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會我亮哥

    一、原材料匱乏。研製原子彈就需要大量的鈾礦石,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

    二、從別處開採,那就涉及到運輸的問題,但美英兩國海軍控制了制海權。

    三、科技實力還有欠缺。不像美國,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都去了美國,其科技研發能力是無與倫比的。

  • 2 # 古風93814281

    謝謝邀請,二戰期間,除了美國,蘇聯、德國、日本等國都在全力研發原子彈,但是最終也只有美國在二戰時期成功了。這並不奇怪,是綜合國力和地緣政治的雙重因素才造成這樣的結果。日本彈丸之地,基礎工業和研究也與美德蘇等國差一大截,又慘遭美空軍戰略轟炸,確實不可能在當時研製成功。

  • 3 # 度度狼gg

    日本研發原子彈的工程被命名為“仁計劃”,是以當時日本首屈一指的核物理學家仁科芳雄博士主持和命名的,東條英機上臺後一度也非常支援,但是日本缺乏必要的資源,所以始終沒能成功。

    一,日本沒有研製原子彈必須的放射科原材料“鈾”,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整個東亞地區也沒有。日本唯一能夠獲取的物件是遠在歐洲的盟友納粹德國,但是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的產量也不高,另外最困難的是運輸 ,兩國相隔萬里,海上運輸線完全被盟國控制。

    戰爭末期的1944年,納粹德國用U型潛艇秘密給日本送來了一點鈾,可是數量太少了,仁科芳雄僅能用來做部分試驗用,距離生產出原子彈差距太大。

    (仁科芳雄)

    二 ,在美國空軍的大規模高強度戰略轟炸下,日本本土重要的工業城市已經是一片廢墟,電力供應基本中斷,而研發原子彈所必需的加速器分離環節要耗費大量的電能,日本人實際上已經不具備這個硬體條件了。

    三,以仁科芳雄博士為首的日本研發小組,在核武器的研發理論上也相對落後美國和德軍很遠,這項工作需要大批各方面的專家和人才,美國為“曼哈頓”計劃撥配了高達15000餘人 ,而日本是無力提供如此龐大的人才隊伍的,整個二戰期間,日本的科技研發力量也並不強大,很多武器都是仿製西方然後再中國產化。

    在1945年8月6日美華人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後,去廣島現場確認的就是仁科芳雄,瘋狂的日本大本營當時還要求他六個月內造出原子彈以對抗美國,仁科無奈地回答說:

    別說六個月,就是六年也不行,我們沒有鈾,沒有電,我們什麼也做不了。

  • 4 # 冰冷雨天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了一顆原子彈,三天以後又在長崎投放了一顆。

    (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

    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用在戰場,雖然很令人震驚,但聽到這個訊息以後的人們並不懵逼,沒有多少人去問“原子彈是啥?”,只不過在感嘆“美華人有了原子彈”。

    因為原子彈不是什麼新概念,策動9.18事變,挑起戰爭的石原莞爾在1941年寫的《戰爭史大觀》中在談到未來戰爭的新式武器時就說過這樣的話:“原子核破壞會產生令人驚異的能量,如果人類能夠使用這種能量會怎樣?飛機可以長時間高速飛行,世界會變得非常窄小,或者使用這種能量作為破壞力,可能會是瞬間決定戰爭成敗的力量”。

    昭和三大參謀之一的石原莞爾甚至準確地預測到了使用原子彈的結果:“瞬間決定戰爭勝負”。

    (穿著中式服裝的石原莞爾夫婦)

    石原莞爾不是物理學家,只是一介武夫。連他都知道的事情也就是人人都知道的一般常識。就是說早在30年代,大家就都知道能夠使用核裂變能量來製造炸彈。

    既然是世人皆知的常識,當然大家都會去嘗試著製造,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人的傳統是陸海要各搞一套,在原子彈問題上也是這樣。

    日本陸軍對鈾炸彈(那時還不叫“原子彈”)真正感興趣是從1940年3月開始的。當時的陸軍航空本部部長安田武雄成立了一個班子研究鈾炸彈,得出結論是用鈾235製造的炸彈會有巨大的破壞力,陸軍大臣東條英機聽了報告以後表示:“那讓專家們去研究研究看看。”

    有了東條的許可,安田就去找成立於1917年的官辦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在1930年代就有很大規模了,在高能物理的研究上有一定的經驗,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和狄拉克都來這個研究所訪問過。

    理化學研究所的仁科芳雄教授花了三年時間最後於1943年5月交給安田一份報告。內容大體是:

    一、 公斤鈾235的爆炸能量相當於1萬8千噸火藥。

    二、 離鈾235最好用熱擴散法。

    三、 僅僅從技術上來說,製造鈾炸彈是可能的。

    這時海軍省下屬的艦政本部也在偷偷摸摸搞,不讓陸軍知道。海軍找了一大堆牛人,如後來日本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京都帝國大學教授湯川秀樹教授,創立了“坂田模型”的名古屋帝國大學的坂田昌一教授等人。

    (毛澤東接見坂田昌一)

    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是1942年6月才開始,比日本人晚了兩年多,按說日本人應該更早出成果才是,但是因為日本人和美華人的行為模式不同,所以結果也不同。

    美國是從曼哈頓計劃的一開始就由軍方主導,以兵器製造為目的,而日本是那些教授們在主導。戰爭期間經費困難,學術研究不容易,現在正好逮著了肯出錢的主兒,那些教授們可高興了,這就使日本即使在戰爭期間也沒有中斷物理研究,所以湯川秀樹教授在1949年能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但這樣一來,兵器開發的目標就拋到一邊去了。

    東條英機拿到安田轉來的仁科教授的報告時還沒注意,就只是給了個原則性的批示:“這個東西有關戰爭的勝負,趕快去搞。”

    真正想要“鈾炸彈”是在1944年6月塞班島失守,“絕對國防圈”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之後。東條英機找來兵器行政本部部長菅晴次中將,要他趕快研發出“決戰兵器”,也就是鈾炸彈來。菅晴次中將把這件事交給了“八研”(兵器行政本部第八研究所)去幹,說是“不管用什麼方法,趕快找10公斤鈾來”。

    日本從這時開始才由軍部來主導認真幹這件事,前4年多都在玩,而現在想幹了,條件已經沒有了。

    在天然鈾中可以用來製造原子彈的鈾235的比例只有0.7%,如何提煉出這0.7%來才是問題。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

    八研從動員了所有能動員的力量在本土,滿洲,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找金屬鈾,1944年夏天終於在馬來半島找到了鈾礦,但是當時已經沒有了制海權,就是挖出來了也運不回來了

    在本土找吧,1944年11月末,在福島縣石川郡石川町找到了鈾礦,這一下總算解決了原料問題。有人就開始計算了:要10公斤鈾235,就得有500公斤氧化鈾,就得采53萬噸礦石,可是開發的勞動力呢?文部省說他們出面找中小學生去採礦。

    開採出來的鈾礦要進行分離,仁科芳雄教授主張採用“熱擴散法”,需要兩個同心的金屬大圓筒,在裡面加入氣化了的鈾,輕的鈾235會浮在上面,用這種方法進行分離。陸軍是真想這個“鈾炸彈”,在當時那麼困難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來了能做大圓筒的材料。但美國鬼畜1945年3月搞東京大空襲,把那作圓筒的材料給炸沒了,這麼一來,就算有了鈾礦石也玩不轉了。

    小孩子在這邊開礦,大人在那邊找圓筒,忙得正歡,突然6月28日來了一道命令:不幹了。

    這是仁科教授不願幹了,他打了個報告說,日本現在的能力每天只能分離出一毫克鈾235。想湊滿做原子彈所需的10公斤的量需要數萬年時間。日本做不出來,美國也做不出來,因為就算美國比日本強100倍,也需要幾百年。

    這就是麥克阿瑟一到日本就把理化學研究所改組成株式會社的原因,也是任命仁科教授為首任社長的原因,要不然仁科教授會成為戰犯的。這就是大本營在廣島被原子彈炸了以後不肯承認是原子彈的原因,他們還記得仁科報告,當時是懵了,認為不科學。

    但是不承認沒用,他們馬上也明白了這是原子彈。於是大本營這次不找理化學研究所那幫騙紙了,找八研。讓他們計算一下美國可能有多少原子彈。

    八研的山本洋一技術少佐用能收集到的資料算了一下,結果是這樣的:美國的鈾礦石主要來自加拿大北部,1939年的產量是一萬噸鈾化合物。按鈾235含量0.8%計算的話一年可以弄到30噸鈾235,一個原子彈用30公斤鈾,美國可以造1000個原子彈。

    算了,美國鬼畜居然有了1000個原子彈,就算一半是廢品也有500個,起碼不會少於250個。

    最後山本少佐報上去的數字是美國可能擁有250到500枚原子彈。這個數字太大了,大本營不敢提到御前會議上去,對天皇就瞞了下來,但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數字,沒人再敢提要“一億總玉碎”了,碎了白碎,日本人的意志被這個數字完全摧毀了。

    於是在1945年8月14日的最後的御前會議上天皇裕仁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8月15日中午的“玉音放送”向大日本帝國臣民傳達了大日本帝國陸軍和大日本帝國海軍的無條件投降。

  • 5 # 區域拒止

    造不出來,沒原料沒資源。

    圖為仁科芳雄

    日本的核計劃起步不晚。東北大學教授Hikosaka Tadayoshi(彥坂忠義)早在1934年便已經指出核能發電和製造武器的可能性,而與愛因斯坦同時期的Yoshio Nishina(仁科芳雄)早在1916年便建立了自己的核研究室,並在1938年從伯克利分校購買了一臺迴旋加速器。

    安田武雄

    就在1940年,時任陸軍航空局技術研究所所長的岸田武雄中將在火車上偶遇了仁科芳雄,可能是討論了核武器的可能,在1941年4月開始了日本的核裂變專案時,安田將核武的研製工作首先交給了理化學研究所的大河內正敏,而大河內正敏又將此事交給了仁科芳雄的核研究實驗室。同時,日本海軍的技術研究所也進行可信性的調查,併成立了核物理應用研究委員會,不過得出的報告得出結論時需要幾百噸鈾礦,消耗全日本發電量的1/10和銅產量的一半,而且原子彈製造時間至少需要十年左右,於是1943年3月6日該委員會被解散。

    不過日本核武器計劃並未終止,1943年陸軍主導將該專案命名為仁(Ni)計劃,該階段主要負責鈾235的提純,使用的是熱擴散的方法,以仁科芳雄實驗室為主,另一方,海軍主導的大阪大學的核研究實驗室F計劃以離心法提純核原料。不過在1945年,轟炸將仁計劃的實驗室和裝置全毀了,只剩下離心機的研製,而且當年美國的原子彈就已經炸到了日本頭上,已經太晚了。

    理化學研究所

    而日本核原料一直都缺,1943年還想和德國交易買鈾礦石使用潛艇運輸,不過日本自己的潛艇運貨失敗,被美軍擊沉一艘,逃逸一艘,只用回來500公斤鈾礦,1945年德國用U234運了560公斤鈾礦,可惜途中德國投降,U234浮出水面投降美國,這下鈾礦又沒了。沒過幾年日本投降,而核原料一直都沒攢夠。

    U234

  • 6 # 馮瑋

    看到了幾位朋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感到有必要做些補充,並將頭緒理一下。

    二戰期間,日本陸軍和海軍分別進行了原子彈研發。海軍的原子彈研發計劃代號“F研究”(F是Fission即核裂變的首字母)。1942年,根據日本海軍部掌握的確切情報,在一些逃離納粹迫害的猶太裔科學家幫助下,美國正研製原子彈並取得重大突破。於是,海軍方面成立了由海軍牽頭、以京都帝國大學科學家為主的核物理研究委員會,荒勝文策任首席科學家,透過離心分離法,提煉製造原子彈必須的濃縮鈾235。1949年為日本獲得第一個科學諾貝爾獎的核物理學家湯川秀樹也參加了研製。但是,由於面臨各種困難,而且委員會認為在短期內無法取得任何成果,並認為美國和德國也不可能研製出原子彈,解散了這個委員會。

    在海軍的“F研究”停止後,陸軍1941年5月開始實施的原子彈研製,卻仍得到推進。陸軍的研發計劃代號“仁方案”,以負責這項計劃的理化研究所核物理學家仁科芳雄姓名的首字母命名,核心成員是東京帝國大學、東北帝國大學、大阪帝國大學的科學家。1943年5月5日,仁科芳雄向日本陸軍航空技術研究所所長安田武雄中將遞交了一份報告,提出實驗證明,製造原子彈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安田武雄把報告轉呈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東條英機審閱了報告後命令,凡是研製原子彈所需的資金、材料、人力,均須優先撥放,一定要儘快研製出“決勝武器”。

    然而,日本缺乏研製原子彈的關鍵材料——鈾。挖遍了日本列島和北韓半島一些著名的礦產地,採集了各種礦石標本,卻始終沒發現鈾。1944年,日軍又在北韓半島、中國東北、蒙古、新疆等地進行鈾礦勘探,也一無所獲。在1945年之前,“仁方案”研製團隊先後進行了6次鈾分離試驗,但均以失敗告終。

    1945年3月10日,美軍對東京進行了代號為“會議室行動”的大規模轟炸, 用B-29戰略轟炸機投放了大量特製燃燒彈。並炸掉了“仁方案”的大本營——日本航空技術研究所49號樓,實驗室和鈾同位素分離器被炸得支離破碎,從而使日本想研製出原子彈,“將美華人趕下太平洋”的夢想,徹底破滅。

    1943年,日本建成研製原子彈的裝置:直徑150釐米的迴旋加速器。

  • 7 # 鬥天鬥地鬥自己

    核彈先是雷管引爆普通炸藥,利用這次爆炸的能量使核材料達到超臨界狀態,再是超臨界狀態下中子點火,引起核爆炸。這兩步雖然很短暫,但步驟分明。

    二戰各國研究情況。

    美國:研究成功並使用。

    德國:理論研究成功。但認為需要全世界的鈾才夠。而且鈽元素一直沒有搞到足夠的。(沒有創造出原子槍,也就是第一步)

    日本:理論都不清晰。濃縮技術也不達標。

    蘇聯:至今二戰到什麼水平都是一個迷!所以出現了在1950年前,偷核彈技術一說。

  • 8 # 盪漾的可樂

    電力不足(別笑離心機是很耗電的一般小國根本玩不起。當時中國搞核武器也是集中了中國幾乎所有電能)缺技術員(當時日本沒幾個核武器專家,僕從國能給日本提供勞動力當時核物理技術方面的人才一個都沒有)。缺原材料(鈾礦)。沒錢。這才是大問題。。其實日本搞細菌武器大概也就是覺得這輩子都不可能搞出核武器這種高大上的裝備了。才退而求其次搞細菌武器力求改變戰局

  • 9 # 浩蕩揚子江

    研製原子彈可不簡單,美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也是集中世界上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化了好幾年,投入巨資才搞出兩顆,德國都不行,日本就更不用說了,當然雖然沒有搞出來,他們也沒吃虧,享受了美國僅有的兩顆原子彈。

  • 10 # 喀秋莎61589681

    謝謝之邀,對於原子彈可能人們普遍認為二戰時納粹德國研究過,德國戰敗後美國利用科學人員及俘獲的德國技術資料很快就研製出了原子彈。而蘇聯比美國稍晚些也製造出了原子彈。美國製造的原子彈在二戰直接投放到日本廣島和長崎,一是對日本的報復,二是驗證了這兩枚原子彈實際威力。原子彈是核武器的第一代武器,就是今天讓人毛骨聳然,不寒而粟,慘不忍臘睹。作為日本雖然受到了美國原子彈的災難,但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日本曾經得到過法西斯納粹德國的原子彈技術支援,只是很少人知道罷了。對於日本在上世紀二戰中四十年代曾經也想搞原子彈研製的確是事實。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軍界上層就對原子彈最感興趣的就是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曾任陸軍航空研究所所長、後任帝國空軍參謀長安田武雄將軍十分關注國外軍事科技發展情況,自然也就關注核裂變的發現。不僅日本陸軍嘗試研原子彈,就連海軍也曾成立了所謂核物理成就委員會。研製原子彈需要大量鋼鐵和電力,最重要是一顆原子彈要消耗幾百噸鈾礦石,分離出鈾235大約消耗日本全年電力1/10之一和全國銅產量1/2及其它材料。在理論上可行,大約需要10左右時間可造出原子彈。但是事與願違。二戰戰局有利於盟軍,德國戰事吃緊,也顧不上日本這些了,光日本自己想搞已絕非易事。美軍得知日本想搞原子彈的陰謀後對東京一些實驗室及材料庫進行轟炸並摧毀了這些設施。當時如果真的造出原子彈日本人可能比美華人心更壞對付美軍,二戰歷史也因此改寫,日本軍國主義侵野心更會澎漲。可惜它的美夢被擊的粉碎,從想造原子彈不成反而吃了原子彈苦果,這就是報應。歷史終歸是歷史,真實的東西是否認不了的。日本作為侵略國家戰敗國家,雖然善於偽裝,我們不得放鬆警惕,我們熱愛和平珍惜和平,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更加富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老了同時又生病了,你會選擇怎樣走完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