鍾情,自己的一切都沒有了,她害死了姐姐和外甥,以後得許多年,她都恨著姐姐,恨著所有受寵的女人,更加憎惡能為皇帝生兒育女的女人,她不過是為了以後能做唯一的太后,所以她對皇帝的愛太恐怖,自私不能用,每個人的愛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一面,她的愛太恐怖。甄嬛也許對皇帝曾經愛過,但是甄嬛從一開始就知道皇帝不屬於自己一個人,她對皇帝的愛,心裡也是有算計的,她和皇帝初遇的時候就知道皇帝不是果郡王,她就是皇帝,電視劇裡沒有表現出來,小說裡有描述她的心裡活動,她對皇帝並沒有多愛,只是恰好皇帝還算寵愛自己,自己別無選擇。就像我們談戀愛一樣,遇到一個寵愛自己的男人,怎麼能不淪陷?怎麼能不高興,然而在遇到事情(有句話說的好,生孩子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還是鬼一個道理)的時候,看對方的反應就知道,是有多愛了,甄嬛可為了家族沒少算計,後來出宮也是對皇帝有了一些失望,談戀愛的我們難道不是嗎?我們鬧矛盾的時候,鬧得不可開交就算了,關鍵這個男人還有生殺大權,你一輩子都要和他在一起,沒有了寵愛,宮裡那麼多人想至你於死地,你根本沒法活下去第一次失寵不是被扇了耳光嗎?安陵容,原著裡喜歡的人甄嬛的哥哥她根本就不想承寵,若不是因為自己的爹不爭氣,自己不得不爭寵,報答皇后的恩情(其實是甄嬛救了她爹,她以為是皇后)安陵容只是把皇帝當成獲取自己利益的工具,不然也不會給傅如吟五石散,讓她給皇上服食,目的就是為了讓皇后心痛,獲得那種報復的快感。她恨皇帝,卻又不得不依附皇帝,最後自己吃杏仁而死。敬妃也不必說,有多愛皇帝?不過是一般的附屬關係而已吧。
回覆列表
皇帝家有太複雜的關係,看看我梳理的是否有點道理
純元皇后,一個標準的舊式貴族女子,愛不愛皇上不知道,即使是愛也是被動的那種;皇上對於純元皇后,一定深深喜歡過,但之後多少是有自己刻意美化以及強化了的記憶在裡面。如果生活還要繼續,最深沉的思念應該埋在心底。用對過往的偏執的回憶,深深地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的幸福。
皇后,愛皇上,但抓不住愛情的時候,可以抓到的地位和權利就更為重要;皇上對於皇后,更多的是對亡妻和母親的承諾。原本可以輕鬆的關係,因為承諾帶來的壓力而形成了一道無形的牆。這個很好理解,就好比每天都是六點起床,突然頭天領導說“明天出差,六點起啊,別遲到了!”那很可能是這一宿會醒無數次,就怕起晚了。壓力本身對於愛情而言就是先天不足,倆個人不可能走近了。
端妃、敬妃和眉莊與皇上之間是家人,尤其是端妃,她最瞭解皇上,也是最愛皇上的人。她可以為皇帝做很多事。比如給華妃的那碗墮胎藥。即使事前她不知道怎麼回事,事後她一定知道是皇帝在利用她。雖然她因此受到華妃的報復,她也沒有解釋,也沒有怨恨皇帝。在皇帝的最後的日子裡,她是唯一在乎皇帝的人。但皇帝與她沒有愛情,是最濃的親情。
敬妃,皇帝不愛她,她也不愛皇帝。眉莊,愛過皇帝,被深深滴傷害過後對皇帝只含歉疚和想做補償的情感嗤之以鼻。
甄嬛,曾經希冀過愛情,但很快清醒地認識到她的男人是皇上。當這份情感被謹慎地維護與利用之後,兩人間的情就不是愛情了;他倆前期是戰友同盟,關係比較牢固;當共同的敵人沒有了,關係自然淡了散了。當兩個同樣聰明與擁有強烈慾望的人,因愛生恨而絞殺在一起,就是刀刀見血了。
華妃,最像愛情的愛;皇上,不能迴避火一樣的女人。他倆的關係似乎應了那句話“相愛容易,婚姻很難”,婚姻中夾雜了太多的複雜的關係與算計,尤其是對於皇上。
曹貴人、欣嬪和麗嬪與皇帝之間,愛情肯定談不上,皇帝就是她們的長期飯票。各種討好和爭風吃醋也就是為了這個飯票而已。
琪嬪,後入宮的一沒心眼又任性的小姑娘,對於皇帝就是大小姐的好勝心,一定要得到,得到的是不是愛情她是不知道的。皇帝對於她就是新鮮而已。
安陵容,她自己都說了:皇帝就是把她當玩意。解悶玩的。她對於皇帝是怕+溜鬚+因為只被當做玩意的狠。
所以,在這一個男人和一群女人的關係中,端妃是自始至終最愛皇帝的人。
瞧瞧,陷在網一樣複雜的男女關係中的人活著有多累。一個男人很難搞定和眾多女人間的關係,最後是一無所有地去了。一夫一妻,值得擁有的簡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