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文
所謂水仙文來自一個希臘神話,美少年那瑟西斯因非常自戀自己的美貌而經常在水邊欣賞自己的倒影,他不喜歡任何女子,只是痴戀自己水中的影子。最終縱身跳入水中,從此與影子朝夕相伴.後來,湖邊開出了一朵孤單的水仙花。
因此,水仙的花語是:自戀。
具體到WD,水仙文就是指顧、厲、追、楚雲、小鮑等所有小哇扮演的角色之間的自攻自受型配對~
瑪利蘇(MarySue)型別文
MarySue是一個刻薄的詞,用來形容某種角色,一個寫作辭令。她/他的塑造只有一個目的:夢想成真。當作者創造了一個人物,讓他/她經歷奇妙的旅程,遭遇一些名人(虛構或現實的),這個角色就是MarySue。
雖然說故事的人多次新瓶舊地把不知何時就出現的MarySue形象不斷演繹,但直到1970年代,她才有了現在這個命名。最早是“MarySue上尉”(太空戰艦上最年輕的上尉——15歲半),因Paulaith在1974年發表在科幻同人誌《Managerie》第2期的小說“ATrekkie"sTale”而不朽。用KatherineLangley的話說:“Paula仍活躍在科幻迷中,當然也沒想到MarySue會永存。”
知道了她的原型後,MarySue最先是耀眼而年輕美麗的星艦長官,加入了核心集團成為焦點受到矚目,無所不能,博得某個重要男性角色的芳心(或者一群的!),最後戲劇性地死在某個人的臂彎裡。估計你也可以運用你讀書的經驗照此推斷出類似的劇情來。MarySue存在於幾乎所有讀者心裡。
MarySue是個要麼反映作者自己的渴望,或者再稍微改頭換臉的角色;她/他受到締造者的寵愛卻難以博得大眾認同。再說難聽點,MarySue是個完人(通常—也非固然—描寫地很差),削減了其他角色的活力和真實性,凌駕情節之上,驅使主角完全按照她/他的意志行事。
MARYSUE之所以只存在於同人之中,是因為原創與同人的要求完全不同——對於有想法表達事物的原創作者來說,角色的性格都是因劇情需要而被創造出來的;而文筆一般的只是滿足自己抒發欲的小說,也因一切想法人物都在作者的腦海之中,失敗與成功的契機都只在文筆。而寫同人的大人,都是因為對某人或某配對特別情有獨鍾,才提筆揮毫的:同人的文章完全服務於主角。不論情節如何引人入勝,故事如何GC起伏,文筆如何洋洋灑灑,若文中已將主角人物的性格從一種量度的不同改變到質化,或是顛倒了主配角關係,無意或有意的把一切重心放在配角之上,這樣的同人文章,都不曾、或者說是永不會受到了解原著的讀者的欣賞。
不管怎麼,公正地說,哪怕最陳腐的marySue都代表了締造者的精神世界……有時候,不管你信不信,最成功的人能把她/他塑造成順理成章地令讀者們拋棄成見,在一片讚頌聲中落幕。
*************************************
另一種解釋:
瑪麗蘇
MARYSUE,也是同人的一種,屬於良識同人,但常常在良識與耽美兩邊都被砸。
其含義就是製造一個原作中不存在的女孩,與故事裡的美少年們進行戀愛。這個女孩,在低水平寫手那裡很明顯看得出是寫手代入自己的YY。唔,這種在本質上其實與耽美沒太多差別,而寫瑪麗蘇能夠得到承認的SD名手,幾乎千里挑一,笑,這是觸眾怒的一種文,不過,能夠把握得好,也不失為好文。
************************************
男性角色也可以叫MarySue,或MartyStu,GaryStu,GarySue。寫這類文的作者叫Suethor。
水仙文
所謂水仙文來自一個希臘神話,美少年那瑟西斯因非常自戀自己的美貌而經常在水邊欣賞自己的倒影,他不喜歡任何女子,只是痴戀自己水中的影子。最終縱身跳入水中,從此與影子朝夕相伴.後來,湖邊開出了一朵孤單的水仙花。
因此,水仙的花語是:自戀。
具體到WD,水仙文就是指顧、厲、追、楚雲、小鮑等所有小哇扮演的角色之間的自攻自受型配對~
瑪利蘇(MarySue)型別文
MarySue是一個刻薄的詞,用來形容某種角色,一個寫作辭令。她/他的塑造只有一個目的:夢想成真。當作者創造了一個人物,讓他/她經歷奇妙的旅程,遭遇一些名人(虛構或現實的),這個角色就是MarySue。
雖然說故事的人多次新瓶舊地把不知何時就出現的MarySue形象不斷演繹,但直到1970年代,她才有了現在這個命名。最早是“MarySue上尉”(太空戰艦上最年輕的上尉——15歲半),因Paulaith在1974年發表在科幻同人誌《Managerie》第2期的小說“ATrekkie"sTale”而不朽。用KatherineLangley的話說:“Paula仍活躍在科幻迷中,當然也沒想到MarySue會永存。”
知道了她的原型後,MarySue最先是耀眼而年輕美麗的星艦長官,加入了核心集團成為焦點受到矚目,無所不能,博得某個重要男性角色的芳心(或者一群的!),最後戲劇性地死在某個人的臂彎裡。估計你也可以運用你讀書的經驗照此推斷出類似的劇情來。MarySue存在於幾乎所有讀者心裡。
MarySue是個要麼反映作者自己的渴望,或者再稍微改頭換臉的角色;她/他受到締造者的寵愛卻難以博得大眾認同。再說難聽點,MarySue是個完人(通常—也非固然—描寫地很差),削減了其他角色的活力和真實性,凌駕情節之上,驅使主角完全按照她/他的意志行事。
MARYSUE之所以只存在於同人之中,是因為原創與同人的要求完全不同——對於有想法表達事物的原創作者來說,角色的性格都是因劇情需要而被創造出來的;而文筆一般的只是滿足自己抒發欲的小說,也因一切想法人物都在作者的腦海之中,失敗與成功的契機都只在文筆。而寫同人的大人,都是因為對某人或某配對特別情有獨鍾,才提筆揮毫的:同人的文章完全服務於主角。不論情節如何引人入勝,故事如何GC起伏,文筆如何洋洋灑灑,若文中已將主角人物的性格從一種量度的不同改變到質化,或是顛倒了主配角關係,無意或有意的把一切重心放在配角之上,這樣的同人文章,都不曾、或者說是永不會受到了解原著的讀者的欣賞。
不管怎麼,公正地說,哪怕最陳腐的marySue都代表了締造者的精神世界……有時候,不管你信不信,最成功的人能把她/他塑造成順理成章地令讀者們拋棄成見,在一片讚頌聲中落幕。
*************************************
另一種解釋:
瑪麗蘇
MARYSUE,也是同人的一種,屬於良識同人,但常常在良識與耽美兩邊都被砸。
其含義就是製造一個原作中不存在的女孩,與故事裡的美少年們進行戀愛。這個女孩,在低水平寫手那裡很明顯看得出是寫手代入自己的YY。唔,這種在本質上其實與耽美沒太多差別,而寫瑪麗蘇能夠得到承認的SD名手,幾乎千里挑一,笑,這是觸眾怒的一種文,不過,能夠把握得好,也不失為好文。
************************************
男性角色也可以叫MarySue,或MartyStu,GaryStu,GarySue。寫這類文的作者叫Sue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