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831hwq

    學習攝影之路沒有捷徑。一是要多拍攝多練習,反覆比較,熟能生巧;二是多研讀別人的好作品,吸收別人的營養;三就說要掌握相機的效能,很多人相機用了幾年了,還不知光圈優先怎麼調,這能拍好照片嗎?

  • 2 # 遠方攝影

    對所有的攝影愛好者來說,背上相機拍攝祖國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景色一定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現代化生活中,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讓單反相機成為了普通人也可以玩的一種興趣娛樂專案,但對於剛入門不久的攝影小白來說,光有一部相機往往不能拍出真正好看的照片,只有掌握一定的攝影技巧,瞭解相機中的一些引數設定和技巧才能拍出好照片,做一個技術控沒有那麼容易。

    今天就帶個各位剛入門的攝影愛好者六個拍攝過程中的小技巧,手把手教給你相機引數的設定以及需要注意的技巧。很多人以為拍照只需要“咔嚓”一聲就能實現,其實好照片要在取景、測距、調焦、快門等一系列準備後才能拍攝,並且拍出的照片要經過後期處理效果才更好。接下來和我一起看看有哪些實用的拍攝技巧吧!

    一、光圈

    光圈是拍攝中比較常用的一個引數,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影響進光量和景深,拍攝時對光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光圈的表示一般用F來表示,F的值越大,說明光圈越大,鏡頭獲取的光線也就越多。總而言之,拍照時光圈越大,畫面呈現就會比較亮。而光圈和景深的關係則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拍攝時對光圈大小的調節可以影響畫面的質量和呈現效果,如果使用F16的小光圈,拍出來的實物和主體能夠和背景一樣清晰,在拍攝風景照片時,可以將光圈縮小到一定的範圍,比如F8-F16就能呈現出整體都清晰的畫面質感。調節照片的虛實和層次感都可以透過光圈的調節來實現。拍攝靜物和人物時,可以適度的將背景進行虛化處理,這樣拍出的人物更加夢幻、真實。

    光圈在調節時要手動去定義大小,小白在拍攝中只要明白拍攝人物採用大光圈長焦距,能突出人物的主體特徵關係和行為。而拍攝風景時,則採用較小的光圈進行拍攝,這樣景深越大,拍出的照片遠近相協調,能呈現出更好的效果。在初學時可以將一個固定拍攝靜物或風景進行反覆練習。

    二、快門

    初學者需要學習的另一個重要引數就是快門的調整,快門的速度和曝光時間有著密切聯絡,如果拍攝時光線良好、充足時,需要的曝光時間就比較短,對快門的速度也比較短。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選擇相機上的自動檔位或者P檔檔位,這兩個檔位都比較容易操作,不需要使用者進行過多的調整。同時能調整照片的進光量,拍攝時根據所處環境和光線效果來憑經驗進行快門的調節。

    使用快門的場景很多都用於拍攝運動中的物體,拍攝時如果發現照片呈現效果模糊不清,運動的物體呈現一團,那麼一定是你的快門速度存在問題。快門速度的調節在運動物體拍攝中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控制好其中的關係,拍出的圖片要麼處於靜止狀態,要麼就是一團模糊,快門的速度要在常年的積累中才能有清晰的概念,比如拍攝運動的行人時快門速度可以保持在1/125秒,水滴滴下時需要快門速度為1/1000秒。其中是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的。

    三、微距

    微距拍攝顧名思義就是拍攝比較小的物體,比如小昆蟲、食物細節等微觀世界的主體,微距拍攝時需要利用好光影變化和構圖技巧,微距拍攝的清晰度是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拍出的照片比較模糊不清肯定是不行的,微觀拍攝主要是將細節描繪的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所以拍攝時要用到三腳架來起輔助作用,因為人手持時容易發生手抖、不穩等情況。放大後總會感覺到模糊不清。用三腳架可以將相機固定在一定位置,拍攝微觀世界時能精準對焦,保證照片的清晰度。

    其實很多相機都配備有微距鏡頭,雖然它的價格比較高,不太適合初學者使用,但是它的效果很不錯。使用變焦鏡頭其實也能拍出微距照片,將其調節到微距檔,使用靈活方便,微距拍攝時要避免使用過於刺眼的強光,強光容易產生各種陰影,在光效較暗時可以採取適當的補光來協調整體效果,同時要呈現出更多的細節,保證合理的相機ISO,利用焦平面永和市初學者要學習的一部分內容。

    四、感光度

    感光度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ISO,學過攝影的人一定都知道光圈、快門和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感光度指的是相機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傳統相機中感光度的設定是固定值,不能進行改變,這些年的變化讓感光度也能改變,感光度高,光線的敏感度越強。在較暗的環境下拍攝可以提高ISO的值,進而讓照片更加明亮,噪點變多。

    感光度在夜景拍攝時顯得尤為重要,從不同照片中可以看到出感光度ISO越高,畫面的亮度也會提高很多,拍攝時要適度調節ISO,但調節過高時可能出現過爆的現象。若依在拍攝時,如果光線不足,ISO的值太低就會拍出比較暗的照片。同時感光度提高後噪點也會變多,照片上會呈現出不清晰的顆粒感。所有拍照時調節好感光度是非常重要的。

    五、焦距

    除了控制光圈外,焦距也是拍攝時需要手動調節的重要引數,簡單來說焦距決定了我們的從鏡頭中看到視野範圍和取景區域,從鏡頭上的引數可以看出焦距的標識,比如50mm、17-40mm等,這兩種焦距的標識代表不同意義,50mm數字代表定焦頭,焦距為固定不變的,而兩個數字間的標識標識變焦鏡頭,鏡頭焦距可以覆蓋數字間的所有焦段。

    焦距在運用時只需要記住一個核心內容即可,焦距越小,視野越寬、取景範圍越大、拍攝到的畫面越多,畫面中每個景物的比例越小。比如拍攝一張風景照時,小焦距下可以拍攝到整個景物的全貌,視野範圍覆蓋了整座山峰,但是山上的樹木等細節就很小,如果焦距變大,就能看到更大的細節展示。焦距常用於超廣角拍攝、風景拍攝等。

    六、曝光

    相機曝光指的是拍攝過程中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量多少,一張高畫質、豐富、自然的照片一定是曝光正常的,如果曝光不足,則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線少,整體畫面較暗,如果曝光過度,則接收到的光線太多,照片太亮。合理的曝光是由光圈、快門、感光度組合形成的,只有三者之間密切配合和聯絡,才能確保拍攝時曝光正常,當感光元件光線不足時,可以開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門速度來調節曝光程度。

    作為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感光度的任何一項引數設定都能決定最終的成像效果,作為初學者,首先要對理論知識進行透徹的學習和研究,並透過實際拍攝來增強實踐能力。拍攝時可以使用P檔和全自動檔進行拍攝,這種方式適合於新手和不喜歡設定相機的使用者,相機環境的各種配置在此模式下能進行自動調整,不需要使用者進行手動曝光。

    以上六大技巧就是新手拍照時必學的幾個要素和配置,不管怎麼說,使用數碼相機和單反相機拍照時都需要進行多練、多學、多看才能有所成效。學好基礎才能進行更高階的拍攝,這樣才能做一個技術控

  • 3 # 雅傑Jane

    攝影的入門技巧。真的是五花八門。但是無論是用手機也好。或者是使用專業的單反拍攝也好。那相對於這兩者來說,手機攝影的話,更加簡單和智慧化一點,單反的話就要首先了解我們的成像原理是什麼?照片是如何達到正確曝光的?一張好的照片是光圈快門感光度缺一不可。讓我們依次瞭解一下!

    一,光圈

    光圈是數碼單反相機控制曝光的三大要素之一。他控制光線透過的口徑大小影響著相機鏡頭的進光量。

    光圈大小的表示通常用F值代替。光圈 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要達到相同的光圏F值,長焦鏡 頭的口徑要比短焦鏡頭的口徑大。完整的 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 F4、F5.6、F8、F11、F16、F22、F32 F44和F64。光圈圏F值越小,在同一單位時間 內的進光量越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正好 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F11調整到 F8,進光量便多一倍,也可以說光圈開大 了一級。所以,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當快門 速度不變時,合適的光圏大小能帶來正常的 曝光。如果光圈過大,會導致照片曝光過 度,過小則會導致曝光不足。

    二,快門

    快門跟光圈一樣,也是數碼單反相機控制曝光的要素之一,通常快門和光圈是相互配合工作的。單反相機快門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相機的曝光時間,快門開啟的時間越長相機的進光亮就越多,反之則越少。快門速度最常見的應用就是利用高速快捕捉物體動的瞬間狀態,並且在手持狀態下進行拍攝時,高速快門的應用能夠儘量避免因攝影者手持鏡頭而產生的抖動現象。

    快門速度是數碼相機快門的重要考察引數,型號不同的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在使用某個型號的數碼相機進行拍攝時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門的速度,充分考慮快門的啟動時間,並掌握好快門的釋放時機,這樣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畫面。快門的速度一般用數字表示, 數字越大,曝光時間越長。數碼單反相機常見的快門速度一般為30~1/8000s,由慢 到快依次是30S、15S、8S、48、2S、1S 1/2S、148、1/8S、1/15S、1/30S、1/60S 1/120S、1/250s、1/500s、1/1000S 1/20008、1/40008和1/80008等。

    三,感光度

    在數碼單反攝像的過程中,感光度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曝光,而且對畫質也有一定的影響。

    感光度根據其數值高低可以分為以下幾檔:ISO 100以下的感光度稱為低感光度;ISO200的感光度稱為中感光度;ISO 400——ISO 800的感光度稱為高感光度;ISO 1600以上的感光度稱為超高感光度。感光度設定的最大作用是控制數碼單反相機拍攝時的快門速度,當光圈相同,拍攝場景也相同時候快門速度與感光度成反比。也就是說,ISO感光度設定得越低,正確曝光所需要的快門速度就越慢,尤其是在光線條件不足,並且手持拍攝的情況下,感光度設定的越底,快門速度就會越慢,畫面就越容易模糊不清,所以在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著調高感光度的數值,這樣快門速度也會隨之變快,在一定的程度上能保持畫面的清晰度。

    雖然調高感光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快門速度,從而保證畫面的清晰,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畫面的質量逐步下降,並且隨著感光度的提升照片不僅燥點越多,同時呢畫面的細節,銳度,色彩飽和度,色彩的偏差,畫面的層次和反差等都會受到影響。

    四,曝光組合

    正確的曝光組合對於照片的清晰度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拍攝過程中,攝影者需要正確的設定光圈,快門等影響曝光的重要元素。

    攝影者在選用曝光組合時要考慮以下3方面

    1,被攝物的態勢是運動還是靜止,如果是運動的,那麼就需要較快的快門速度來定格運動的瞬間;

    2,被攝物所處環境的光線明暗程度如何,如果光線過於暗淡,那麼應該利用較大光圈來進一步増加 進光量 ;

    3,畫面的主體是否要透過景深的控制進行取捨,採用大光圈有利於背景的虛化,從而突出主體 !

    以上方面都需要攝影者細加考慮,然後選擇適合自己攝影的曝光組合。

  • 4 # 蒙古包16

    本人也是攝影愛好者,因為喜歡拍照,我的經驗是你只要多拍,多看,再看影片教你怎樣構圖,怎樣選景,選擇用光技巧,色彩搭配,你就可以拍出你喜歡的照片,如果想成為一個好的攝影師,很多東西要學習的,購買好的一套攝影器材價錢都昂貴。你只是入門級的想學拍照,先用手機來拍,成本費用低,拍的不好可以刪除,如攝影水平提高了,再買個好的相機來戶外拍攝。

  • 5 # 使用者9470204292616江

    我覺得攝影入門首先要仔細閱讀自已使用的機型的說明書,反覆看。學習相機的構造,要了解相機呈像的原理,光路,對自已的相機有個瞭解,是屬於哪一型別的,比如單反、微單、旁軸。自已的相機有哪些特點,機身上的引數怎麼用,各個功能用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時間用哪個引數,分清楚點測光和平均測怎麼用,會呈現怎樣不同的畫面效果等。再參考一些別人拍的照片多看,多想一想怎麼拍,可以看一些攝影方面的書籍,提高自已的構圖,色彩方面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勤練,比如對同一物體在不同光線、角度,用不同的引數拍很多張來比較一下,這樣提高自已的攝影技巧幫助很大。

  • 6 # 倆五一拾

    多看作品,學會分析作品,當拿出一幅作品,你能夠分析出來,這個作品的風格,如何更突顯作品,就差不多了,建議前期多跟有經驗的人請教,多看教學影片。

  • 7 # 睜隻眼

    首先想拍好照片,拿到相機研究透徹說明書和熟悉操作相機是第一步必須做的工作,只有對工具的各項功能熟悉了才能操控自如,在這基礎上充分去學習一些攝影基礎理論知識,透過向本地或者網路上水平較高的攝影人請教學習,還可以多進入一些大的攝影網站多看圖多看看一些高水平攝影師的經驗之談,多研究他們拍攝主題主體及各種引數和後期思想,想要成為一個攝影高手興趣和持之以恆是必要條件。

  • 8 # 山西肖贊

    口訣送給你

    1、拍人像

    拍人長焦大圈先,(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長焦大光圈淺景深,宜於突出主題虛化背景,通常F5.6及以上)

    測光對焦眼臉線,(用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拍攝頭部焦點對眼,半身對臉,全身對身體曲線)

    多換角度背景遠,(攝影者與被攝者多換角度,被攝者距離背景儘量遠,以便虛化背景)

    活用補光快門線。(活用閃光燈等補光裝置,防止抖動可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2、拍風光

    拍攝風光光圈先,(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

    光圈宜小景深遠,

    調白平衡單驅動,(根據光線情況調整白平衡,採用單次驅動模式)

    無限遠處對焦點。

    3、拍花卉

    拍攝花卉微距鏡,(最好用微距鏡頭)

    大圈近攝遠背景,(大光圈;近距離拍攝,攝距越近,景深越小;花後的背景儘量遠)

    逆光長焦強對比,(焦距越長,景深越小;花的顏色和背景色彩對比越強越好)

    花大構圖蕊居中。

    4、拍動物

    動物總是動不停,

    模式宜用P自動,(程式自動曝光,以拍攝時機為優先)

    智慧伺服焦對眼,(對總是動個不停的動物應該採用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模式,對焦時對準動物的眼)

    使用連拍虛背景。

    5、拍夜景

    拍攝夜景別太晚,(天有餘光,不要太黑)

    夜衡低感快門慢,(夜間白平衡,較低的感光度ISO100,快門1/11)

    8-9光圈負補償,(白增黑減:-0.5-1補償)

    腳架門線防抖顫。(使用三腳架、快門線)

    6、拍剪影

    要拍剪影用逆光,

    對著亮處點測光,

    通常四百感光度,

    曝光補償減二檔。

    7、拍運動物體

    運動物體宜連拍,

    快門優先抓動態,(TV快門優先,根據動體速度、動向、焦距定快門:動體快快門也要快)

    感光稍高追動體,(通常ISO400。要拍動感,用追隨法,快門應低於1/60秒)

    自動對焦快門快。

    8、拍雨絲

    拍雨風斜出動感,(大風斜雨效果好)

    大圈慢速背景暗,(大光圈,快門速度1/30左右,採用暗背景)

    焦雨正比夜光好,(焦距大,雨絲長;焦距小,雨絲短。利用夜光拍攝效果好)

    逆光遠攝借葉簷。(用逆光,攝距適當遠一點,借用葉子、雨傘、房簷滴水和地面積水反光)

    9、拍雪飄

    要拍雪飄速要慢,(快門1/30左右)

    焦距定在中短段,

    光圈設定8-11,

    深色背景顯動感。

    10、拍雪景

    拍雪關鍵測曝光,

    亮白補償二三檔,(白增黑減:+2-3補償)

    巧設前景忌順光,(設前景增加色彩對比,最好用逆光和側逆光)

  • 9 # 茗友軒1

    1、拍人像

    拍人長焦大圈先,(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長焦大光圈淺景深,宜於突出主題虛化背景,通常F5.6及以上)

    測光對焦眼臉線,(用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拍攝頭部焦點對眼,半身對臉,全身對身體曲線)

    多換角度背景遠,(攝影者與被攝者多換角度,被攝者距離背景儘量遠,以便虛化背景)

    活用補光快門線。(活用閃光燈等補光裝置,防止抖動可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2、拍風光

    拍攝風光光圈先,(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

    光圈宜小景深遠,

    調白平衡單驅動,(根據光線情況調整白平衡,採用單次驅動模式)

    無限遠處對焦點。

    3、拍花卉

    拍攝花卉微距鏡,(最好用微距鏡頭)

    大圈近攝遠背景,(大光圈;近距離拍攝,攝距越近,景深越小;花後的背景儘量遠)

    逆光長焦強對比,(焦距越長,景深越小;花的顏色和背景色彩對比越強越好)

    花大構圖蕊居中。

    4、拍動物

    動物總是動不停,

    模式宜用P自動,(程式自動曝光,以拍攝時機為優先)

    智慧伺服焦對眼,(對總是動個不停的動物應該採用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模式,對焦時對準動物的眼)

    使用連拍虛背景。

    5、拍夜景

    拍攝夜景別太晚,(天有餘光,不要太黑)

    夜衡低感快門慢,(夜間白平衡,較低的感光度ISO100,快門1/11)

    8-9光圈負補償,(白增黑減:-0.5-1補償)

    腳架門線防抖顫。(使用三腳架、快門線)

    6、拍剪影

    要拍剪影用逆光,

    對著亮處點測光,

    通常四百感光度,

    曝光補償減二檔。

    7、拍運動物體

    運動物體宜連拍,

    快門優先抓動態,(TV快門優先,根據動體速度、動向、焦距定快門:動體快快門也要快)

    感光稍高追動體,(通常ISO400。要拍動感,用追隨法,快門應低於1/60秒)

    自動對焦快門快。

    8、拍雨絲

    拍雨風斜出動感,(大風斜雨效果好)

    大圈慢速背景暗,(大光圈,快門速度1/30左右,採用暗背景)

    焦雨正比夜光好,(焦距大,雨絲長;焦距小,雨絲短。利用夜光拍攝效果好)

    逆光遠攝借葉簷。(用逆光,攝距適當遠一點,借用葉子、雨傘、房簷滴水和地面積水反光)

    9、拍雪飄

    要拍雪飄速要慢,(快門1/30左右)

    焦距定在中短段,

    光圈設定8-11,

    深色背景顯動感。

    10、拍雪景

    拍雪關鍵測曝光,

    亮白補償二三檔,(白增黑減:+2-3補償)

    巧設前景忌順光,(設前景增加色彩對比,最好用逆光和側逆光)

    拍人點測對臉上。(如雪景裡拍人,對人臉點測光)

    11、拍霞光

    拍霞圈8測雲空,(對著較亮的天空和雲彩測光)

    負一補償設前景,(白增黑減:-1補償)

    朝霞早來晚霞晚,(拍朝霞要在太陽昇出地平線之前,晚霞在沒太陽之後,不宜太早和太晚)

    遇到水光拍倒影。

    12、畫面佈置

    見山尋側光,

    見水拍倒影,

    有云天要多,

    無雲地七成。

    黃金分割線,

    主體交點行。

  • 10 # 皮皮大師

    光圈優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風景時。光圈優先就是手動定義光圈的大小,相機會根據這個光圈值確定快門速度。由於光圈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攝中此模式使用最為廣泛。在拍攝人像時,我一般採用大光圈長焦距而達到虛化背景獲取較淺景深的作用,這樣可以突出主體。同時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較快的快門值,從而提高手持拍攝的穩定。在拍攝風景這一類的照片時,我往往採用較小的光圈,這樣景深的範圍比較廣,可以使遠處和近處的景物都清晰,同樣這一點在拍攝夜景時也適用。

    快門優先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例如體育運動、行使中的車輛、瀑布、飛行中的物體、煙花、水滴等等。與光圈優先相反,快門優先是在手動定義快門的情況下透過相機測光而獲取光圈值。快門優先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特別是在體育運動拍攝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攝運動物體時發現,往往拍攝出來的主體是模糊的,這多半就是因為快門的速度不夠快。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大概確定一個快門值,然後進行拍攝。並且物體的執行一般都是有規律的,那麼快門的數值也可以大概估計,例如拍攝行人,快門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攝下落的水滴則需要1/1000秒。

    2/3

    人像拍攝。首先,要用到長焦,3――4倍的長焦非常適合拍人像,廣角端會使得人像有些變形,不好看,超過4倍甚至更長焦會使得人臉過於扁平,不夠生動。

    其次,光圈優先,選擇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門變快,減少晃動,並且使得背景儘可能的虛化。最好選擇點測光,對人臉點測光,並使用曝光鎖定。因為其他測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顏色的影響,使得人臉曝光不正常。最後,構圖。人像最好佔到1/3-1/2,並且臉部在上方1/3處(從下看是處)。這樣拍出的人像片就會生動,有視覺的衝擊力,讓人看著好看。

    怎樣拍好微距。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構圖講究技巧。我們要掌握的是怎麼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兩點就行了。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穩,放大之後總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條,用三角架。其次,用自拍機。我們發現,即使用架,在按動快門時仍然帶入了晃動,最好的辦法,啟動自拍機

    曝光補償的使用。按動+ -鍵,就會出現曝光補償調節條,左右鍵調整正負補償及大小,一次1/3級。調整好後再按一次+ -鍵確定。那麼,曝光補償怎麼應用呢?總起來講,是白加黑減,白的環境下,測光有偏低的狀況,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3/3

    1、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2、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裡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3、當你在一個很亮的背景前拍攝的時候,比如向陽的窗戶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閃光燈。4、當你在海灘、雪地、Sunny充足或一個白色背景前,拍攝人物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並使用閃光燈,否則主體反而偏暗。5、拍攝雪景的時候,背景光線被雪反射得特別強,相機的測光偏差特別大,此時要增加曝光量,否則白雪將變成灰色。6、拍攝黑色的物體,在照片裡看和色變色發灰的時候,應該減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純。7、當你在一個黑色背景前拍攝的時候,也需要降低一點曝光量以免主體曝光過度。8、夜景拍攝,應該關閉閃光燈,提高曝光值,靠延長相機的曝光時間來取得燈火輝煌的效果,很多人感覺夜景拍攝能力很差,其實沒有正確使用相機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9、陰天和大霧的時候,環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實際物體的照度明顯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補償則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適當的曝光補償,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善於應用、合理使用曝光補償,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攝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畫面清晰,亮度合適,觀看舒適的照片,提高拍攝質量。

    巧用螢幕上的網格線構圖。我們知道,的黃金分割比例能給人美感。所以安排片中的興趣點在4個焦點上,或在分割線上,就會給人視覺的美感。網格線就方便的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參照。除了以上注意黃金點構圖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避免貫穿兩邊的直線,尤其要避免將照片分割成兩部分的貫穿橫線或豎線。2、地平線的處理。在風光作品裡,地平線是經常出現的,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應設法打破地平線的平直,如利用雲彩、遠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築物。此外,地平線的位置也應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線上,並且CX1應保持水平(有特殊創意另當別論)。3、拍攝運動的物體要給運動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間。當被攝體是運動的,觀賞者的目光會習慣性地沿被攝體運動方向移動,如果運動的前方沒有空間會給人壓迫感。此外,通常被攝體注視的方向也應留有相對較大的空間。

    太陽落山前或者陰天的拍攝。白天或者夜晚,都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自動白平衡很準確。但只有太陽落山前後那段時間,或者陰雲天氣下,拍出的片子霧朦朦,很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調節白平衡,先扳到P檔開始的手動檔,按功能鍵,選到陰天,按功能鍵確定。如果還仍然不理想,請設定手動白平衡。

  • 11 # 夢溪洗髓錄

    攝影入門的文章太多了,看得太多了越看越迷糊。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只要弄清楚了兩個問題,基本就算入門了。

    第一個就是曝光,怎麼樣去獲得一個你想要的曝光?

    第二個就是光線,不同角度、強度的光線對拍攝物體有怎樣不同的影響?

    掌握這兩個以後,我們拍照的時候就能過分析和利用場景的光線,然後選擇合適的曝光將畫面拍攝下來。

  • 12 # 鵬城葉生

    1.要注天氣情況,天氣好壞是攝影人最敏感的問題,因為天氣完全影響攝影效果的好壞,比如你長途跋涉來一個景打卡,這個景點要在特定的氣候才能出好片,剛好天氣變化,你就要考慮要不要等,條件惡劣,成本高,如西藏,雲南的景點,有時也靠運氣。

    2.一般要拍攝出大片要到處跑,不但要去景點,鄉村,荒野,深山好能發現好的景象,值得一攝,拿出來就驚世駭谷,與眾不同。一幅震憾人的風景攝影作品是靠辛勤的汗水得來的,還有不辭勞苦的長途跋涉、忍饑受餓,經受春夏秋冬、雨雪冰雹的洗禮得來的,甚至要經得住寂寞。

    3.拍攝時間早晚最好,許多風光攝影最佳的拍攝時間是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那是因為色溫比較低,光線柔和。這個時候各種景物在Sunny低照度的情況下,會顯得層次分明,表現的色彩也很漂亮,溫馨。

    4.摸清楚自己的相機,要多看說明書,這個是最基本的,然後再慢慢練習,慢慢去除錯,也可多看看各種攝影方面的書籍,從中學習到一些實用技巧。

    5.拍攝前要認識幾大構圖並且慢慢學著去實踐它,不斷摸索,慢慢就熟練了。

    6.就算剛入門,也需要入手一個好的三腳架,三角架對新手在拍攝時構圖,防抖動,取景等穩定方面有很大幫助。

    7.拍攝的作品要思考有個鮮明的主題,要拍什麼,畫面突出表現什麼要清楚,拍出來的畫面主次分明,讓人一看就懂。

    8.拍攝講究主題明確,畫面簡潔,環境光線的處理和色彩的處理也很重要也及影調的處理,線條的處理,還有後期處理都是需要學習的。

  • 13 # 盧人影像

    學習攝影 ,有太多的 技術和技巧 要進行學習 常話說的,藝無止境 ,有永遠學不完的技術和知識。

    攝影這們學問 是會易精難,必須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技術學起,不斷的提高攝影技術水平 。不能一蹴而就。

    作為一個新手 ,開始學習攝影 ,首先要了解 你手中的相機 ,熟悉各種操作 ,有的拍了多年 ,對自己的裝置還不瞭解 ,這會影響你的拍攝。第二 ,攝影的基本技術 必須反覆操作 和練習,比如 相機的快門,光圈,感光度 ,白平衡 ,景深,色彩 ,構圖,各種拍攝模式等,這都是必須首先掌握的。

    第三 要學會後期修圖 ,也就是ps。不會後期 ,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攝影師 。前期拍攝 和後期ps,是一個整體的過程 ,任何一門藝術 都是來源於生活 ,而高於生活 ,在拍攝的基礎上 ,進行精心修圖 ,彌補不足 ,強化效果 ,使你的攝影進一步完善。風光攝影大家安塞爾•亞當斯先生曾說過的話“前期好比譜曲,後期好比演奏”。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是前期與後期的完美融合。

  • 14 # 牛開心攝影筆記

    說到攝影技巧,我覺得有三點。第一,大量閱讀相關攝影的書籍,系統學習理論知識,因為這是基礎,如果你連什麼叫構圖都不懂的話,還談什麼攝影?第二,大量看別人拍的作品,網上有很多像圖蟲這種攝影師交流的社群,攝影作品很多,看看攝影大師們是如何拍照修圖的!圖看多了,自然你的審美能力就會提高,創作靈感自然也就有了。第三,大量練習,這是關鍵!凡事都要多實踐才能熟練掌握,這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你應該做到:不是在拍照就是在去拍照的路上…

    以上就是我要說的攝影入門技巧。

  • 15 # 捕捉者說

    攝影入門需要哪些技巧呢?談談個人見解。

    首先,你必須熟讀你所擁有的相機的說明書。很多人會忽略閱讀說明書,尤其是個別掌握了基本攝影知識的人。實際上,每一臺相機它的功能是不一樣的,例如,佳能1DX和1DX2在一些功能上,1DX2有更多的改進。因此,熟讀說明書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其次,你必須掌握快門速度與光圈與感光度三者之間的關係,知道什麼是白平衡、安全快門、最佳光圈等等。

    第三,你要掌握幾種基本構圖。例如,黃金分割法、三分法、框架法、曲線法等。

    第四,做到“三多”,即“多看”,就是多看看別人好的攝影作品,同時,多看看諸如繪畫、影視作品,都可以作為借鑑,再就是多看一些攝影書籍。“多問”,“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討教身邊的攝影人,對自己進步和提高是很有益的。“多拍”,多練習拍攝,從中熟練掌握一些必備的技巧。

    第五,就是要有一雙“攝影”眼。要用非常人的視角去發現、拍攝景物、事物和人物。

    第六,不要忽視了身邊的細節。很多人都覺得風景點才能如何如何出大片,而忽略了身邊的美。實際上,你身邊的美無處不在,只是你有沒有用心去挖掘。

  • 16 # 小白鴿88

    首先建議多讀說明書,瞭解什麼是光圈,快門,白平衡,曝光補償,還有比如A、P、M等檔數代表的是什麼。有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的不同的快門方式。各個檔位功能及怎麼應用與各個功能對應的引數變化。

    多帶相機嘗試去拍一兩個景點以及怎麼什麼叫構圖,如何構圖。一般來說新手攝影不需要知道太複雜的構圖,只需要認識幾個比較基本的構圖就可以了!構圖裡面有三大基本構圖,一個是九宮格構圖,一個是對稱構圖,一個是對角線構圖。當然後期怎麼變化還是靠個人感覺去做,就像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樣。

    還有就是照片產達出來的主題思想。很多時候在拍攝的時候想一下,我們拍這個照片的理由,為什麼要拍?想要傳達給人什麼意思?又或者是照片裡面的哪個東西是我們感興趣的或者是覺得好玩的?而不是單單只是在想,把這個拍下來!想一下你想給人看什麼,在看這個照片的同時,我用什麼光圈或者是快門可以將這張照片展現出來!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適當的後期也是很重要,可以加深細節以及調成更適合自己風格的作品。然而後期並不是萬能的,一些諸如:構圖、色彩、抖動等致命傷,後期也無能為力。所以一定要搞清前期和後期的關係。不能用後期解決的,一定要放到前期去解決。而前期解決不了的事情,一定要放到後期去做。

  • 17 # 使用者4175403223335

    我從八十年代初就喜歡上了攝影,當時攝影的人風毛麟角,主要以國營照相館為主,筆者最初使用了11元入手的塑膠傻瓜相機,簡單幾個拍照模式發揮使用,到了85年左右就購了海歐雙鏡頭和富士單反膠片相機,自己主要透過函授攝影教材和實際操作摸索中學習攝影。上世紀未的後十五年又丟棄了十多年,到了單反數碼相機時代,逐漸又玩起了攝影。總之,在攝影的實踐人生中的一段旅程,我認為應掌握的攝影技巧是:首先要對相機的功能要件得掌握,1.快門功能和速度;2.感光度;3.光圈大小與成像:4攝影風格;熟悉你手中相機的基本功能和引數;其次是要掌握構圖的基本要領,多看影展和畫報,借別人之長學習好圖;三是要經常走出去,參加攝影活動,採集素材,一定要具有拍攝作品的思想;四是要注重學習和交流,參加影賽活動,促進攝影水平的提高。

  • 18 # I宗詩I

    操作相機、畫面構圖和後期創作的入門技巧就複雜多了。

    1.相機入門使用上要理解曝光量和感光度,由此才能正確設定快門、光圈和ISO。

    2.美感是畫面構圖的核心,美學是需要學習的,攝影構圖的方式方法也是繁若星辰,首先要學會審美,多看並模仿優秀作品是關鍵。

    3.至少會用PHOTOSHOP對拍出的照片進行高光、陰影、色調的調整和輸出。

    以上這些算是玩相機的入門基礎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只考慮iphone Xr和華為mate 20 pro,不考慮綠屏的前提下,你更推薦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