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偷懶的蜜蜂

    中華美德的古詩。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114.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115.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116.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118.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120.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121.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122.貧*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重 義12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125.見利思義.——《論語·憲問》126.見得思義.——《論語·季氏》127.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128.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12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130.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131.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132.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133.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134.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尚 勇135.視死如歸.——《管子·小匡》136.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137.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139.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140.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141.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列傳》143.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卷二》144.初生之犢不懼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好 學1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1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14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1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14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15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15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並且聯絡實際進行思考.152.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15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154.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1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15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15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159.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1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161.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162.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16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16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16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16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167.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16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審 勢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1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58章17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64章173.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形勢解》174.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17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後句)17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17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17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17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180.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18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凡事如果能預先充分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182.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遠見的人才能夠在禍患沒有形成的時候就預防它.8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184.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185.前車覆,後車誡.——《漢書·賈誼傳》186.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驕傲不可滋長,慾望不可以放縱,不能讓自己志得意滿,不應該使自己樂到極端.187.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18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1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住傳》190.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吳兢《貞觀政要·刑法》191.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求 新19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日月一起運轉,永不停止.193.日新之謂盛德.——《周易·繫辭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19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繫辭下》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19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197.德貴日新.——康有為《論語注》卷九198.惟進取也故日新.——梁啟超《少年中國說》199.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200.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201.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字兆歐表的使用方法?