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海的月光

    小立東風誰共語,碧盡行雲,依約蘭皋暮 [出自]:劉仙倫《蝶戀花》 (生卒年不詳),字叔擬,號招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與同郡劉過齊名,時稱“廬陵二劉”。布衣終生。有《招山小集》,不傳。今人趙萬里輯有《招山樂章》一卷,錄存其詞三十一首。     [原文]: 小立東風誰共語,碧盡行雲,依約蘭皋暮。誰問離懷知幾許,一溪流水和煙雨。 媚蕩楊花無著處,才伴春來,忙底隨春去。只恐遊蜂粘得住,斜陽芳草江頭路。 [註釋]: 蘭皋:長有蘭草之岸。皋,岸。屈原《離騷》:“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媚蕩楊花無著處:指嬌美的楊花沒有停留的時候。媚蕩,指嬌媚,輕浮。 [譯文]: 在東風中片刻佇立誰會與我話語?抬頭望碧空清澈行雲萬里,遠處暮色漸濃,隱約可見蘭草佈滿在沼澤地。問我滿懷思念有幾許?恰似那長流不斷的溪水和那茫茫無際的煙雨。嫵媚放蕩的楊花隨風漂泊無定居,它才隨著春天來到這裡,為何又要匆匆伴著春天離去。只願那飛舞的蜂蝶能粘住幾片花絮,從而能為我留住一些春意,每日盼望著你的身影出現,可眼前只見夕陽下的江邊路上依舊芳草萋萋。 [賞析]: 這又是一首代思婦抒寫懷人念遠之情的詞。詞以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常格結構成篇。上片寫傍晚時分,女子佇立水邊盼望離人歸來的情景,其中“一溪流水和煙雨”已經飽含感情,是融情於景的佳句。下片借眼前兩個景物的某種象徵性來寫情:先借譴責楊花的輕薄和飄蕩不定,來表達對離人的怨恨;後寄希望于飛舞的蜂蝶,想請它們“粘”住春天,也就是留住自己的心上人。全篇不但情景逼真,而且人物心理描寫細緻,比喻象徵也很生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宅的門上為何總有個怪“獸嘴”裡叼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