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皮球的飛飛

    1、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理論上,只有周天子才有資格叫“王”;而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公”是“王”以下的最高爵號。

    2、春秋戰國時期前期,雖然諸侯實力不斷擴大,但是還是隻有周天子稱“王”,齊桓公、晉文公雖然先後稱王,但爵位上還是自稱“公”;公元前741年,楚厲王去世,楚武王殺其兄楚厲王之子,自立為君。自此,各諸侯紛紛將自身爵位抬至“王”,不顧周天子的權威。

    3、“公”和“王”原本就是身份地位高低的不同。但隨著諸侯地位的提升,特別是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戰國,兩者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諸“公”對“王”已無尊敬,自封爵位,封爵制如同虛設。

    五等封爵制雖然分為五種爵位,但是在周天子與各諸侯之間,還是以“公”與“王”為主。

    (史籍記載:《左傳》桓公二年至莊公十八年、《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戰國其實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建築工程計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