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從內心召喚

    如果您去過新加坡留學,也許就不會這麼問了。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本來中考已考入了本市的重點高中,但最後選擇了去新加坡留學。他是因得過國際童聲合唱比賽的一個獎項、並且文化課成績優秀,而被新加坡某大學預科班錄取的。可在新加坡讀三年高中,期間的學費、生活費全免,條件是大學畢業後要為新加坡工作七年。結果這個孩子因為英語不過關,用了四年時間考上了南洋理工大學,在大學又多讀了一年才畢業。但是畢業後死活不願再在新加坡讀研、或者工作了。最後是父母賠償了高中階段的所有費用後,孩子考到加拿大讀碩士去了。

    當時與這個孩子一同被錄取的還有另外一個孩子,上了半年之後因生病就退學回到本市,恢復了原來重點高中的學籍,重新在國內讀高中了。結果這個孩子順利地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

    那麼新加坡的大學教育到底如何?

    首先,不要想當然地以為新加坡是華人主導的國家,就與國內區別不大。新加坡是典型的“黃皮白心”香蕉型國家,即雖然長著華人面孔,但它的廣播電視、社會好惡,都已美國化了。新加坡沒有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其華文教育水平遠遠不如近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華人社群倒是更像中國。新加坡的電視新聞主播的做派,與美國的幾乎沒有什麼差別。議會的質詢、發言,都用英語。領導人、金融高管、天天談的都是國際大勢、縱橫捭闔。。。, 使您覺得好像是生活在美國,但現實中巴掌大的地理空間、動則就得進出海關、移民局,面對另外一套陌生的管理制度,作為小老百姓、留學生,反差之大可想而知了。

    其次、新加坡的GDP主要來自金融業,但金融業吸納的就業人口占全部就業人口的比例很小。並且這個領域的高階崗位,主要還是來自歐美,這主要是由資本來源地決定的,與本地人的能力大小沒有關係。新加坡的第二產業的產業鏈深度不大,所以新加坡大學的技術類、理工科類的教育水平有限,根本無法與國內大學競爭。而適合理工類的就業崗位更少。所以新加坡的就業崗位更多的來自第三產業中剔除了金融、港口、物流之外的低端產業。所以學理工、技術的,在當地找工作壓力很大。阿里巴巴等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到東南亞佈局的時候,技術開發類的人才主要是從國內招聘的,國外的少,質量也不如國內。如果回國找工作,其競爭力比不過國內同類的大學畢業生。

    新加坡、東南亞大學培養的大學畢業生,主要在語言、營銷、會計、法律、等專業比國內大學具有優勢。如果國內學生到新加坡學習這類專業,畢業後想在當地找工作,那麼面臨的競爭對手都是本地學生,沒有多少優勢。如果回國找工作,除非僱您的單位是向東南亞、新加坡出口導向的國家,您才有點優勢。

    第三、雖然新加坡主要大學的國際排名靠前,但這主要是由設定的評價指標與美英接軌決定的,其水平不一定就真的比國內的高。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溫鐵軍、林毅夫,都是中國的著名學者,兩位關於中國經濟模式的解釋是相同的,都不同於西方主流的理論。他們在香港、新加坡的大學演講的時候,與當地老師、同學在回答問題環節所進行的對話,就像中醫與西醫的對話。雖然溫鐵軍、林毅夫都給出了同樣的解釋、並用中國實踐的具體療效來證明,但由於林毅夫有世界銀行高階副行長的頭銜,他受到的挑戰要遠遠小於溫鐵軍。聽眾對林毅夫的觀點是頻頻點頭,但對溫鐵軍,則不斷地提出同樣邏輯的問題。這說明新加坡主要大學的國際排名靠前:不是由於其兼收幷蓄、海南百川,主要還是由於與他們認可的“身份”、“地位”離得更近的緣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牽手漫步在沙灘上,很浪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