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好好笑耶

    被偏愛的人都有恃無恐,我們往往把壞脾氣都留給了最愛自己的人,卻可以把笑容輕易給別人,所以,在餘生,壞脾氣收收,多愛身邊愛自己的人吧

  • 2 # 言一呢

    人在有壞脾氣的時候,最先受到傷害的就是身邊最親的人。也許是因為自己心裡有底,知道無論怎麼胡鬧ta都不會離開一樣,這也是說明你愛的人給了你足夠的安全感,可以任你這樣肆無忌憚吧!所以你應該是幸福的。

    但是,這種胡鬧最好還是不要經常性的,偶爾的誰都可以包容,經常這樣誰都受不了,還是適可而止吧。

  • 3 # 網際網路格局

    人總是這樣,對親近的人太苛求,對陌生人顯得過於寬容。

    心理學上說:人們大多數只對有安全度的人發脾氣。因為在那個安全度之內,我們總是認為他們不會離開,可以包容我們,所以才把最壞的脾氣給了最愛的人。

    無數的朋友或者戀人,他們之所以敢大吵大鬧。就是他們心裡一直堅定,無論怎麼鬧,反正最後會和好!

    所以,胡鬧是一種依賴。

    準確來說,對(對我好的人)發脾氣,是因為潛意識裡,想他哄我,給我一種“愛的感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這樣的問題,在外面對同事對朋友都非常有耐心,也很寬容;但是一回到家裡,就像換了一個人,莫名的就會對父母,對愛人發脾氣,大吼大叫。但是往往發完脾氣之後又會很後悔,很自責,覺得自己本不該這樣做。可是下一次回到家,還是會對家人發脾氣。大家可能會發現,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給了最親近的人。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對愛我們的人發脾氣呢?

    1. 為什麼我們會突然發脾氣?

    在外面工作應酬的時候,我們通常習慣把所有的情緒,尤其是負面的情緒埋藏在心裡,即使心裡有什麼不滿,礙於情面,也不會輕易在外人面前表露。如果長期這樣,由於我們承載情緒的能力是有限的,當這種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超過我們的承受能力時,即使是家裡一件小小的事,都可能讓他大發雷霆。與其說他是在表達對親人的不滿,倒不如說他是在借題發揮,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2. 為什麼我們會選擇親近的人作為發洩物件?

    就像陳奕迅一首歌裡唱的,"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愛情裡如此,親情也是如此。

    因為知道自己是被愛的,覺得不管自己做什麼,對方都應該理解自己,都會原諒自己,不會離開自己,所以就會縱容自己,不會在意他們的感受。當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有什麼不滿,就會直接把氣出在家人身上,因為我們知道,只有愛我們的人才會迴應我們的情緒,即使我們向他們發脾氣,他們也應該知道我們不是故意的,最終也會體諒我們。

    殊不知,傷害就是傷害,傷害不會因為我們是親人而減輕,正因為愛,所以你的行為可能會對親人造成成倍的傷害。惡語傷人六月寒,每個人忍耐包容都是有極限的,當對方決定放棄愛你的時候,你就會少一個愛你的人。關係破裂,那將是對相互更大的傷害。所以,要學會控制以及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

    3. 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

    當發覺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急著發洩出來,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做其他的事情,打斷自己不斷累積的情緒。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站起來深呼吸呼吸,或者做做運動。

    不要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裡,家是需要愛的地方,少一些大吼大叫,多一些噓寒問暖,一家人和和睦睦,多好!

  • 4 # 爸爸種的橘子

    原因一:我們有時並沒有意識到我們對親人的期望過高。

    相對親人來說,我們往往對“別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發火。因為我們假設“別人”是不瞭解我們的,要取得“別人”的瞭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溝通的。但面對家人,我們的耐心就很有限,因為我們認為家人應該是最瞭解最支援我們的。一般來說,確實是越親近的人會越相互理解和支援。但其實家人並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點對點的和我們達成充分的理解,這是不現實的,我們自己也並不能夠時時理解和支援親人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一旦碰到什麼事情不順利,我們常常會想:“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罷了,怎麼你也不瞭解我呢?別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援我就罷了,怎麼你也不懂得呢?”這樣越想就會越生氣。這都是因為我們對家人期望過高,而有時我們並沒有意識到。

    原因二:面對親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更大。相對於不相干的人來說,面對親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感受到的壓力更大。這是因為我們心裡更在乎他們,我們不希望他們不開心。所以當我們意識到親人期望的時候,我們如果做不到就產生了讓他不開心的風險。

    如果他不開心,我們也不會開心,這就好像在事情一開始發生時,就預訂了結果。我們要奮不顧身的投入進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於是我們成功的願望也更加迫切,由此產生的壓力也更大。而且這些壓力往往是一件一件事情漸漸增長慢慢積累的。單拿其中的某一件事情看,可能都不是那麼要死要活的。但是當最後一根稻草壓上去的時候,我們可能一下就爆發出來,這是壓力的瞬間過度現象。但在家人看來,我們好像就是對當前的一件事情發火,這樣家人就更加不理解我們的行為了。家人的不理解會讓他們無法與我們更加深入的溝通,所以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反而越積越深,我們就越加頻繁的爆發,惡性迴圈。

    原因三:面對親人,我們往往存在放肆性。

    家庭中,特別是關係親密的家人之間,是一個相對安全包容的環境。有些時候,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壓力,沒有辦法發洩出來,只好到家中進行宣洩。

    這是我們對待家人的時候存在著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對母親,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令人擔憂的是,往往這種宣洩是透過非秩序溝通實現的。在壓力下的我們,往往忘記了怎麼好好說話。 我們在宣洩過程中對家人使用嘲諷、歪曲、誇大、貶低、晦暗等等的語言。最後我們的壓力得到一定的釋放,給家人卻帶來了傷害。如果家人對我們的傷害進行反彈,家庭的衝突就會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圍就毀在了我們的放肆性上。

    原因四:面對親人,我們有時會陷入單級思維。

    單級思維就是我們在不考慮實際情況的狀態下,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並且不顧一切的要去實現,不實現就不罷休,死死的糾纏於這個目的,把自己陷入沒實現就不能快樂的死巷子中走不出來。單級思維使我們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於自己或別人的身上。

    這種思維往往給我們自己和家人都帶來極大的傷害。就比如,戀愛中一方會要求另一方說“我愛你!”另一方說,說什麼呀,怪肉麻的。然後前者就拼命要後者說,然後自己就開始虛擬,他為什麼就不能說聲愛我呢?他是不是不愛我?最後越想越傷心,這就出現自傷現象了。

    嚴 重的還可能向對方發脾氣,鬧矛盾,這就是他傷了。而可能事實是後者是非常愛他的,只是因為成長環境的原因,不喜歡這種表達愛的方式。其實我們也許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明明知道伴侶不喜歡這種表達,但我們還逼著他一定說這句話,讓他做不喜歡做的事。

    那我們是不是真的愛他?如果我們真的愛他我們會尊重他的表達方式,而我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恰恰證明了我們不夠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貔貅同時戴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