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生有畫
-
2 # 北冥之鵬
上黨地區是秦國和趙國爭奪的關鍵地帶。不得不說,馮亭這一招驅狼博虎,禍水東引確實高明。
但關鍵在於趙國群臣太過想當然,秦軍當頭,趙王只派了平原君趙勝率5萬人接收上黨,卻又被馮亭以自己不忠於南韓為由而把趙勝拒之門外三天三夜。在秦軍30萬大兵壓境之際,有名無實擁有上黨的趙勝被打的落荒而逃,而此時廉頗才帶著20萬援軍緩緩來到。
作為戰略要地,趙國急於接收上黨無可厚非,但卻沒有做好萬全準備。所以他們不是錯在接收上黨,而是錯在低估秦軍的準備。應該直接派大軍前往,並做好與秦軍大戰的準備才是最好的決定。
-
3 # 君山話史
首先,說說趙取上黨十七邑的歷史背景。
自從范雎相秦後,大力推行“遠交近攻”的戰略,“近攻”的第一目標就是南韓。范雎指出,秦國與南韓的邊界線犬牙交錯,如果天下形勢有所變化,沒有哪個國家能像南韓這樣直接威脅秦國的安全,所以必須先征服南韓。秦昭王同意范雎的分析,於是南韓成為秦國鯨吞蠶食的物件。
如何征服南韓呢?范雎提出一個非常高明的計劃。該計劃的進攻重點是滎陽,只要佔領了滎陽,就可以切斷鞏邑與成皋的交通,從而切斷太行山通道,斷絕上黨與南韓本土的聯絡。
在范雎這一戰略的引導下,秦國對南韓發動一系列攻勢:公元前264年,秦將白起伐韓,攻取汾水旁的陘城,而後接連攻陷九城,斬首五萬。公元前263年,白起又略取南韓南陽,切斷太行山的通道,上黨成為一個孤立的區域。公元前262年,白起第三度出擊,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陽),斷絕上黨與南韓首都的聯絡。至此,南韓政府完全失去對上黨的控制。
每逢戰敗便割地請降,這幾乎是歷代韓王的慣性思維。上黨郡被南韓政府作為求和的籌碼,割讓給秦國。可是這一回,上黨軍民不幹了,他們不願意成為秦華人的奴隸。郡守馮亭率軍民奮起抵制秦軍對上黨的接收,率部抵抗三十日。光憑上黨一郡的力量,根本沒法長期獨存,惟一的辦法,就是把上黨獻給趙國。因此馮亭派人前往邯鄲拜見趙孝成王,希望趙國能接收上黨郡十七城。
對於這個意外的禮物,趙孝成王大喜過望,立即召見平陽君趙豹,詢問意見。趙豹非但沒有高興,反倒擔心接受十七城,將會惹來災禍。他指出:秦國一直蠶食南韓土地,如今截斷上黨與南韓的聯絡,就是想不戰而得到這個地方。南韓人把上黨獻給趙國,這是想嫁禍給趙國。趙豹立場明確,不能撿便宜,不能得罪秦國。
趙豹認為馮亭獻上黨歸附趙國,這只是南韓的陰謀。儘管這一推論只是猜測,但有一點他說的並沒有錯,如果趙國接受上黨,秦國勢必不肯善罷甘休。趙孝成王又召平原君趙勝與趙禹,兩人都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不要白不要,勸趙孝成王要接受馮亭的投誠。
趙孝成王便把納降的事宜交給平原君趙勝,趙勝動身前往上黨。見到馮亭後,趙勝宣佈趙孝成王的命令:封太守馮亭三個萬戶城邑,封縣令三個千戶城邑,世代為侯。上黨的吏民全部加爵三級,每人再賞六金。
馮亭拒絕接受封賞,他認為自己做了三件不義的事情:第一,自己為韓王悍衛疆土,卻不能拼死固守;第二,韓王把上黨割讓給秦國,自己公然違抗君主的命令;第三,出賣君王的土地,卻得到三萬戶的食邑。馮亭並不像是在演戲,因而有理由認為獻上黨給趙國,是他個人的決定,而不是南韓政府的陰謀。
就這樣,趙國順利地接收上黨十七城。趙孝成王派軍隊入駐,名將廉頗駐軍於長平。趙孝成王取上黨之地後,給韓桓惠王打招呼:趙國聽說南韓不能守上黨,現在已經發兵奪取該地了。韓桓惠王只得通知秦國:趙已起兵取上黨。
秦昭王聽罷大怒,馬上派白起、王齕率軍進攻上黨。長平之戰拉開序幕。
可以說,趙取上黨是長平之戰的導火索。那麼面對上黨十七城,趙國是應該取還是應該放棄呢?
這裡我們要考慮一個事實,秦國如果不戰而得到上黨十七城,無論是對趙國還是南韓,都是更嚴重的威脅。趙國放棄上黨,固然可以推遲與秦國戰爭的時間,然而不能改變秦國一統天下的決心。作為六國中唯一有實力抗衡秦國的國家,趙國取上黨,以主動進取代替被動防禦,這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至於後來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慘敗,乃是高層決策的重大失誤。如果能繼續信任廉頗,繼續以堅壁清野戰術拖垮秦軍,趙國原本是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
-
4 # 張律明
“紙上談兵”是一句成語,記錄了一個典故,實際上在戰國時還沒有紙張,紙張是東漢蔡倫發明的,紙張製造出來與這個典故時間相隔二百多年了。可是確實有“長平之戰”,並且戰軍戰敗,趙括戰死,秦將白起將四十萬趙軍坑死,迎接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
馮亭要將上黨十七個邑贈送給趙國,趙孝成王與三個人商量,趙豹、趙勝、趙禹,趙豹反對,趙勝、趙禹贊成。趙王知道拿了上黨十七個邑必定要與秦國有一場戰爭,戰爭必須要有將軍去打,為何趙王不與將軍們商量,並且不與廉頗商量,就匆匆地將上黨地區拿了下來呢。
公元前224年,秦王與群臣商量滅楚大計,當時就問王翦,王翦開口就要六十萬大軍。李信認為只要二十萬就可以了,於是秦王就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滅楚,結果大敗而歸。秦王親自去請王翦,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滅了楚國。從這件事中就能看到,秦始皇能夠滅六國,不是信手拈來的,而是親力親為的。
戰國在趙孝成王時,能征善戰的將軍不多了,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是老將廉頗。與廉頗同時代的有老將趙奢,趙括的父親。趙奢曾經說過,二軍對弈,就象一條隧道里的二隻老鼠,爭鬥時你死我活,一不小心就會丟掉性命。趙孝成王派廉頗與秦軍打仗,本想自己勝算與秦國差不多。由於秦強趙弱,廉頗是將軍他當然知道,只能堅守等待時機,方能勝利。想不到一等就是三年,由於秦國的土地和人口都超過趙國幾倍,三年下來趙國已沒有糧食了,去向其他國家去借,沒有人肯借給他。
趙王只能臨時換將,將趙奢的兒子趙括換去了老將廉頗,準備速戰速決,結果就有“長平之戰”,你能說趙括是“紙上談兵”的罪魁禍首嗎?只能怪趙孝成王既沒有戰略眼光,也沒有戰術的手段,唯有的是“蛇吞大象”貪心不足。
-
5 # 熊B貓H不R燒X香
這麼說吧。其實趙國決定冒著激怒秦國的風險毅然接手韓上黨郡這塊燙手山芋,並不能簡單歸咎於趙王貪戀土地。從自然條件而言 上黨高地這塊地方山地多平原少、人口不多產出也有限,並不能為趙國帶去多少經濟效益。所以真正原因在於 上黨這塊戰略要地是絕不能拱手讓人的。為什麼說上黨是戰略要地,就因為它四通八達的交通位置和易守難攻的地理形勢。北上可以威脅趙國的太原郡,南下可以抄掠魏國的河內郡,東出太行山可以直逼邯鄲城下。如果上黨落入秦國手中,必將成為其挺進中原的橋頭堡,居高臨下隨時可以威脅到三晉的國境安全。所以一旦丟失這塊要地再想拿回來是非常困難的。於是趙國選擇了鋌而走險,並寄希望於透過戰爭消耗來迫使秦國知難而退。注意趙國只想逼秦國退兵,並非打算和秦國決一死戰,但是趙國顯然低估了秦國的決心,沒想到秦國會傾全國之力來爭奪上黨,最後演變成了一場趙國最不願看到的全面戰爭。所以開戰之初趙國其實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尤其是糧草短缺非常嚴重。按理說主場作戰比勞師遠征在補給上更有優勢,只要堅守下去是有可能迫使對方糧盡退兵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秦國的輜重部隊可以順渭河而下進入黃河再上溯汾河下游再經陸路轉輸到上黨前線,而趙國的補給線幾乎全要穿過太行山道,從運輸效率上反而秦國更有優勢。開戰後不久由於趙軍無法迅速擊敗秦軍,只能採取堅壁清野的守勢。但基於上述原因,只怕是打持久戰也是對趙國不利的。所以趙孝成王才迫不及待地撤下廉頗,換上趙括,因為趙括是個主攻派,並期待他能夠再現其父趙奢在闕與之戰的輝煌。應該說在戰略上看趙國的決策無可厚非,戰術上的激進也實屬無奈,歸根結底趙國是輸在了國力上的差距。秦趙間的賬面軍事實力前者稍微佔優,但是經濟實力和人口基數已非一個數量等級。一場長平之戰足以耗光趙國40萬大軍但也讓秦國付出損失30萬的代價,所以這場仗趙國打得並不算難看,這還是在秦國佔據地利、主將更優秀的前提下。長平之戰也讓秦人見識到了趙人同仇敵愾、不惜玉碎的血性,此後連武安君白起都不願意再次掛帥出征趙國,唯恐一世的英名被趙國的哀兵所終結。然而趙國畢竟輸掉了大半家底,只能調遣北方邊境的李牧軍團來救火救急,而家大業大的秦國沒過幾年又滿血復活了。
最後來設想一下,趙國怎麼做才是明智之舉。簡而言之只有合縱抗秦。然而由於韓魏在伊闕之戰新敗於秦國暫時是不敢再挑事的,燕國與趙有隙也指望不上,後來燕國果然來趁火打劫。有可能幫上忙的只剩下齊國和楚國。然而當時楚國的戰略大方向已經偏離,郢都被攻陷後沒去找秦國報仇反而向東與齊國在淮泗流域拉鋸,成為秦國事實上的盟友。而齊國一直偏安一隅對合縱抗秦本來就毫無興趣,就算抗秦成功對他而言其實也沒什麼好處,因為它和秦國並不接壤,打敗秦國也不可能兼併秦國的土地。長平之戰過程中趙國曾向齊國借糧,然而齊國都不願意搭理。最後眼看趙國戰敗。以上所有方案趙國的政治精英們都應該考慮過了,然而現實是沒有一條是可行的。所以我想告誡大家不要站在後來者的角度對古人進行指指點點,身在當時的人比你更瞭解當時的狀況,很多時候古人做出不盡如人意的選擇往往是迫於現實條件不允許,而不是因為想不出更高明的手段。這就是所謂的歷史的無奈。
-
6 # 使用者94738516596
公元前262年秦趙長平之戰爆發,最後趙國損失45萬大軍,秦國也是死傷30萬左右。那麼為什麼秦趙兩國會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為了上黨這個地方,秦國攻佔南韓野王,目的就是為了上黨,可是趙國坐收漁人之利,這個無論給誰都是無法接受的,而且秦趙兩國當時的實力就相當於冷戰時期的美蘇,誰也不服誰。秦國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不會就這麼算了。
其實這個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就是上黨的位置太重要了。不論是對於南韓還是秦趙都是不能失去的,只是南韓太弱小已經退出了爭奪的行列。秦國得上黨之後,向東就再也沒有人能擋住他了,而且秦國東出只有上黨這一條路可以選擇,趙魏韓都在秦國的眼皮子下面,趙國得上黨可以守住秦國的東出之路,秦國對趙國也就沒有威脅了去,還可以俯瞰韓魏。所以說秦趙都不可能放棄上當。
那麼從結果來說趙國就是因為當時接手了上黨,導致趙國從一流國家瞬間淪為二流。那麼趙國當時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先說一下趙國接手上黨那是肯定的,但是趙國的策略有問題。
首先誤判了秦國的決心,廉頗為什麼要堅守?就是看到秦國長途作戰,只要守住秦國必退軍。當時趙國君臣上下都認為秦國會退軍,沒有誰能想到秦國下了如此大的決心。當趙國來求和的時候,直接被秦昭襄王拒絕了。所以秦國打贏這場戰爭更重要的就是比趙國的決心要強。趙國兩面三刀,一會打,一會求和,一會又聯合其他五國。
如果趙國要接手上黨,最好的選擇就是早就應該派大軍守住上黨,而且一開始就應該死守,擇機出擊。一開始秦軍將領是王齕,只有二十多萬大軍,不會超過三十萬。如果這時候趙國派出四十萬大軍,直接出擊,擊退王齕的軍隊,那麼後來也就沒有白起的事了。廉頗一味的堅守恰恰遺失了最好的戰機。
然後就是要聯合魏楚,而且要下以重利,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趙國會敗,趙國自己也肯定沒想過自己會敗,所以聯合魏楚的時候,沒有下重利,魏楚看不到利益肯定不會出兵,在這一點上秦國甩趙國幾條街。當年孟嘗君帶領齊魏韓三國聯軍攻進函谷關的時候,秦國果斷割地給韓魏,韓魏才退兵。如果這時候趙國能夠給魏楚一點好處,魏楚出兵應該不難。或者直接和魏國瓜分上黨,再給楚國割地。
歷史不能重來,不過長平之戰秦國勝了,也促進了戰國的結束,如果長平趙國取勝,戰國這個諸侯混戰的時代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中國可能就永遠的陷入了像歐洲那樣,到現在幾十個國家了。所以這也是後世對於秦國,對於秦始皇肯定的地方。
-
7 # 花兒-D
趙國依然要接受上黨,但是要把自己要送城給齊國拉他入合縱,送城給魏國再讓其送城給楚國,拉魏國楚國入合縱。以上黨完璧歸韓拉南韓入合縱。趙國要以五國盟主的視角自居
-
8 # Dorababa股市心得
白得十七城不能不要。就算自己不要,給了秦國,讓他變更大就更不行。
我覺得應該先拿下17城。再積極聯絡楚國和齊國,請他們出兵支援,各給他們2到5個城作為代價。齊趙聯軍在長平對峙,楚國從武關偷襲。
-
9 # 雲形
拿下上黨,趙國風頭蓋過秦國,成一家獨大態勢,其餘各家就會心生嫉妒甚至恐懼,不支援趙、仇視趙。秦趙兩家打起來,開始沒有誰會支援趙國,趙國敗了,各家又怕秦國不會支援趙。拿下上黨,意味著趙國只有靠一已之力打敗秦國才行,這個可能性有多大?
說個想當然的方案吧。要麼與天下分上黨,最好的辦法是在上黨另立個南韓王傀儡或者讓上黨建個名義上傀儡國,合縱活動讓其餘五國支援這個小國是最好的了。
-
10 # 墨兮公子
人心不足蛇吞象,沒有那樣的實力,何必惹火上身!若問何明智之舉,實話講,已是死局,秦東出之勢不可擋,如果不接收上黨也許還可多喘幾年,左右不了大局。一城,二城還能罷了,還多少有周旋之地,趙國一下子接收上黨十七邑實在是貪心不足,這也此怪不得平原君,畢竟做出決策者不是他,只能怪趙孝成王其人格局太小,說白了就是有點昏,豈能不敗!
上黨之地秦早已視其為囊中之物張儀曰:“上黨為天下脊”。以太行一山,千里片石,綿延崒嵂,直溯雲代,恆自西北,繚界東南,河流因之逶迤,蓋中原門限也。做為戰國中後期兩個僅有超級大國秦趙兩國 ,本來雙方之前處於冷戰時期,實力均衡,既便有摩擦也是十萬八萬的幹,像長平之戰傾國之戰絕無僅有,因為雙方都沒有決對的能力與自信吞併對方,論軍事實實力趙軍的實力要略高於秦軍,從長平之戰之前的幾交手可以看出,趙國勝多敗少,秦的綜合國力要略強於趙,戰略要地上黨之地哪一方得到將會打破這種平衡,秦昭襄王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下定決心與趙大幹一場,並且做好了充分準 ,這是一場豪賭,而秦國賭贏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於各自君主的意志,打了趙國一個措手不及,倉促應戰,一步一步被秦壓制。
世人皆知白起之才,卻不言贏稷(秦昭襄王)之志,有失公允!無明君,怎識良將?
回覆列表
我覺得,趙國應該選擇,韓趙魏三家共同瓜分,這樣可以聯合三國的力量,共同對付秦國。
如果還是覺得不自信,可以選擇重金說服秦國的世仇楚國,南面出兵策應,秦國一定自顧不暇,不可能再集中全國之兵,對戰長平3年之久。
趙國的問題,就是沒有這個實力,獨吞上黨郡,卻還要硬撐,所以招來了秦國的報復。
南韓就是因為打不過,所以才放棄上黨郡的。上黨郡的郡守,就把戰火引向了當時還算軍事強國的趙國。
韓趙魏本來就是一家,上黨郡郡守的投誠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同時,也不排除,歷史上微妙的地方,就是秦國有可能是故意策動上黨郡郡守,做出如此行為,從而達到把戰火引向趙國,然後發起大規模戰爭,透過戰爭,進一步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
秦國的戰略高度,永遠是趙越關東六國幾十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